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端倪(一)(1 / 3)

看著從車窗外飛快掠過的景物,東北深秋初冬的時節,已經是一片蕭瑟氣象,高梁杆兒心中感慨萬千,七月份從北大營出發北上,數萬大軍兵車相連,浩浩蕩蕩,可是轉眼之間灰飛煙滅,六萬人哪!死的死,散的散,其餘的都被老毛子抓了俘虜,還好大多數弟兄都被彭華帶隊伍救了出來,自己還升了官,成了這擁兵數萬的吉黑民眾自衛軍的參謀長,唉,真是人有旦夕禍福。

想想這幾個月來的日子,真是恍若隔世,先是部隊打了敗仗,自己和大部分人被蘇軍俘虜,準備押往西伯利亞去做苦工,幸好天不滅曹,我高梁杆兒也是福大命大之人,半路上就被自衛軍救了出來。後來,其他幾個旅的被俘弟兄也都陸陸續續的被搶了回來,彭華和餘紹武把隊伍重新作了整編,把原東北軍和原自衛軍混合編在一起,組成了四個縱隊,將近五萬多人。雖說東北軍可以說是全中國裝備最齊全、最先進的隊伍,編到一起才知道,自己以前簡直就是井底之蛙。

這支隊伍從軍服、裝具都要比東北軍要高出一塊來,要說高到什麼程度,高梁杆兒不敢去想;也不願意去想,畢竟在他心目中從前的奉軍,現在的東北軍是中國最好的軍隊。至於槍炮,那就更不用提了,這些年跟著郭軍長和少帥南征北戰,東擋西殺,見的世麵也不少了,什麼東洋國造、德國造、英國造、美國造、俄國造,還有什麼意大利造、法國造、西班牙造,見得太多了。可以說,聽到槍響,就能分辨出槍的種類和牌子,甚至是槍的使用年限,是新槍還是老槍。可是,對於自衛軍裝備的槍支、火炮,還有其他的各類器材裝備,高梁杆兒都是一頭霧水,看不出來是哪裏生產的。而且,再看自衛軍的技術、戰術,不說別的,單單刺殺技術一項,學的既不是華刺,也不是東洋刺,而似乎是將華刺和東洋刺結合起來,又重新做了編組,使刺殺技術更簡單,更有殺傷力。不光是這一項,其他很多東西,步兵戰術、炮兵戰術、騎兵戰術、工兵技術,都和自己在東北講武堂裏學的東西不太一樣,但似乎都比自己學的要高明。

這打了勝仗的軍隊就是不一樣,從前線回來一路上都是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昨天在南滿鐵路上車時,平時傲氣十足的東洋國站長,點頭哈腰的把咱們送上了火車,而且讓弟兄們坐的是票車,不是以往坐的那種悶罐車。他從車廂這頭兒走到車廂那頭兒,看著擺放在車廂地板上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看著那些正在睡著覺的士兵,特別是看到那幾個白俄機槍手和迫擊炮手,高粱杆禁不住發出一絲苦笑,這個隊伍裏的人員太混雜了,中國人是當然的大多數,除了中國人之外,還有俄國人和朝鮮人,俄國人裏又分什麼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總而言之都是那些白俄。

說實話,在東北軍中有外國人服役不是什麼新鮮事,當初的“三八旅”裏就有東洋國人充當排長,奉軍的飛行隊裏還有法國人當飛行員,至於張宗昌的白俄軍,那就更亂了,除了白俄之外,東洋國人、朝鮮人,還有參加過歐戰的法國人,亂七八糟一堆,讓他自己都頭疼。看著俄國士兵的高鼻深目,“我快成張宗昌了,”高梁杆兒苦笑著搖了搖頭,“不過,這些人倒是聽招呼,能做到令行禁止,都是好兵。不像張宗昌手下的那些家夥,簡直就是一群強盜。”

沈陽,在老百姓俗稱“東洋國站”的滿鐵車站上,一群歡迎的人群打著各種各樣的橫幅,舉著各式各樣的標語,等著歡迎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凱旋。自從東北易幟以來,特別是開始接收中東路以來,整個東北的民族情緒空前高漲,現在又聽說前線打了勝仗,今天是一位前線的將領回沈陽的日子,不知是哪個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沈陽的各個大學、中學,東北大學、馮庸大學、沈陽高等師範學院、奉天外國語專門學校、奉天文學專門學校,同澤中學、同澤女子中學,這些學校今天都有學生出現在站台上,等著歡迎他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歸來。

終於,一列火車緩緩的駛入了車站的站台,人群一擁而上,在每一個車窗前尋找他們的英雄,直到旅客們走盡,他們也沒有看到一個從前線歸來的軍人。一個學生抓住一個火車上二等車的茶房,“從中東路前線回來的人呢?”學生急切的問,“先生,您問他們哪!?他們在皇姑就下車了,有一隊汽車把他們接走了,說是送到北大營去了。那隊伍,那場麵真是,嘖嘖嘖。”茶房搖頭晃腦的炫耀著自己的見聞。

學生們遺憾的彼此看了看,“怎麼辦?人家去北大營了,難不成咱們去闖北大營嗎?那可是軍事重地。”一個學生有些氣餒了,“沒關係,過兩天張少帥還不得開大會慶祝勝利?到時候我們再去就是了。”那個學生領袖像是在安慰別人,但更像是在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