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大渠道營銷之渠道營銷術(6)(1 / 3)

很快,店內的存貨被銷售一空,他們又用賺回的錢大批量地采購日常用品,進貨價也大大降低,然後將這些產品以稍低於小批量進貨的價格出售。果然不出所料,所有產品都以特價出售的方式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因為是以低於其他小店的進貨價進行銷售,競爭對手根本無法在價格上與他們競爭。沃爾瑪兄弟倆全新的經營方式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他們又開始盤算著擴大經營了。競爭對手們發現,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光顧他們的小店,包括那些多年來一直光顧他們店麵的老顧客。於是,在一家家競爭對手的倒閉關門聲中,沃爾瑪的分店一家家地開張,他們的事業越做越大,若幹年後,開始進軍美國的大城市。又過了若幹年,他們開始進軍全球市場,終於成為世界性的零售業巨頭。

長期以來,為了真正做到產品低價出售,沃爾瑪推行了一係列的經銷方法,這些經銷方法有很多現在已經發展成經銷的原則。

首先是商店選址。沃爾瑪先是選擇在較偏僻的小鎮上開分店,隻要當地人口超過4000人就建店。後來當他們的店鋪發展到大中城市時,也大多避開商業中心,將店址選擇在偏僻的甚至廢棄的倉庫內,以節省經營成本。這個既不經營賺錢快的汽車、石油,也不生產獲利豐厚的飛機、大炮,而是靠選擇大型零售業看不起的小店,出售廉價的百貨,在40年間一路避開鋒芒,見縫插針,迅速擴張,最終依靠“小鎮包圍城市”的戰略躍入全球零售業第一。而我國比較有規模的零售商場、超市、連鎖店大都建在大中城市,且千店一麵,特色不突出,更為嚴峻的是彼此惡性競爭,互相掣肘,使原本處在實力並不太強的零售業雪上加霜。

其次是經營方式。沃爾瑪真正做到了真心實意地為顧客服務。一是天天平價。他們經營商品的定位是中下收入階層,以低於別家商店的價格出售,不僅吸引了眾多顧客,而且連鎖店越來越多。現在屬於他們旗下的連鎖店在美國約有3500家,其他國家約有1100家,全球雇員1200多萬人,不管走進哪裏的沃爾瑪店,天天平價,始終如一。他們有句名言:“不管我們付出的代價多大,如果我們賺了很多,就應該轉送給顧客。”這才是零售業經營的大智慧!

二是不打虛價。與國內商家采取99元或95元等接近整數的標價方式不同,沃爾瑪更多采取的是73元或42元的價格,使顧客強烈地意識到在這裏付出的每一分錢,都是物有所值。而我國零售業慣用的定價策略是99元、66元、198元、1999元等吉祥數,或既接近整數又不超過整數的價格。在這種定價策略下,消費者也學會了砍價,那就是“你漫天要價,我就遍地砍價”,最後形成彼此互不信任的局麵。

三是“10英尺態度”。沃爾瑪在服務方麵沒有豪言壯語,隻有實實在在的服務。他們認為,開店就是為了顧客,顧客進店後都要盡可能地給予滿足。要求員工必須做到:“當顧客走到距離你10英尺的範圍內時,你要溫和地看著顧客的眼睛向他打招呼,並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這就是有名的“10英尺態度”。同時,對顧客的微笑還有量化標準,即對顧客微笑時露出“8顆牙齒”。而我國零售業叫得最響的則是稱顧客為“上帝”,可是說的與做的相差太遠,“上帝”被宰、被辱、被欺的事件時有發生。

再次是經營方法。沃爾瑪與我國目前零售業的經營方法也大為不同。在他們那裏不存在零售商與供貨商之間的“討價還價”,而是共同站在為消費者采購代理的立場上苛刻挑選供應商的商品。我們國內的零售商不是這樣,有些索要供應商的回扣,甚至把回扣作為零售商的利潤點。每逢店慶或節假日,還要向供應商索要廣告服務費,一些供應商談節假日色變,可見為害之深。這些做法嚴重違背了商業原則。

最後是沃爾瑪在用人及內部管理上的節儉。他們將員工不稱為員工,而稱為合夥人。每個人都充分地被尊重。他們認為,隻有員工被尊重了,員工們才能更好地尊重顧客。在內部節約方麵,日常出報表和寫報告所用的紙大都是廢紙的背麵,而這一切,沃爾瑪認為都是為顧客省的,因為他們知道,每節約一分錢,分攤到商品上的價格就會減少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