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東拚西湊(2 / 2)

趙雯麗主動貢獻出私房積蓄兩萬塊錢。沒人逼她,沒人向她伸手,她乖乖地拿了出來。如果能幫自己找回先前那個活潑可愛、纏著姑姑講故事的小侄女,車有沒有都無關緊要。可是掏空自己的錢袋後,趙雯麗又感到不平、委屈和極度憤怒。她痛恨自己的哥哥。這輩子和這個男人做兄妹,真是倒黴透頂了!

“找我哥啊!這麼大的事幹嗎不讓他知道?!憑什麼不讓他知道?!他沒和孩子商量就把孩子弄到這個世界上,他鬧離婚讓孩子遭橫禍,憑什麼現在把這些壓到我們一家人身上,他自己卻跟沒事人一樣?!”趙雯麗非常憤怒,抓起電話就要撥打哥哥的號碼。

“號碼呢?媽,哥的號碼是多少?”趙雯麗不是不記得哥哥的號,是因為哥哥已經換了號。

辦好離婚手續的第二天,趙斯文跟父母妹妹道了別,去了北京。他在北京有一個同學做醫藥生意,攤子鋪得很大,之前請過他去做副手,開出誘人的高薪。他沒去,因為那時他在嶽父的公司正春風得意。他是公司的接班人,怎麼可能輕易放手?

鄭緒芳沒有把兒子的新號碼供出來,相反一把奪下女兒手裏的電話。

鄭緒芳深信不疑:知子莫若母。自從在嶽父公司惹出禍端,被攆出了公司,又被高利貸逼債的那時候開始,趙斯文就不名一文了。離婚後為了重新開創事業,跑到北京投奔老同學——事業是那麼容易開創的嗎?以前在青島,生意做得還算順,那是因為有嶽父罩著,各條路子都被嶽父給鋪平了。突然闖到北京那樣的大地方去,等於是摸著石頭過河,能那麼好混嗎?前不久他打來電話,雖然嘴上報平安,可從那說話的聲調與底氣裏,當媽的一下子就聽出來:他混得不咋樣!

“先別讓你哥知道了。他一個人跑到北京去,背井離鄉,人生地不熟的,不容易。”一提到兒子,鄭緒芳眼神黯淡,聲音裏仿佛擰得出水來,“一天三頓飯怎麼吃都不知道呢。再給他壓這麼一下子,沒意義。”

“把一家子害得這麼慘,餓死了也是自找的!”趙洪波扔出一句狠話。

話扔出來,趙洪波頭一低,歎了一口氣,但仍然認同老伴的建議,“別給這孽障打電話了,錢的事我來想辦法。”

話說得豪氣。可一個吃退休金的退休職工能拿出什麼實際行動來?老兩口這輩子養了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成長、念書、上大學,吸血蟲一樣吸得父母口袋癟癟、骨瘦腰細。尤其是兒子結婚時買的那套當婚房的小房子,徹底吸幹了父母一輩子的血汗錢。直到女兒也大學畢業,雖然工作不穩定,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樣依靠父母,老兩口才開始休養生息,鬆了一口氣。鬆這口氣這才幾年?一家人吃喝拉撒,靠退休金能攢出什麼家底?當時為了跟兒子住得近些,好幫兒子兒媳帶孩子,又賣掉了老房子換了個新房子,一番折騰,還背了貸款。後來在兒子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把貸款還清了,這才幾天?

老兩口把銀行存折什麼的全拿出來,翻了個底朝天,總共也就湊出兩萬塊錢,這是老兩口這輩子活到現在的全部積蓄了。原本是用來養老、防不測的。就這樣七拚八湊,一家三口湊出四萬塊,距張巧燕提出的三十萬還差得遠了去了。沒別的選擇,在趙洪波的建議下、在鄭緒芳的點頭下、在趙雯麗的憤怒中,老兩口聯係了銀行,將棲身的這套帶閣樓的老房子辦了抵押,拿出了二十萬現金。

重新背上貸款,趙雯麗更加憤怒。她在家裏破口大罵趙斯文,罵他是流氓、渾蛋兼禽獸,害得全家人不得安生,害得父母二老一把歲數了還要當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