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必須對你的工作,事業有興趣(2 / 3)

招數一:根除不快樂的根源。

你的不快樂是來自難纏的老板,還是由於不適應公司的企業文化?在很多情況下,煩惱的根源可能隻是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可這些小事就像紮進喉嚨的細魚刺一樣,對健康沒有大礙,但始終讓你隱隱作痛,心情怎麼好得起來呢?“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趕快吐出這根魚刺吧!

何小姐從複旦大學新聞係畢業後,順利進入滬上一家著名媒體工作。名校 畢業,大報記者,不知道多少人眼紅何小姐的風光,她卻報以苦笑:麵子是光鮮了,至於裏子怎麼樣,隻能甘苦自知了!

選擇新聞專業,是因為向往記者這個“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職業,等真的得償所願了,何小姐才發現,自己以前對記者的理解太膚淺。做記者,就意味著一天24小時待命,哪怕淩晨兩點,隻要有突發新聞就必須趕往現場;做記者,就意味著晨昏顛倒,別人出門上班,她在拚命補覺,別人酣然入夢,她在拚命趕稿。雖然工作表現出色,但何小姐明白,自己不快樂,工作就是她的全部,惟獨沒了自己。

終於,何小姐下決心離開自己曾經的理想,進了一家外企,當起朝九晚五的白領麗人。“我現在很快樂,隻要一下班,我就可以把工作拋到九霄雲外,”何小姐的氣色顯然很好,“也許會有人覺得我沒出息,這麼輕易就放棄了理想,但對我來說,快樂工作是最重要的,你說呢?”

招數二:快樂?不快樂?稱一稱。

想根除不快樂的根源,辭掉原來的工作是最簡單的做法,就像何小姐那樣。但在職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時代,對很多人來說,跳槽的代價巨大的。其實,不換工作,換種心情,也能讓人找到快樂。思考一下,什麼原因讓你不快樂?就因為這原因把心情推入低穀是否值得?不妨拿出一張紙,把工作中積極正麵的因素列出來,你會發現,其實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快樂,而且你的工作也已經夠讓人羨慕了!雖然有點阿Q,但能夠平衡內心,管用就行。

孟竹心也是一公司的員工,她說,她從來沒想到工作會是這個樣子,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換3次車,在8點半之前趕到遠在金橋的公司。然後是沒完沒了的加班,一直到天黑透了,才能走出公司,再以同樣的路線回家。

“很多個晚上,回到住處的時候,鄰居都看完兩集電視劇了,可我還餓著肚子。真想立馬躺倒不幹了,但想一想,以我的學曆和經驗,能找到這份工作真不容易。家裏供我上大學花了不少錢,我就算吃再多的苦,也要讓父母早點享福。”說完這段略帶苦澀的話,孟竹心年輕的臉上卻綻開了笑容,“雖然工作不太如意,但我想我是快樂的。從一個農村的孩子,到大城市裏的小白領,我已經比不少人強了。下班路上,看見很多衣食無著的人在冷風中瑟瑟發抖,我就想,比起他們,我太幸運了!我覺得,如果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人就比較容易快樂。”

招數三:用生活的樂趣壓製工作的不快。

很多人感到工作不快樂,卻又找不到排遣的途徑,於是忍不住把工作情緒帶到8小時之外,整天鬱鬱寡歡。試著把工作時間嚴格控製在8小時之內,多尋找工作之外的興趣,讓生活掀開新的篇章。

剛剛研究生畢業,就幸運地成為某證券公司的金融工程分析師,羅賓的職業之路順利得讓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很快,羅賓變得消沉起來。公司等級森嚴,同事之間充滿戒備,想向上爬的隻知道溜須拍馬,看不慣的就變得憤世嫉俗、獨來獨往。在這裏工作了一年多,一個朋友也沒有,工作上動輒得咎,羅賓經常感到無助和孤獨。

每到休息日,羅賓就找一個要好的大學同學傾訴自己的不如意。這個同學是個DVD發燒友,整天快樂得像小鳥,忙碌得像蜜蜂。他從來不聽羅賓嘮叨,隻是拉著他走街串巷,到處淘碟。在朋友的熏陶下,羅賓漸漸對淘碟發生了興趣,並由朋友引薦,加入了發燒友俱樂部。閑時,發燒友們共聚一處,大侃淘碟經驗,交流各自的收藏,生活豐富得不得了。羅賓還因此在公司找到了幾個同道中人,大家一拍即合,引為知己。

“有一次,我的朋友告訴我,他工作也很苦悶,但一淘起碟來,就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我們真的不能要求太多。所以我也想通了,工作隻是謀生的手段,把8小時之外安排好才最重要。”緊接著,羅賓開始眉飛色舞地講述,他如何在一家小店淘到一張市麵上幾乎絕跡的經典老片。看得出來,這一刻,他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