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結論與展望(1)(3 / 3)

(5)基於問卷調查統計的實證研究表明:①從總體樣本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第一,杭州和東莞兩地整體程度有限,尤其實體要素層麵。其中,地理嵌入方麵,位於市內和其他省份兩個地理尺度很低;結構嵌入方麵,本地網絡規模較小;關係嵌入和結構嵌入方麵,與當地科研院校的聯係最為薄弱。在成員嵌入方麵,最高的是原有合作成員比例,而與當地企業合作比例指標則是四個中最低。

第二,三個方麵的影響因素的發育程度不高。其中,全球價值鏈因素方麵,擁有自有品牌、進行自主研發的企業比例較低,主要從事邊緣環節的生產活動;本地區位因素方麵,基本居於中間水平;跨國公司內部因素方麵,主要是出於對基礎性資源的尋求,自主權程度與範圍仍處於一般水平,價值鏈活動範圍有限。②從杭州和東莞的對比方差分析來看,無論是本地嵌入(主要是實體要素)指標還是本地嵌入的影響因素指標,大部分杭州都顯著高於東莞,投資杭州的跨國公司傾向於選擇“重建網絡”的模式。③從內在路徑和外在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結果來看,第一,前文有關本地嵌入內在路徑的理論分析與假設基本得到驗證。但是,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各個維度對於效應要素有的是正相關,有的是負相關;二是維持與原有合作夥伴關係對於各項效應要素都產生顯著正影響;三是本地嵌入效應要素和實體要素的形成都與跨國公司的經營時間長短沒有顯著相關性。

上述幾點反映了跨國公司本地嵌入並非自動性行為。第二,前文有關外在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與假設基本得到驗證。其中,實體要素的影響因素中,主導的是跨國公司內部因素,本地區位因素次要,全球價值鏈因素沒有影響;效應要素的影響因素中,本地區位因素主導,跨國公司內部因素次要,全球價值鏈因素沒有影響。這給了重要的政策啟示:影響本地嵌入實體要素和效應要素有不同的因素,因此,應該針對當前本地嵌入的現狀問題及所處過程階段,重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第二節 主要創新點

與跨國公司本地嵌入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相比,本書比較有創新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本書借助網絡理論這一分析工具,進一步對本地嵌入的實體要素進行建構。這體現在,本研究將各種連接關係作為分析單位的方法論依據。對於本地嵌入實體要素的維度劃分,本研究在原有關係嵌入和結構嵌入的兩個維度基礎上,基於嵌入理論和網絡理論,補充提出了有後進國家特色的兩個維度:地理嵌入和成員嵌入。

(2)基於理論整合性觀點,創新性地從博弈論視角,深入剖析了跨國公司本地嵌入的過程機製。本書整合了產業集群理論、全球價值鏈理論和跨國公司理論,同時識別了四個主體、四大演進動力和三大演進模式,最終通過案例研究提出多模式組合和交替主導的演進過程機製。

(3)深入探討了在無外移壓力和有外移壓力的不同情境下,不同的內在路徑和決策機理。本書提出了,無外移壓力下本地嵌入演進表現的主路徑和分路徑,以及從無外移壓力向有外移壓力轉變過程中本地嵌入在決策思考點、內在動力機製等方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