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權謀手段是致富的關鍵(1)(2 / 3)

然而,想要成就大事,眼睛裏就必須要揉得進沙子,這就需要有寬廣的胸襟和不凡的度量。

西漢末年時,王莽篡權,驕奢淫逸,民不聊生,豪傑和農民起義軍紛紛興起,大家共同與王莽政權抗爭。

結果王莽政權被推翻了。就在王莽政權傾覆以後,各路豪傑為了爭奪皇位,打得不可開交,這中間就有支由劉秀領導的隊伍。

這時候,劉秀用大司馬的名義,召集人馬,招募了4000精兵。他的部將任光向天下宣告說:“王郎冒充劉氏宗室,誘惑人民,大逆不道。大司馬劉公從東方調百萬大軍前來征伐。一切軍民,如果歸順,就既往不咎;抗拒的,絕不寬恕!”

任光還派騎兵把這個通告分發到巨鹿和附近各地。看到了通告的老百姓,都紛紛議論,並且把消息傳得越來越遠。王郎手下兵將聽到了,都害怕起來,就像是大禍臨頭似的。

劉秀率領4000精兵,打下了好幾座縣城,勢力大起來。沒過多少日子,有不少地方首領看到通告,率兵投靠劉秀,於是劉秀向巨鹿發起了攻擊。

劉玄派兵來征伐王郎。兩路大軍聯合起來,連續攻打了一個多月,仍然沒有攻破巨鹿城。

幾位將領對劉秀說:“咱們何必在這兒多耗時日呢?不如直接去攻打邯鄲。打下了邯鄲,殺了王郎,還怕巨鹿城不投降嗎?”

劉秀采納了意見,留下部分兵馬繼續圍攻,自己帶領著大軍去攻打邯鄲,接著連打了幾個勝仗。王郎的軍隊支持不住,就打開城門,獻城投降。劉秀率領大軍進入邯鄲,殺了王郎。

劉秀住進了王郎在邯鄲修建的宮殿,命令手下檢點朝中的公文,這些公文大部分是各郡縣的官吏和豪紳大戶與王郎之間往來的文書,內容大多數是奉承王郎,說劉秀壞話,甚至幫助出主意剿殺劉秀。

對這樣的文書,劉秀看也不看,把它們全部堆在宮前的廣場上,並召集全體官吏和將士,當著他們的麵,一把火燒掉了。

有人提醒劉秀說:“您怎麼就這樣燒掉了呢?反對咱們的人都在這裏頭,現在連他們的名字也查不到了。”

劉秀說:“我燒掉這些,就要向所有人說明,我不計較過去的恩怨,讓大家安心,讓更多的人擁護我們。”

勸說的人這才明白,劉秀不追究曾反對自己的人,那些人就會心安理得地服從劉秀,不會因為害怕劉秀報複,投入反對劉秀的一方。大夥都佩服劉秀的深謀遠慮和開闊的胸懷。一些反對劉秀的人,見了劉秀的這種舉動,也願意為劉秀效力了。

劉秀“眼睛裏能揉進沙子”的寬宏大量,贏得了好名聲,贏得了人心,正是靠寬廣的胸襟才使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眼睛裏揉得進沙子,需要忍耐,更需要氣度。

“沙子”的存在並不一定是壞事。至少在與“沙子”相處中,人會得到很好的曆練,逐漸走向成熟。

感情用事隻會壞事

運動少的人,心血來潮劇烈地運動,可能會引起心髒麻痹。

肚子餓的時候,吃太多的食物,會造成腸胃不適。

一個人做出極端事情,會產生副作用是很危險的。吉川英治寫的《宮本武藏》一書中的《斷弦篇》,就有這樣的記載。

宮本武藏打敗了吉岡傳七郎後,就回到投宿客棧,發現吉岡門下為了替師父報仇,已經在客棧內設下埋伏。

武藏被迫躲在了吉野大夫房間,驚恐地過了一夜。吉野大夫便以琵琶弦為例,對武藏說了這樣一段比喻:“你太危險了!情緒過於緊張,內心不能鬆弛。琵琶的弦像你這樣的話,用彈指稍稍一撥,就可能斷裂。”

要保持適度的情緒是很難的。恰到好處,是無法用語言表述的,隻能靠經驗。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在《思想錄》中提到:

一個人若不將自己的偉大表現出來,隻表現自己的獸性,那就很危險了。

一個人隻圖掩飾自己的缺點,而誇張自己的偉大,也是危險的。

既不表現缺點,也不表現優點,就更危險。兩者都表現出來,才是有益的。

一個人不能自以為與動物相近,也絕對不可自以為是天使。也就是說,人是一種介於動物和天使之間的生物。

一個人愛出風頭、嘮叨不休,會引起他人的反感。過於沉默,別人也敬而遠之。為人處世也是如此,過分精明或一點也不精明,人生都不會如意。

在生活的經驗中,我們知道,極力偏向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確的。

結婚之前的情侶,就如俗語“戀愛是盲目的”“情人眼裏出西施”所言,明明對方其貌不揚,看在眼裏卻覺得分外可愛和美麗。一旦結婚之後,由於看得太透徹,便把戀愛時的甜蜜拋在一旁,開始互相挑剔和責備,造成婚姻的裂痕。

法國詩人聖布福針對這種人提出了一項忠告:“在一起生活,某種錯覺是必要的,如果把生活的意義看得過於透徹,人生就太乏味了。”

人生就像在蜿蜒崎嶇的道路上駕駛汽車一樣,脾氣暴躁,猛踩油門,車子便會橫衝直撞;疑慮重重,常踩刹車就使車子行進緩慢,甚至停下來。

過於緊張,就會使方向盤向左或向右無所適從,滑出道路;過於鬆懈,到了轉彎的地方又會因疏忽而來不及刹車。

若希望開車平穩,中途不出變故而平安到達目的地,最好不要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