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大渠道營銷之庫存品解決之道(1)(1 / 2)

(一)降低庫存率

產品一旦出現庫存積壓,其銷售價值將大大降低。再大的銷售額,如果不能有效地控製庫存率導致積壓,多高的銷售價值也終將被庫存積壓所抵消。降低庫存積壓最好的方法是靈活而係統的管理。

大渠道營銷學。

銷量增長與庫存控製是一對相互依存的矛盾體。

如何在保證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有效地控製庫存數量,是當代營銷人急需解決的問題。庫存積壓產品需要盡快處理,但絕對不能影響正常產品的銷售。

1庫存積壓產生的原因

為了更好地了解庫存積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庫存積壓產生的原因。綜合來看,庫存積壓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麵。

(1)產品開發失誤。有的產品開發人員由於缺乏對市場及消費者需求的深刻了解,產品開發出來,其功能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或者產品定位不準確,或者產品在目標市場上與當地的風俗習慣不相符,導致產品投放市場後無人問津。

(2)暢銷產品盲目過量生產。有時候,在特定時期、特定市場上,某一產品特別暢銷。於是生產廠家便大量購進原料,大批量生產。然而,他們卻忽視了市場規律,忘記了這種暢銷有可能是假象。此時,或者已近季末,或者消費者隻是跟風,或者產品沒有被消費者完全消化,或者產品區域性差異較大,導致後來跟進的大批量產品無法全部銷售,從而形成很大的庫存積壓。

(3)消費者的區域性差異。有些產品,由於受到消費者生活習慣及氣候、愛好等因素影響,不同地方會有不同銷量。有的產品在A地銷售很好,不一定在B地銷售就好;反之,在A地銷售不好的產品,在B地不一定就銷售不好。如果銷售主管部門缺乏對市場區域差異的準確把握,就很容易將在A地暢銷的產品盲目地發往B地及其他市場,結果就會造成產品在B地及其他市場的積壓。再加上銷售信息閉塞,產品調動不及時等因素,庫存積壓產品也就產生了。

(4)貨物周轉過慢錯過了銷售期。有些產品剛開始上市時,一般在整個銷售渠道網絡內放貨。這樣一來有可能一些地方銷售量很好,另一些地方銷售量不是很好。這就需要銷售管理部門加強對產品的調整力度,如果調整不及時,等到銷售旺季過去了才去動手調整,就會錯過最佳銷售期,產品就會出現庫存積壓。

2如何管理庫存

根據對庫存積壓產生原因的分析,大渠道營銷學認為,應該從以下3個方麵加強管理,從而有效控製和降低庫存率。

(1)建立信息管理係統,加強銷售信息反饋。要想有效控製庫存,減少積壓,首先必須了解第一手的終端產品銷售信息,這就要求企業的營銷管理部門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信息管理係統,在第一時間掌握產品在各個市場的銷售情況。然後才能及時采取一係列的應對策略,進行有效的庫存控製。

(2)加強暢銷產品的推銷力度。實踐證明,造成庫存積壓最多的產品往往不是那些開發失敗而無人購買的產品,而是那些在某一時期表現出銷售較旺的產品。開發失誤的產品即使一件也賣不出去,也隻不過是第一批數量很小的試銷產品,其庫存積壓量很小。而一旦暢銷產品控製不力,產品量大於銷量,就會出現暢銷產品的庫存積壓。所以一旦確認某一產品屬於暢銷產品,在增加批量生產的同時,還要及時加大市場推銷力度,加快銷貨速度,縮短銷售過程,保證後期追加生產的產品能夠順利全部銷售,不至於出現庫存積壓。

(3)控製滯銷品的生產。有些產品,在投放市場後也不是一點都賣不動,而是銷售不大。這類產品稱之為滯銷品。對於滯銷品,一定要慎重考慮追回訂單,有時候,寧可犧牲一定的銷售額,也不可盲目追回訂單,以免造成庫存積壓,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J企業是一家從事男裝生產及銷售的服飾企業。由於市場管理不善,連續三年產品總庫存率都在15%以上。從表麵上看,J品牌在行業內銷售額尚可,市場也比較紅火。但是,由於庫存積壓較大,占用資金較多,大大降低了產品的利潤率。麵對庫存積壓給企業帶來的損失,J企業決策層想盡各種辦法降低庫存率,提高利潤率,但收效甚微,無奈之下,找到了銷售谘詢機構。

服裝行業與其他消費品行業不同。一個新開發的服裝單品的生命周期對廠家來說隻有一個月左右,有的銷售不好的產品其生命周期隻有少得可憐的10天左右。這麼短的時間內如何在有效控製庫存量的同時不影響銷售量呢?策劃專家通過對整個服裝行業的總體把握,結合對J企業及其渠道客戶的深入分析。最後提出在J企業營銷部門成立專門的終端銷售信息采集係統的建議,以加強對各個終端客戶及代理商的管理,通過加強管理達到有效控製及降低庫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