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人脈財富(2 / 3)

為了全體同學共同提高,班裏實行“對對紅”,小可竟然和龔浩是一對,老師讓小可幫助龔浩提高學習成績,而龔浩也可以幫小可加強體育鍛煉。小可對龔浩避之唯恐不及,現在卻要整天和他在一塊學習,他可受不了。

知道自己和龔浩要結成對子的消息後,小可的第一反應就是找老師換“對子”。

在去老師辦公室的路上,小可遲疑了:龔浩雖然經常欺負自己,但是聽說他也做了很多好事,有一次撿到一大筆錢,就在路邊等了很久,才把錢還給失主。或許他並不是真“壞”吧。雖然成績不好,可是總是能按時完成作業,看來在學習上他確實是需要幫助。

想到這裏,小可決定試試。

小可不再計較以前的事,耐心的為他講解題目,檢查作業,真誠地幫助他,在他的努力下,龔浩的成績提高得很快。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小可發現,龔浩沒有想象中的可怕,甚至覺得他很可愛。

現在龔浩不僅不會再欺負小可,還教他踢足球,陪小可鍛煉身體。曾經最討厭的人成了小可最好的朋友,現在倆人整天形影不離。

給男孩的悄悄話

小可與龔浩的故事,讀後讓人感慨良多。因為寬容,小可少了一個敵人,多了一個朋友。寬容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改寫許多人生故事的結尾,能化敵為友。

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大愛。寬容對贏得友情、消除仇恨,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父母、對戀人、對老人、對同學、對領導、對同事、對朋友……青少年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寬容,它往往折射出待人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良好的涵養。學會寬容,需要自己吸取多方麵的“營養”,需要自己時常把視線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結構和心理素質上。

待人寬容,男孩能為將來成就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礎。一個人以敵視的眼光看人,就會對周圍的人戒備森嚴,心胸窄小,處處提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夥伴和朋友,就會陷入孤獨和無助中。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寬容待人,能主動替他人著想,關心和幫助別人的人,則討人喜歡,被人接納,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有人說寬容是軟弱的象征,其實不然,有軟弱之嫌的寬容根本稱不上是真正的寬容。寬容是人生難得的佳境——一種需要操練、需要修行才能達到的境界。

當然,寬容絕不是無原則的寬大,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於社會基礎上的適度寬大,必須遵循法製和道德規範。對於絕大多數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寬恕和約束相結合的方法;而對那些蠻橫無理和屢教不改的人,則不應手軟。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乃是應取的態度。

處處寬容別人,絕不是軟弱,絕不是麵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在短暫的生命曆程中,男孩如果能學會寬容,意味著你的人生將更加快樂。

僅有熱情無法成為交際高手

姚勇性格很外向,特別愛說話,和誰都有聊不完的話題,見了陌生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可是愛說話姚勇的人緣似乎並不怎麼好。

姚勇見了誰都笑盈盈地打招呼,然後“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每當這時,熟悉他的人都會趕緊打斷他,找事情開溜。

姚勇說話的速度很快,和人說話也不是交流,隻是自顧自地一個人說,別人都隻能是他的聽眾。而他的話一般也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和他說話總讓人感覺很乏味。

他還是個“萬事通”,不論別人說什麼話題他總能成功接上話,貌似什麼都懂,想認真聽他說,但什麼又都不是很明白。很多時候覺得和他說話是在浪費時間。

他是個“熱心”的人,總是大包大攬地應承事情,應承之後就又拋到了腦後,因此大家都不太把他說的話當真。

而且他好奇心特別重,很有八卦雜誌記者的潛質,總愛打探一些小道消息:什麼班裏小A是不是和小B談戀愛啊,小C是不是某個老師的親戚等等。

給男孩的悄悄話

我們生活的社會,所有的活動、交易、成就,都要從人與人的接觸中產生。別人供給你所需,你肯定也要貢獻,甚至你存在的價值,都是建立在他人的認可之上的。

所以,你認識的人越多,交際越廣,公共關係越好,你成功的幾率就越高。

與人交談,也是要講究技巧的,過於沉默或者過於話多都會引起交談者的不快。不過,交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青春期男孩們,遵循以下原則,你與交際高手的距離就很近了。

