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跨國公司本地嵌入失效及網絡外移機製(5)(1 / 3)

四、網絡外移對地方產業網絡的影響效應

跨國公司網絡外移對於地方產業網絡的影響,一直都存在“產業空洞化”與“產業升級”,或“正效應”與“負效應”的爭論。持“產業空洞化”/“負效應”觀點的認為,跨國公司外移不僅會導致當地產業網絡中的資源,特別是技術資源、客戶及知識的網絡外溢、流失,而且也可能導致整個產業網絡的衰敗。持“產業升級”/“正效應”觀點的認為,跨國公司外移也可能促使本地產業網絡形態的變遷。

跨國公司的外移可以為本地產業網絡內其他企業留下更多的發展空間,外移的企業在產業網絡中所占據的位置可能會被產業網絡內其他企業替代,這就為其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產業網絡內部不斷進行動態調整,從而保持了產業網絡的活力,形成激勵中小企業成長的氛圍(王曉娟,2006)。筆者認為,跨國公司的外移對地方產業網絡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網絡權力依賴性、外移模式和地方產業網絡組織的發展程度。

(一)高網絡權力型外移對地方產業網絡的影響

擁有高網絡權力的跨國公司,通常是在地方產業網絡處於中心地位的核心廠商之一。在它周圍形成一個龐大的協力合作網絡。這些網絡成員對該跨國公司具有很高的依賴性。該跨國公司起著網絡聯係的支配性作用,是產業網絡聯係的關鍵節點,是溝通本地網絡成員與外部全球價值鏈的重要橋梁。這種情況下,即使采取單獨外移(即前文的“重建網絡”模式)而不是群體外移,也較為容易導致原有生產網絡的斷裂。如果該跨國公司的生產網絡在當地產業網絡中占據了很大的份額,更是如此。

(二)低網絡權力型外移對地方產業網絡的影響

擁有低網絡權力的跨國公司,如果雙方的互賴程度很高,一般較少外移。在互賴程度較低的情況下,往往其他網絡成員無論在技術來源還是市場供應方麵,都有多種選擇機會。一個例子就是前文所描述的上海大眾的一些零部件供應商,經過與上海大眾的多年合作,通過不斷學習,本地汽車零部件供應企業的技術能力已經大大提高,它們開始自己開拓國內其他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客戶,甚至打開了海外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上海大眾離開,也不至於對當地汽車產業網絡產生致命性打擊。

(三)群體式外移對地方產業網絡的影響

跨國公司采取群體式外移無疑會大大影響當地產業網絡。這種情況往往多出現於高網絡權力型的跨國公司。它們外移時,依賴於它的網絡成員無論自願或非自願都容易追隨其一起外移。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成員嵌入程度低的跨國公司,有的是以前投資本地就是以群體外移方式,有的則是以相同國籍的企業為主要網絡成員。這種情況往往會出現再度群體外移。比如,曾投資東南亞的台灣企業在轉投資中國大陸時就出現過群體外移的情況。如果當地產業網絡的規模和多元性有限的話,群體式外移很容易導致當地產業網絡的空洞化。

(四)在地升級對地方產業網絡的影響

麵對著當地區位成本的不斷上升和當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有的跨國公司並沒有選擇退出,相反它們會選擇增加當地子公司的再投資和加大產品與生產流程的創新研發力度,實施在地升級策略。原來低端的產品要麼采取退出策略,要麼外移到其他地方,而在當地保留高端的生產經營活動。這種策略下,往往會帶動整個生產網絡的升級,也會通過外溢效應而對當地整個產業網絡產生積極影響。事實上,在地升級策略意味著跨國公司實施進一步的本地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