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字訣
在營銷執行階段,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各種營銷資源集中於目標市場。遲則生變,任何猶豫或人為的放慢執行速度都會降低營銷的效果,更不用說出其不意快速出擊了。
孫子兵法——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物理學原理——動量=質量×速度。
拳擊理論——攻擊的效果在於出拳的速度和力量。
營銷戰略講究以“正”合,而營銷戰術則要以“奇”勝。
能否出奇製勝的關鍵在於行動的速度。在拳擊比賽中,拳手如果僅有力量而無速度,再有力量也會因為打不到對手而最終失敗。競技比賽無不講究速度,為了從理論上闡述速度在營銷活動中的重要性,我們不妨將物理學中有關動量和運動速度之間的關係引申到營銷實踐中來:
動量(E)=質量(m)×速度(v)
因為一定的物體質量(m)是固定的,運動物體所能取得的動能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v)成正比。其實在營銷活動中,E即是營銷效果,m則與營銷資源相仿,速度(v)則與營銷行動速度設計區別,於是得出:
營銷效果(E)=營銷資源(m)×行動速度(v)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在投入的資金、人力及營銷手法一定的情況下,營銷的效果是由營銷行動速度決定的。行動速度越快,效果越好,速度為零(不行動)則效果為零(沒效果)。
一個成功的企業應保持謙虛,對生產同類產品的其他企業的經營活動應了如指掌,並且能夠正確估量這些正待開發或已開發出的新產品的意義,進而製定出相應的競爭策略,從而獲得穩定的市場占有率。
1962年,吉列公司連續4年創下紀錄,銷售額達276億美元,淨收益達4500萬美元,利潤率為164%。在《幸福》雜誌新刊登的500家工業大企業排行榜上,吉列公司的銷售利潤名列第4位,而投資收益率則名列榜首,高達40%。在當時刀片零售市場中,吉列公司占70%,特別是雙刃片刀片,擁有90%的市場占有率。當時,人們流傳這樣一句話:“吉列公司完全掌握了全世界男人的胡子。”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創造了輝煌業績的大型公司,由於在開發新產品——不鏽鋼刀片上裹足不前,不願創新,結果將不鏽鋼刀片市場拱手相讓給競爭對手,而且再也沒有能力奪回由此造成的市場占有率損失。
其實早在1961年不鏽鋼刀片已經在市場上銷售,雖然價格較高,但由於其耐用性和鋒利性能較好,市場前景很好,很多公司都在重點開發不鏽鋼刀片。麵對市場的需求和競爭對手咄咄逼人的氣勢,吉列公司卻始終處於猶豫之中,吉列公司總裁布恩·格羅斯堅定地宣布:“我們不打算采取應急措施。”
這一被後來證明為不明智的做法是出於以下的一些擔心:
(1)如果吉列公司生產不鏽鋼刀片,所賣價格會比本公司的其他刀片高,而且由於它的剃須效果好、使用壽命長,消費者最終花在刀片上的消費將會減少。因為買很少的刀片,就能用很長的時間。因而,可能會減少公司的利潤。
(2)生產不鏽鋼刀片的成本很高,這是因為不鏽鋼刀片的成本是普通刀片成本的兩倍,而且必須安裝新的生產線,對從事產品生產的技術人員還要進行培訓,這必將增加生產成本。
(3)吉列公司一旦推出不鏽鋼刀片新產品,便會與本公司的高利潤產品——超級藍牌刀片爭奪市場,結果隻能是自相殘殺。
然而,盡管吉列公司不願意爭奪自己老產品的市場,而吉列公司競爭對手卻毫不手軟。當競爭對手大刀闊斧地進入市場之後,吉列公司最後還是在1963年秋(即主要競爭對手已推出他們的產品6個月後)向市場推出了自己研製的不鏽鋼刀片。
為了宣傳不鏽鋼刀片這個新產品,吉列公司又恢複了往日的咄咄逼人之勢。它首先於9月初將不鏽鋼刀片在紐約和費城推出,到10月份,吉列公司在美國建立了50多萬個新產品零售點。刀片的價格也很具競爭力。此外,吉列公司還用400萬美元的廣告促銷費在全國各電視網做不鏽鋼刀片的密集廣告,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後的幾年內,由於吉列公司是最後一個進入不鏽鋼刀片市場的廠家,為搶占不鏽鋼刀片市場,吉列公司不得不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