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必須對你的工作,事業有興趣(1 / 3)

2001年3月15日,一個名為“摩西奶奶在22世紀”的畫展,在華盛頓國立女性藝術博物館舉行。該展覽除展出摩西奶奶的作品外,還陳列了一些來自其他國家有關摩西奶奶的私人收藏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明信片,它是摩西奶奶1960年寄出的,收件人是一位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

這張明信片是第一次公布於眾,上麵有摩西奶奶畫的一座穀倉和她親筆寫的一段話: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的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摩西奶奶為什麼要寫這段話呢?原來這位叫春水上行的人想從事寫作,他從小就喜歡,可是大學畢業後,他一直在一家整容醫院裏忙活,這讓他感到很別扭。馬上就30歲了,他不知該不該放棄那份令人討厭的職業,從事自己喜歡的行當。收到春水上行來自日本的信,讓摩西奶奶很感興趣,因為過去的來信,都是恭維她或向她索要繪畫作品的,隻有這封信是謙虛地向她請教人生問題的,雖然當時她已100歲了,還是立即回了信。

摩西奶奶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位農婦,76歲時因關節炎放棄農活,開始了她夢寐以求的畫畫。80歲時,到紐約舉辦畫展,引起了轟動。她活了101歲,一生留下繪畫作品600餘幅,在生命的最後一年還畫了40多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人們異常關注那張明信片呢?原來那張明信片上的春水上行正是目前日本大名鼎鼎的作家渡邊淳一。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每當講解員向參觀的人講解這張明信片時,總要附帶地說上這麼幾句話:你心裏想做什麼,就大膽地去做吧!不要管自己的年齡有多大和現在的工作狀況如何,因為你想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

一個企業家,如果不能夠將工作視為興趣,隻是視之為收入的來源,一定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得出的結果也一定不會最理想。另外一些企業家,當他們將工作化為個人的興趣,工作就等如在享受一樣,自己參與就感到開心和有成就感,這些企業家得出來的成績一定會令人滿意。

誠如李嘉誠所說:

“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對你的事業有興趣,你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好。”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工作視為苦差,即使他高薪厚職,對工作沒有興趣,或隻是當作完成一件差事,就了結了責任,他們都不能夠在事業上幹出成績來。就如一個運動員一樣,如果參加運動比賽時,隻是抱著亮相而已,沒有想到全力拚搏,要贏出比賽,肯定難之又難。但如果抱著拚搏的精神,盡力而為,很多運動員就因此會有驕人的成績,甚至打破世界紀錄。

李嘉誠也談及過他事業的過程中,本來隻打算做一段日子,就從事教育事業,但後來,他在事業中培養出了高度的興趣,自此就不停地發展。

李嘉誠曾經說過:

“人,其實是一樣的,當然是希望自己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譬如當年我開辦長江時,我預算是隻做三年,然後像我的祖輩、父輩那樣,去從事教育事業,說心裏話,最初我是根本不喜歡做生意的。但後來,生活環境的改變,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卻又是一回事,慢慢地,我強迫自己定下心來,強迫自己培養做生意的興趣。然後,真的有了興趣,這樣才一路不停地發展到今天。”

當一個企業家,將工作當是一種興趣,人生的意義也可以從工作中尋找,他就一定會全身心投入,越做越有勁。成功的企業家都會是這樣,譬如企業家鬆下幸之助,直至他九十歲,仍然都在工作,以工作為樂,以工作是人生最大的意義。有這樣的衝天幹勁,何愁不會將事業搞好。

李嘉誠也是這一類的企業家,埋首於工作,永不言倦,永不言休。

李嘉誠曾經說過:“我從未考慮過要退休。”

為什麼會有企業家永不言休,永不言倦?就是因為他們視工作為樂趣。有了這一種心態,他們的工作投入程度要比常人高得多。

這就是他們的成功心態。

李嘉誠還有句著名的話叫:“工作著,是美麗的。”可是記者的一班好事朋友卻將其篡改成“工作著,是鬱悶的。”說起來個個振振有詞:每天頂著太陽上班,披著星星下班,挨老板責罵,被同事擠兌,到頭來隻能數著寥寥幾張鈔票,算計著下個月的供房款。工作著,何其能爽!

快樂地工作就這麼難嗎?如果你不快樂,請快點改變它。因為你的一點不快樂,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還會破壞同事和家人的好心情,你也不願意成為壞情緒的傳播者吧?那麼我們一起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