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12點多,前晚熬夜的她正在悶頭大睡,這時門鈴響了,她匆匆跳出被窩套上睡衣眯縫著眼睛去開門。“你好,快遞。”對方遞上包裝整潔的手機盒。葉珊珊驚訝不已,“我可是半夜才下的單啊。”更令人滿意的是,該快遞員離開時,為她輕輕帶上了朝外開的大門。“之前的快遞員都是扭頭就走。”
根據供需原理,商家投入成本提升送貨速度和質量,自然與網購的利潤空間以及買家需求的日益“苛刻”相關。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5131億元,較2009年又翻了近一番。
而隨著網購的蓬勃發展,買家對B2C網站的購物體驗和要求也發生著變化。
“第一階段屬於“嚐鮮”,“貨送到,質量尚可”就ok。第二階段要求發貨速度加快,“質量有保證”。第三階段開始講究外包裝,並希望這些網站像正規商店那樣有售後。現階段,則在服務要求裏加入了“比外麵便宜”“送貨者態度和服務要好”“商品可退換修”等更多附加值。”有著多年網購經曆的買家“娃娃魚”向記者總結自己以及周圍人逐步升級的需求“門檻”
“娃娃魚”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失敗的購物經曆。“有次在某知名網站訂購了豆漿機,想送爸媽當禮物。沒想到先是物流發錯了地方,網上、電話追蹤三四天後終於送到,我就跟那個穿著該網站製服的快遞抱怨了幾句,沒想到他臉若冰霜,整個過程隻說了四個字“快遞”“簽名”,然後徑直走了。我感覺太差,以後再也沒去那個網站買過東西。”
網上的世界已非無從選擇,而是選擇過剩,消費者“移情別戀”的成本越來越低。反正總不缺少商品趨同的競爭對手,顧客怕什麼呢?
大家“貪心”地希望“魚與熊掌兼得”,既不用辛苦出門,又能享受到類似商場的服務和體驗。
“因為不能試穿,所以產品描述應該詳盡全麵。比如日本優衣庫官網,對男士襯衫領圈的測量方法解釋細致入微,“鋪平襯衫的衣領,由第一顆紐扣中心量到扣眼外端向內0.3mm處的長度”。”
快捷、準時更是基本訴求,因為在傳統商店裏,購物就是立等可取的。“恨不得下訂單後立即收到貨物,尤其是那些很重要、很喜歡的商品。”“周六要參加婚禮,所以明天一定要送到啊。”這樣的心情,許多買家都曾有過。
迎合“上帝”的商家也在不斷改進。為了縮短會員等待貨品的時間,“京東商城”向大眾許下了“當日上午11:00前下訂單,當日送達。夜裏11:00前下訂單,第二天上午送達”的承諾。今年凡客誠品也將部分開通“上午訂、下午達”的8小時極速配送服務。這些賣電腦、衣服的網店,努力像宅急便送餐一樣變得“熱氣騰騰”
如今,逐漸站穩腳跟的電子商務公司開始注重培養企業文化和服務的“軟實力”,這與用戶體驗和忠誠度息息相關。他們意識到,在整個網購環節中,能與消費者麵對麵的唯有快遞人員。於是,一場新的競逐悄悄展開。
B2C賣家:送貨員=服務員=營銷員=形象大使。
如同新女婿第一次上門,在按響下一家用戶的門鈴前,小賀抬手稍微擼了下噴過摩絲的頭頂,拉了拉製服。
“這是公司的規定,送貨員一律短發,打上摩絲,早上立隊時要做好這些事。製服和胸卡也必須整潔齊備。有時為知名品牌送貨,還要戴手套。”小賀所在的虹迪物流主營城市配送,既為宜家、耐克、百思買等傳統大品牌提供過對口的送貨業務,也致力發展電子商務公司的用戶。
