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文明優雅的語言
“我暈!和我比試下軍棋?看來你是活得不耐煩了。行啊,要是你小子不怕被我滅,就放馬過來吧!”小程正在和同學小超興高采烈地講電話。媽媽在一旁聽得直皺眉。
待小程放下電話,媽媽問道:“你現在怎麼髒話連篇呢,都是和誰學的?這麼說同學多不好啊?”小程覺得莫名其妙:“沒有啊,我什麼時候說髒話了?小超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平時都這麼說話的!”
媽媽見小程還沒有認識到錯誤,生氣地說道:“這難道還不是粗話、髒話嗎?這麼說話會傷害同學間的感情!”小程看媽媽生氣了,也就不再敢說什麼。可是他還是不明白:和同學很正常的交流怎麼在媽媽那就成“髒話連篇”了呢?
從小程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就常聽到他說一些改編過的兒歌、詩句,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打上敵敵畏,不知死多少。”以前,媽媽沒怎麼在意,現在看來,很有必要規範一下小程的文明用語了。
媽媽準備召開一個家庭會議,讓小程認識到說髒話的錯誤。家庭會議上,爸爸媽媽都批評了小程,並給他講了說髒話的危害。
“說髒話很容易形成習慣,說話時不小心就會帶出來,這樣是很損壞個人形象的,同時也給他人造成心靈上的傷害。”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別以為你沒有指著鼻子罵人,說的就不是髒話。髒話可分為粗話、黑話、氣話、怪話等,你現在的很多用語都屬於髒話。”
媽媽接口說道:“同樣是說話,為什麼不使用文明的語言呢?這會讓你變得更有魅力。”
經過爸爸媽媽的“輪番轟炸”,小程也覺得自己說話似乎確實有不妥的地方,看來今後說話得更注意。
給男孩的悄悄話
時下,新詞、流行語漫天飛舞。當中不乏粗俗與低劣者。走在大街上,三三兩兩的少男少女從你身邊經過,或衣飾光鮮,或青春動感,或美貌動人。然而,滿口的髒話令人心生厭惡、敬而遠之。
自由與個性,並不代表隨心所欲、丟棄文明和優雅。語言運用不當,也可能在交際中失敗,以致損害了自己的形象。
跟那些具有優雅口才的人交談,比喝了醇酒更令人興奮,文明良好的話語可以帶給人愉悅和激動,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交流與融洽。
在社交場合,青春期男孩們應盡量選擇溫和、親切的語調、語氣,以顯示你的友善。同樣的話語,如果使用的語調、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同樣是一句“對不起”,可以表示致歉或友善的情感,也可以表示威脅或諷刺、挖苦。許多男孩對長者不喊“大爺”“大媽”“先生”,而是叫“老頭”“老太婆”之類的俗稱;對幼者不是用“小朋友”“小同學”之類稱呼,而是用“小把戲”“小東西”“小家夥”,這樣的俗稱有時用在家庭或朋友間倒也未嚐不可,但與人接觸之初就不行了。
總之,作為有文化、有知識、有教養的現代青少年,在交談中,一定要使用文明優雅的語言。下述語言,絕對不宜在交談之中采用:
1.粗話。有人為了顯示自己為人粗獷,出言必粗。講粗話,是很失身份的。
2.髒話。講髒話,即口帶髒字,講起話來罵罵咧咧,出口成“髒”。講髒話的人,非但不文明,而且自我貶低,十分低級無聊。
3.怪話。有些人說起話來,怪裏怪氣,或譏諷嘲弄,或怨天尤人,或黑白顛倒,或聳人聽聞,成心要以自己的談吐之“怪”而令人刮目相看,一鳴驚人。這就是所謂說怪話。愛講怪話的人,難以令人產生好感。
4.黑話。即流行於黑社會的行話。講黑話的人,往往自以為見過世麵,可以嚇唬人,實際上卻顯得匪氣十足,令人反感厭惡,難以與他人進行真正的溝通和交流。
5.葷話。即說話者時刻把豔事、緋聞、色情、男女關係之事掛在口頭。愛說葷話者,隻不過證明自己品位不高,而且對交談對象不尊重。
6.氣話。即說話時鬧意氣,泄私憤,圖報複,大發牢騷、指桑罵槐。在交談中說氣話,不僅無助於溝通,而且還容易傷害人、得罪人。
鍛煉當眾發言的能力
邵寧站在領獎台上,手裏握著金燦燦的獎杯,從容自信地在領獎台上說著他的獲獎感言。從台下看上去,他是那麼自信。
邵寧以前是個高大而又生性靦腆的大男孩,聲若蚊蠅,說不了幾句話就麵紅耳赤的,更別提在公共場合講話了。
邵寧不愛說話,更害怕在人多的地方講話。這給他的人際交往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周圍的人都誤以為他為人冷漠,不好接觸。其實邵寧很渴望與人交流,隻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
邵寧總擔心自己說錯話,不敢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敢參加班級競選,更別說什麼演講比賽或辯論賽了。但是他覺得很壓抑,想要找到自己的聲音。在一次被同學譏笑“不像男子漢之後”,邵寧決心改變自己。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很支持。首先從說話開始,爸爸媽媽教他要聲音洪亮地講話,吐字清晰。多看書,從書中汲取營養,注意詞彙的積累,學會正確地組織語言。盡量多和周圍的人說話,交流。剛開始大聲說話的時候,邵寧總覺得很誇張,總是臉紅。慢慢習慣了,可以自然地放大聲音說話了,和同學們在一起能很好地溝通交流了。
這些都是私底下的交流,下一步就是訓練在公眾麵前發言了。邵寧刻意上課多回答老師的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最初總是磕磕巴巴,說話不連貫,緊張到說話忘詞。
