那位賣花姑娘非常認真地記下了中年婦女的孩子所在學校地址,接著便和她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起來。策劃師心想快趁熱打鐵,這車上還有好幾十人呢,為何不趁機擴大戰果呢?奈何兩人仍在閑聊,姑娘根本沒有繼續銷售的意思。
車行到體育場時姑娘下車了。策劃師緊跟著也下了車,向那姑娘說道:
“喂,請等一下。”
“先生有什麼事嗎?”
“我有辦法讓你把你的玫瑰花一次都賣完,而且還不讓你再出製作成本,並且使你的銷售額擴大數百上千倍。”
“是嗎?”言語間明顯的不相信。
策劃師將個人名片遞過去,說:“請你相信我,我是做營銷策劃的,隻要你按我說的要求去做,一定都能賣完,如果賣不完,我以雙倍的價錢,把你手中的玫瑰花全部買下。”
於是那姑娘不再懷疑。策劃師出資“打的”到“愛心委員會”辦公室,開了一封以愛心委員會名義給那位中年婦女的孩子及其所在學校班級(Z市十六中二年級五班)的感謝信,拿到愛心委員會的感謝信後,又用電話通知《黃河報》、省電視台和市電視台社會新聞部,說是在Z市十六中有一個關於愛心德育方麵的新聞,請記者們趕快過來采訪。
策劃師與賣花姑娘馬上趕往市十六中,路上,策劃師又從一家專營紙品的公司訂購了一批做花用的紙。校長和書記聽說是來送感謝信的,特別是聽說三大媒體的記者馬上就到,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將策劃師和賣花姑娘接到辦公室。策劃師將“愛心委員會”的感謝信取出,又以非常鄭重的口氣說:
“我們打算以此為契機,首先在咱們十六中全校範圍內展開以‘獻愛心’為主的德育活動。並且讓省、市電視台和《黃河報》現場跟蹤采訪報道,然後以‘愛心委員會’和‘十六中’的名義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號召,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這一德育活動。我們已經和三大媒體的記者約好,他們馬上就到。”一聽說三大媒體記者馬上就到,而且還要以他們學校的名義向全市發出號召,校長和書記馬上表態:
“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絕好機會,學校一定大力支持,不過具體活動方案及費用需要計劃一下才行。”
策劃師說:“活動方案已經準備好,考慮到學校的經費製度,校方隻要支付數百元本校製作玫瑰花的費用就行。”
一聽說隻需要數百元的費用,校長和書記當即點頭答應。
中午,策劃師所訂購的做花原材料早已送來,費用由校方支付。
下午,十六中召集全體師生開了一個大規模的動員大會。由於有記者在場,會場更是特意布置了一番。在會上,校長和書記先後講話,重點強調了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及對全校師生和學校的重要性,要求散會後以班為單位開展愛心玫瑰花製作競賽,對於勝出者,校方授予先進集體獎狀,並在全校進行表揚,同時要求每一位同學將自己親手製作的玫瑰花帶回家,並向家長要10元錢,將這10元錢以賣愛心玫瑰花所得款的形式向病中的小楠楠獻上一份愛心。最後由策劃師在會上宣讀了《黃河報》頭版有關向楠楠獻愛心的號召,並一再叮囑同學們,回家後一定要讓家長看報紙。又當眾念了一遍對那位在車上購買愛心玫瑰花的中年婦女的孩子的感謝信。
散會後,各班主任作了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的動員,並教學生製作玫瑰花,而三家媒體記者忙著進行現場采訪。
第二天,由“愛心委員會”及“十六中”聯名發出的倡議書及十六中召開動員大會動員學生製作玫瑰花場景的新聞一並推出。此後的數天內,不斷有學校和單位響應獻愛心號召,各家報紙及電台派專人跟蹤報道。一時間,整個Z城成了一片“獻愛心”的海洋,市教育局、市委領導親自過問此事,看望了病中的楠楠。
因楠楠的手術費用花不完,愛心委員會便專門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將多餘的資金全部用作捐助得了疾病而又付不起醫療費的兒童。
從最初小姑娘賣一枝花,到策劃師策劃後賣出成千上萬支花的事件中我們悟出一個道理:成功是可以複製的,客戶是可以互相影響的,特別是經過刻意經營過的客戶,如果加以刺激和引導,其影響力像原子核一樣可以產生裂變。營銷學中有“每一個自然人身邊都有大約20個可供自己直接影響的人”的提法,隻不過,以往人們隻考慮到一個人可以影響身邊的人,卻沒有想到,經過經營的客戶可以將影響擴大到若幹個群體,這就是“大渠道營銷”中“營銷核裂變”的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就是開發老客戶的潛在能量,通過經營老客戶,引導、激發其身邊的若幹個人或群體產生“核裂變”,使單個營業網點銷售量呈幾何倍數增長,整體營銷網點銷售額成倍增加,企業銷售利潤大幅度提高,從而達到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