1.不要出言不善,不講信用。在交往中,說能辦的事情一定要辦到,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即使礙於麵子不宜馬上拒絕,也要委婉地表明辦不到的可能性。約定見麵,一定要準時赴約。同時,初訪時交談不可過久。現在大家都很忙,辦完事情,盡快告辭。

2.不要打聽自己不應該知道的事情。在交談中,不可多嘴多舌,貿然打聽別人的秘密或對方難以啟齒的事情,使對方受窘;也忌有意無意地揭穿他人的秘密。

3.不要自以為“萬事通”。對不知道的事不說,別人不了解的也不要牽強附會,東拉西扯,讓對方反感,否則交往必然失敗。

4.不要花言巧語,虛偽客套。在交往中,態度要誠懇,實事求是,講心裏話,不用虛偽的客套話騙人。當然,講話也要注意分寸。

5.不要分等級待人。對來客一視同仁,不卑不亢,不論對方地位高低,資曆深淺,條件優劣,自己都要熱情謙虛,既不巴結討好,也不傲慢自居。

6.不要過分打扮。與人交往時,衣著要與身份相符,整潔大方,當然,也要考慮被交往方麵的生活習慣。如不修邊幅或過分修飾,難免使對方產生誤解或給人一種浮華輕薄、華而不實的感覺。

7.不要論人之是非、發泄牢騷。在交往中,交談不要議論第三者,不要攻擊他人短處,甚至對自己不滿的人和事,發泄不滿情緒,不然,特別是初交的對方會誤解為你有“影射”之意。

8.不要隨便誤解對方。對別人談論的事,要正確理解。如果是出於無心,就不要過於認真,想入非非,甚至造成誤解,使人感到不雅。

9.不要言談舉止浮泛。與人交往時,語言要文明,舉止要禮貌,說話有條理,言簡意賅,別人談話時,要虛心傾聽,不打斷對方談話,不做心煩意亂的動作,不搔首、抓腮、挖耳、摳鼻、剪指甲、蹺“二郎腿”等,更不要隨便翻閱別人的東西。

10.不要顯示自己有恩於人。在交往中,不要多談自己的好處,不要認為自己足夠對得起人家,別人太對不起自己了,應該常提受人恩德的事,使對方心中也感到舒服。

如何實現良好溝通效果

誌平看起來很孤單,在家裏沒有兄弟姐妹,在學校也沒有什麼朋友,幾乎不與人交流溝通。每天就奔走在學校和家兩點一線間,生活枯燥乏味。

父母開始擔心誌平不會與人溝通,會對今後的學習生活造成不好的影響。

通過觀察,爸爸媽媽發現,誌平與人說話的時候總愛若有所思地看向遠方,顯得心不在焉,說話也沒有底氣,總感覺蔫蔫的。

可能是學習壓力大,誌平和人聊天的時候,總愛抱怨,不是說功課太多,習題太難,就是說食堂的飯菜有多麼難以下咽。剛開始和他說話的人還能敷衍兩句,到後來很顯然別人都不願意聽了,誌平還在祥林嫂般地重複著那些單調的話。

“為什麼沒有人聽我說話?怎麼就都不理解我呢?”困惑了很久後他向媽媽說道。

媽媽問:“與人溝通是需要技巧的,你在與人說話交流的時候運用過這些技巧嗎?”

“技巧?平常的溝通還需要什麼技巧,我又不是做演講。”誌平嘀咕道。

“你好好想想,當別人對你說話的時候,你有沒有看著別人的眼睛認真地聽?你和說話人之間有眼神的交流嗎?你讓他感覺到你在認真地聽了嗎?”媽媽一連串的問題讓誌平有點招架不住了。

“另外,與別人說話的時候不僅要注意眼神的交流,還要注意語氣,聲音的大小等。你平時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聲音總是很小,哼哼唧唧的,一個男子漢怎麼可以這樣呢?”頓了一下後,媽媽繼續說:“而且你總是訴說自己的愁苦、失落等一些消極的事情,沒有人總願意聽這些的。你要多看些書擴大知識麵,這樣你就會有很多話題和別人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