“我們有時需要給高端的家居品牌送貨,那些東西比較貴重,怎麼樣在送貨時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大家一直在找角度。”該公司創始人張鵬飛說。於是,針對一線快遞員的“塑造”開始了。
“以前曾有顧客向我們抱怨,送貨員頭發太油,形象比較差,所以我們現在要求大家一律剪短發,經常清洗,並給他們定期提供摩絲。以前大家印象裏的快遞永遠風塵仆仆,衣服髒且灰,尤其夏天出汗後皺巴巴的。公司就專門買了洗衣機,請人給送貨員洗燙製服,編號,然後掛起來晾幹,保證他們每天都穿得幹淨整齊。早上出發前,穿上前一天別人為自己熨燙的工作服,再掛上胸牌,很專業、很精神,送貨員的心裏也高興,對待用戶自然態度好。”這種麵目一新,使得小賀他們以及送遞的品牌產品在用戶的印象裏信任度大升。
一些有野心、有遠見的公司早就籌劃起了自己的物流團隊。一開始隻是為發貨,現在,送貨員要負擔更多。
作為網購的瓶頸之一,許多買家會因“網上東西不能試穿,尺寸會錯,退換麻煩”的顧慮而放棄購買。追求“一個(客人)也不能少”的商家便推出了“開箱試穿”的服務,讓配送員兼任“服務員、營業員”
“你可以試穿,沒關係的,我等著。”凡客誠品的配送員已經習慣在用戶簽字前這樣主動提醒一聲。從T恤、褲子到鞋子等等,買家可以當場試大小和款式,如果覺得不滿意就拒收。按照該公司負責人的說法,一旦用戶拒收,這個快遞等於白跑,損失了每單4元的提成,“但買家不用擔心他們會翻臉”,因為這是公司規定的,況且“拒收的人不會特別多”由於這些配送員的年齡大多在二十多歲,耳濡目染有了一定的經驗,他們還時不時建議客人該怎麼搭配、哪個顏色更好看等等,就像那些時尚店內的年輕營業員。
“大家對凡客誠品的好感,很大程度也因為我們的物流和快遞體驗。”該公司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說。
在這方麵做得更貼心的是被稱為“鞋類B2C網站鼻祖”的Zappos。這家2009年7月被亞馬遜以8.5億美元收購的網站,提供365天免費退換貨服務。最為人稱道的是,你如果在這家網站上訂一雙鞋,幾天後打開門,會發現送貨員提溜著三雙鞋過來。
“當客人不確定哪個尺碼的鞋子更合腳時,我們會主動提議他們多選兩個尺碼,上門試穿後當場讓快遞把不合適尺碼的鞋退回來。”
為了貼近主顧們的心,Zappos還流傳著兩個事例:一位送貨員曾送花給客人,為了紀念她剛去世的母親。而另一工作人員,發現公司裏沒有客人要訂的那種鞋子,竟然去競爭對手的網站搜尋,並把相關訂購頁麵發給客人。Zappos想追求的是一種“頂級的用戶體驗”,而送貨員則無形肩負著品牌形象、用戶關係維護等額外職責。
傳統品牌:“上門”加入競爭。
3月底之前,立邦的官方網絡旗艦店將正式上線。“網購如此發達,但主流的塗料品牌商都還沒開發這個平台。”立邦中國渠道本部總監何信淦稱,他們不想錯失這片龐大的用戶群,於是從線下到線上“試水”
電子商務的發展迅猛,使得一些傳統名牌相繼開辟網上商城,但它們習慣了“開門迎客”,如今不得不同時摸索“上門服務”
“相比新興電子商務網站,傳統品牌的重心仍在實體店,它們難以決定是否該建立自己的物流體係,不敢冒險投入太多,所以一般選擇將網店物流全部或部分外包。比如阿迪達斯在淘寶商城開店,倉儲部分還是自己來做,但物流會交給專業公司打理。”一位業內人士說。
這些知名品牌有自己成熟的企業形象和聲譽,對相關客服人員要求嚴格,即使後者隻是外包的快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