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人脈財富(1 / 3)

說話要顧及他人的顏麵

今天下午最後一場考試後,高考就結束了。高三(7)班的同學在考試後還有一個告別班會。開完班會後,同學們就各自有不同的路要走了,升入不同的大學繼續學習或者是走上社會參加工作。

班會上大家依依惜別,整個班會被淡淡的離愁別緒籠罩著。老師在班會上講了大家在三年中成長的點點滴滴,並對大家的未來寄予厚望。大家都敞開心扉,說著各自的心裏話。

有的同學在學習生活中產生過矛盾,甚至曾經惡語相向,但現在離別在即,突然發現彼此又那麼不舍。大家在一起回憶一同經曆過的歡樂與痛苦。

班會越往後進行,就越悲傷。以前大家都隻知道忙碌學習,最後聚在一起才發現其實大家有那麼多共同的話題可以聊,越聊越是舍不得離開。

班會接近尾聲時,班長站出來給大家道別。班長的一席話讓班裏的很多同學眼睛裏淚光閃閃,李忠磊也差點哭出來。班長是自己的好朋友,平時他很木訥沒想到今天表現的這麼好,看來很在狀態。“最後,大家一起唱周華健的《朋友》,不管在哪裏,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班長激動地說。

大家的情緒也被帶起來了,又聽班長說道:“我領唱,大家一起來!”班裏同學全體站起來了。

班長唱到:“朋友啊朋友,你可曾……”這時班裏出現了很輕微的騷動,但很快就恢複平靜了,很顯然大家都意識到班長唱的是另外一個歌手的。

看著大家都默不作聲,李忠磊想:班長可是我的朋友啊,不提醒唱錯了,多丟人啊。於是大聲地喊道:“唱錯了!這不是周華健的!”

班裏開始出現更大的騷動,大家都用責怪的眼光看著李忠磊。班長臉越來越紅,站在那裏手足無措。空氣似乎一下子凝結了。

後來還是老師打了圓場。歌還是唱了,但是完全沒有那種味道,總覺得挺尷尬。一直到離校,班長都沒有再說一句話,也沒有和好朋友李忠磊單獨告別。

李忠磊開始後悔了,後悔自己不應該直接指出班長的錯誤,沒有給他留麵子,使得整個班會沒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使得他們的友情蒙上了陰影。

給男孩的悄悄話

一位名人曾教育自己的孩子說:“你要給別人一次麵子,就可能會增加一個朋友;你每駁一次麵子,就可能失去一個朋友。”麵子是人們一種表麵上的榮耀感,一種自尊心的滿足,麵子就是尊嚴。人們對麵子有一種本能的保護反應,對於傷害自己麵子的人有一種本能的敵意,對於維護自己麵子的人有一種本能的好感。

人都有失誤之時,及時地給他一個台階,大家皆大歡喜,他也必定對你心存感激。相反,如果你當仁不讓,讓對方下不了台,他也許會恨你一輩子。

古人雲:以和為貴。人與人之間,沒有必要為了不起眼的小事傷了彼此的和氣。

生活中,青春期男孩怎樣才能做到給別人麵子呢?

1.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給朋友捧場。

2.遇到要分輸贏的場合,手下留情,不必贏得太多,“得饒人處且饒人”。

3.真誠地讚美別人。

4.講究批評人的方式,給人留住麵子。永遠不要在公眾場合或當著第三者的麵批評別人。同時在批評的時候,最好肯定一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

5.不揭人之短,不笑人之醜。

讓步是一種修養

劉傑與朱強是同桌,他們兩個人很有共同話題,在一塊經常討論問題,商量題目。可是今天兩個人看起來都氣呼呼的,彼此不理睬。

原來早上的時候,語文課上學習了《鴻門宴》,兩人都是“曆史迷”,想象鴻門宴上劍拔弩張的氣勢,二人都興奮不已,下課了,兩人還在討論。

劉傑說:“劉邦真險啊,幸虧知人善任,而項羽優柔寡斷,是有勇無謀的莽夫。”朱強道:“怎麼能說項羽是莽夫呢?隻能說明他大度,有人情味。哪像劉邦這麼奸詐狡猾?”