爸爸分析說:“你要是對老師的問題做了充分的準備,闡述的時候就不會語句不連貫,當然這和你情緒緊張也有關係。”邵寧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很快他就能大方地在課堂上闡述觀點了,必要的時候還和老師同學們辯論。
在老師同學的共同推薦下,邵寧代表班級參加了學校的演講比賽。在比賽前,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不停地修改自己的演講稿,最後不負眾望地取得了好成績。
邵寧經曆了從不敢開口,到敢大聲說話、愛說話的轉變。現在的邵寧還經常從書中搜集一些演講辯論的素材,不斷地整理積累。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邵寧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語言風格——犀利幽默。“邵氏語言”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給男孩的悄悄話
古人說“一言可以興邦”“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有位政界要人曾說過,個性和口才的能力比起外語知識和哈佛大學的文憑更為重要。的確,口才很重要。但有的青少年也許會說:“我先天不足怕開口,見生人就臉紅,沒口才。”沒有人是天生的口才家,許多擅長說話的人,最初大都是笨嘴拙舌的人。
先天不足後天補,完全是做得到的。青春期的男孩們要想在公眾麵前成功地發言,具體可參考如下建議:
1.要有充分的準備
如果你在講話時對所要講的內容沒有認真考慮過,你肯定會感到無話可說,即使說起來也不會流暢自如。因此,必須在講話之前有充分的準備,或者寫成提綱,或者默誦、試講。你對講話的內容愈熟悉,你就愈能講得好,愈不會信口開河、無的放矢。另外,要了解聽眾的職業、文化層次等。
2.勇於勤講多練
善於言辭的才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通過個人的實際鍛煉逐步發展的。因此,我們要克服害羞膽怯的心理,在生人麵前或人多的場合,要爭取講話的機會,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開始時不一定會成功,甚至會遭到別人笑話,但不要介意,要認真分析自己講話失敗的原因,勤講多練,不斷改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說話的水平。
3.從書中獲取值得借鑒的知識
為了這種目的而讀書時,最好多注意文體及文字的使用方法。同時邊看邊想,琢磨該怎麼做才會表現得更好,如果自己也寫同樣題材的發言稿,有什麼地方會不如它?
4.培養自己獨特的風格
無論或長或短,或莊重或輕鬆的發言,都應該擁有自己的風格,這點很重要。
盡管說話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在無法預做準備的情況下,應在說完話之後,再想想是否有更好的表達方式。做到這一點,也能使你的口才有所進步!
5.正確地使用語言,清晰地發音
你應該注意過深深吸引我們的演員是怎樣說話的吧?隻要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所謂的好演員,都很重視清晰的發音與正確的措辭。語言的目的,在於傳達概念。如果采用無法傳達概念的說法,或引不起別人興趣的說話方式,將是最愚蠢不過的事。
你可以請朋友或同學幫忙,每天大聲地朗誦書本,並請他注意聽。隻要換氣的方式、強調的方法、朗讀速度等一有不適當之處,就請別人叫停,並且為你改正。朗誦時嘴巴要張大,一個字一個字地清楚發音。要是速度太快,或有不認識的字,就馬上停止。即使單獨練習時,也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細聽,遇到較難發音的字時,就多加練習。
6.勇於挑戰,堅持不懈
青少年在練習時,應有持之以恒、勇於挑戰的精神。
男孩們,一切的成功都與勇氣與勤奮分不開。隻要肯按照上麵說的幾種方法去努力,大家一定也能如同故事中的邵寧一樣,敢於在公眾麵前發言,甚至站到高高的領獎台上。
多談讓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郭軍今年夏天去舅舅家過暑假。名義上是高中生活太壓抑,去郊區散散心,實際上是有任務。
舅舅家有一個表弟文濤。文濤在今年九月份已經升入小學五年級了。平時文濤是個活潑開朗的陽光男孩。見人主動熱情打招呼,多大的場合也不怯場。可是據他的班主任反映,文濤在學校裏不愛說話,上課安靜地坐著,反應不積極。下課也不和同學們一起玩耍,感覺有點畏首畏尾。
爸爸媽媽感覺很納悶,也問不出來原因。就把郭軍搬來當救兵。
表哥的到來,讓文濤很高興,嘴裏嘰裏呱啦地整天說個不停。可是一說到學校裏的事情,文濤就閉口不提了,還顯得很煩躁。郭軍意識到有問題,但是又不能直接問。
通過觀察,郭軍發現文濤喜歡玩“夢幻西遊”,他決定以此為突破口,“撬開”表弟的嘴。
一天晚上,上床準備睡覺時,郭軍突然問道:“最近發現夢幻西遊挺有意思的?你會玩嗎?”文濤一聽警惕地說:“不太會,沒怎麼玩過。”
沒想到這小子還挺滑頭,郭軍便故作可惜狀:“唉,好可惜,我剛開始玩,很多東西都不懂,想找個人交流,這下玩不成了!”文濤趕緊問:“你哪個地方不懂?”郭軍滿意地笑了笑。
“第一次玩,從1級升到41級要多久?我這種新手,練哪個職業比較好?”郭軍謙虛地問。文濤一聽這個來了興致,打開了話匣子:“1?41級就看你是在新區還是老區……”文濤滔滔不絕地講起來,講到興奮處恨不得馬上跑到書房打開電腦演示給郭軍看。
文濤慢慢地對郭軍放下防備之心,和他越聊越多。還訴說了自己在學校裏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