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0年代以後,我們與聯想打的交道大多數都與收購兼並、重組整合有關。2002年,我們為新東方顧問,推動新東方與聯想合資,開發新東方的學生客戶進行網絡終身服務。但聯想的網絡戰略無功而返,又讓我大失所望。到了2004年以後,在聯想控股發展產業基金初期,我們參與了弘毅基金的策劃和產業基金融資項目的準備,特別是石家莊製藥的重組和玻璃產業的整合,我們參與了大量意見。但是,在他們第一筆資金到賬之前,我始終對弘毅基金和趙令歡的能量不以為然。然而,我的判斷又一次失誤了,而且失誤得有點離譜。
聯想集團國際接軌青出於藍
2004年12月14日,我在網上看到消息: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企業聯想集團今天以125億美元成功收購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也就是IBM公司全球的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業務,收購完成後,聯想集團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腦製造商(僅次於戴爾和惠普)。這標誌著國產電腦的國際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此次收購IBM公司的全球個人電腦業務將使聯想集團的業務規模從30億美元擴大到120億美元,PC機年出貨量將達1190萬台,全球市場占有率從2%上升到了8%左右。聯想集團不僅擁有了IBM公司先進的筆記本電腦研發技術,同時還可以使用IBM公司著名的“think”商標、獲得了IBM品牌5年的使用權以及IBM公司遍布全球160個國家的龐大的營銷網絡。
這是我國IT產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海外投資。通過此次收購,聯想一舉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交易額中聯想應支付的現金部分,將分別來自公司已有的現金和借款。IBM成為了聯想的第二大股東,持有聯想189%的股份。聯想控股有限公司仍是新聯想集團的最大股東,擁有46%的股份。新聯想集團由楊元慶擔任董事局主席,現IBM高級副總裁兼個人電腦事業部總經理史蒂芬·沃德擔任新聯想集團的CEO。新聯想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玻切斯(Purchase),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新聯想主要的PC生產基地設於中國的深圳、惠陽、北京和上海。新聯想的移動手持設備生產基地設於中國廈門。其他主要的製造與物流設施分別在美國、墨西哥、巴西、蘇格蘭、匈牙利、印度、馬來西亞、日本和澳大利亞等。
從2003年聯想更換新標誌,2004年簽約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到與IBM形成戰略聯盟,聯想正在夯實其國際化的進程。
看完這一消息我大吃一驚。中國製造企業的國際化重組的理論建構和實踐探路,源於新疆德隆,但由於整體清盤而有頭無尾。唐萬新購買美國的公司時躊躇滿誌,要把它的關鍵部件轉移到中國生產而大大降低成本,要將中國的家用電動工具嫁接美國品牌與渠道而取得高額利潤。我們當年真的為之激動萬分。後來,新疆德隆又收購了世界第三大支線飛機公司--德國的多尼爾公司,與兩大航空集團談判合作。我們也曾經為國有企業對此的麻木和冷淡而遺憾。今天,聯想實現了中國企業國際重組的夢想,其創作模式、整合戰略、組織結構、互補方式、人力資源、品牌功效、產業地位和社會影響,都遠遠超出了新疆德隆的嚐試。
後來,聯想集團重組效果的信息不斷,每次都讓我想起當年的不敬。最近,有一位美國的華僑領袖回國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考察,講起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說姚明、聯想與北京奧運會是美國華人的三大驕傲,特別是聯想的筆記本電腦,提前改換自主品牌,穩穩地站住了高端的地位,旅美華人時時刻刻能看到品牌的廣告,是三大驕傲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