“有人情味?坑殺20萬秦兵,殘忍地屠殺鹹陽城,這樣的人你還說他有人情味?你是從哪看出來的?有人情味會輸給劉邦?”劉傑一連串地反問道。

朱強不服氣了:“項羽驍勇善戰,和虞姬的愛情感天動地,比起六親不認的市井小民劉邦來說,項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真可笑,一個殘暴的武夫竟然被你視為英雄,而真正的梟雄卻當做市井流氓,你的眼光還真是異於常人啊!”劉傑譏諷的說。朱強真生氣了:“就你正常,你眼光多好啊!”

兩個人都生氣了,臉都漲得紅紅的,聲音越來越高。很多同學都開始往這邊看。在爭執的過程中,兩個人都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本來就是單純的討論課文,因為對曆史人物的評價不同而引發了一點爭執,爭執到後來竟然變成了人身攻擊。

坐在一塊,彼此不說話是很別扭的。其實劉傑特別想和朱強和解,高中生活本來就很壓抑,要是和同桌都不說話那就更憋悶了。可是每次想和朱強說話,就會想到同桌在爭執中說的話很過分,想到這裏便打消了和解的念頭。

朱強也在想,明明就是在聊天,各自的觀點不同罷了,觀點本身沒有對錯。為什麼兩個人非得爭個高低,要是當時兩個人各自退一步,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尷尬的局麵了。

給男孩的悄悄話

生活中,青春期男孩與人發生爭執時,要懂得後退一步。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不無道理。

有爭執時,讓步是一種修養,讓步是一種虛擬的退卻。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尤其是在與人討論、交談時,對於別人的見解,我們不應輕易否定,即使其見解與你相左。如果能夠做到理解別人、體貼別人,那麼就能少一分盲目。

要善於發現別人見解的正確性,隻有這樣,才能多角度地看問題,就會發現固守自己的思維定式,有時顯得多麼的無知和可笑。因此無論何時都要注意,別聽到不同的觀點就怒不可遏。通過細心觀察,你會發覺,也許錯誤在你這一邊,你的觀點不一定都與事實相符。人際交往中,讓步是一種常用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它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修養。讓步其實隻是暫時的、虛擬的退卻,為進一尺,有時就必須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讓。主動讓“道”是一種寬容,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較強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寬厚、容忍、心胸寬廣、忍耐性強。

曾有一位青年與長輩發生爭執,結果不歡而散。後來他說:“真希望這件事情從未發生過。假如我稍微有點警覺性,覺察到他對這個話題多麼敏感,很可能就會婉轉地說:‘我們看法不同,那也沒什麼。’這樣就可以避免發生不愉快。”

凡有爭論,雙方幾乎都各有言之成理的論點,因此如果你顯然無法令對方改變心意,對方也顯然無法說服你,就應該立刻罷手。切記“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以免造成無法補救的傷害。

想避免出現僵局,一種有效的辦法是說句“我們兩人都是對的”,然後再轉向比較安全的話題。學會聽從不同的意見,控製你的脾氣。與人談話時先聽為上,給對方機會,不要急著抗拒、防護或爭辯。盡量在交談中尋找雙方的共同點。有錯了,就主動承認,並道歉。

不管什麼情況,無謂的爭執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青春期男孩要注意,在生活中盡量少與人爭執。隻要能避免徒勞無益的爭執,人人都是贏家。

寬容,化敵為友的良方

小可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長得瘦瘦小小的,別看長得小,學習成績一點都不落後,年年都被評為學習標兵。

自從班裏轉來了一個新同學,無憂無慮的小可也有了煩惱。剛轉來的同學叫龔浩,個子要比小可高一頭,身體壯壯的,說起話來甕聲甕氣。剛來班裏沒有幾天就“晉升”為班裏的“調皮大王”。

“調皮大王”對人一點都不友好。尤其愛欺負瘦小的小可,他經常在上學的路上煽動其他同學對他高喊“豆芽菜”,每當這時候小可就羞得無地自容。看著龔浩高高大大,每次小可都忍氣吞聲。

還有一次,放學的時候下雨,龔浩沒有帶傘,竟然去搶奪小可的傘,還把他推倒在泥水裏。小可真是太討厭龔浩了,他常常想:怎麼會有這麼壞的學生呢?在學校裏小可總是小心翼翼地躲避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