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對人體產生的作用並非僅僅局限於腦電波。西方的某些心理學家也曾試著用自己選定的詞語來代替梵音讓患者念誦。結果並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而且念誦者很快就對醫生挑選的詞語感到厭煩。在練習過瑜伽體位法與調息之後,緊接著念誦梵音練習,會讓人從生理到心理上完全得到淨化。
剛開始念誦mantra時,你也許不會感到它有強烈的吸引力,但隻要持續不斷地練習,隨著心靈越來越純淨,將會從中體會到一種寧靜與平和、愛與善、真誠與壯美……那種美好的感覺會使你得到任何一種激情的感官享樂所不能給予的滿足。慢慢地,你將看到自己的改變,不僅僅是睡眠的改善,還有對待生命的態度,看待事物的角度等。
平日裏的梵文唱誦,最好能夠保證每天至少一次在某個固定的時段練習。
念誦梵音時,需要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保持獨處的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念誦時可以是大聲地念出,也可以是在心中默默誦讀。可以順著呼吸的節奏來念,深深吸氣,在呼氣時發出聲音;也可以不去關注呼吸,隻是將注意力放在梵音本身上。當沐浴在曙光中準備迎接新的一天之時,當結束忙碌的一天準備安睡之時,或者在一天中任何時段,你都可以隨時隨地念誦自己喜歡的那個mantra,隨時去聆聽、去感受超然的音振對身心的滌蕩與慰藉,讓自己放鬆下來,安住於當下。
梵音念誦
下麵為大家簡單介紹幾個常用的梵音念誦。
OM(AUM)
OM在瑜伽中被認為是最神聖的聲音,是宇宙的原始音,是一切mantra的根源。它由梵文的三個音(A)、(U)、(M)構成,代表創造、維係和毀滅三神。
這個獨特的發音由三部分構成:
A(阿)——來自於喉嚨後部的聲音
U(嗚)——從嘴巴中間發出的聲音
M(姆)——閉上嘴巴發出的聲音
《蛙氏奧義書》說:人的純粹的意識狀態有四種,包括清醒、夢境、熟眠、無可知。聲音A-U-M(音譯阿——嗚——姆)分別代表前三種狀態,第四種狀態存在於讀完AUM後的寂靜中。
瑜伽從語言學的意義對AUM進行解釋,A和U是單元音,在梵文字母裏A是第一個元音,也作為認識其他元音和子音的入門,是柔和的呼吸聲,並且是生命能量中粗鈍的聲音。瑜伽認為,字母A代表“創造者”,U代表“保存者”,M代表“毀滅者”。阿(A)聲是永恒不斷的波流,嗚(U)聲是人類聲調較低的部分,寂靜由此開始,融入最後的姆(M)聲中。姆(M)聲在梵文中為鼻音,是介於子音與元音中間的元音,象征宇宙本體的不朽和永恒。導向內在的聲音產生巨大的回響,最終合成AUM,在A-U-M之後,是寂靜的狀態。
這個神聖的梵文音節,表示“心靈邁向永遠平和的曆程”。印度瑜伽師們解釋說,這個語音就像我們閉著嘴巴發“home”(家)的音,人們常常念誦這個語音就會有歸屬感。
Om Namo Bhagavate Vasudevaya
通常在印度,學者、聖人們在學習經典之前都會唱頌這個mantra:OmNamo Bhagavate Vasudevaya,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練習這段mantra時最好能跟隨老師或音樂一起,把注意力集中在認真聆聽領唱者唱頌時的聲音上,要聽清楚每個詞、每個音節,自己跟著唱頌時也要專注地聆聽自己唱頌發出的聲波音振,聽清楚每個詞、每個音節,這樣便能很快獲得念誦梵音所帶來的平和喜悅。
Om A Hum
這三個音節組成了藏密瑜伽中的三字明咒,和前麵介紹的mantra一樣,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Om(嗡)——最神聖的音節,宇宙的原始音。對應瑜伽七輪中的頂輪。
A(阿)——宇宙開辟,萬有生命發出的根本音,世間一切生命在最開始時發出的聲音。對應瑜伽七輪中的喉輪。
Hum(哞)——源於牛、虎的吼聲,是古印度韋陀菩薩開光儀式中所用的mantra。對應瑜伽七輪中的心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