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階段,上海整體汽車產業不斷得到完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不斷發展,競爭環境不斷加劇,這些都迫使作為子公司的上海大眾必須轉化角色。這個轉變突出表現為自主決策權的提高和功能活動範圍的擴大,這個趨勢在未來也得到進一步強化。子公司內在成長需要逐漸上升為此階段推動上海大眾公司本地嵌入的主動力之一。上海大眾(以及其他當地合資零部件企業)的母子關係的變化推動了上海大眾本地網絡的日益完善。
(五)擴大階段(2001年至今)
這一階段最顯著的特點是,上海汽車零部件工業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由於深受德國企業堅持質量要求的影響,一批國內零部件生產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產品設計,實施技術改造,上海的零部件工業整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在設計開發手段和零部件集成度等方麵都大大改善和提高,技術引進模式也從過去單一的引進國外產品和技術設備,發展到現在注重引進國外先進的開發技術,通過產學研建立具有創新型的技術中心,從而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上述變化帶來幾個結果:第一,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關係的變化。過去零部件企業千方百計求得整車企業的零部件配套訂單,現在是整車企業主動選擇具有競爭力的零部件開發商承擔開發任務,實現同時開發。
部分整車與零部件不再是簡單的配套與被配套的關係,而是成為合作夥伴。第二,一批國內零部件生產企業借助與上海大眾的合作關係以及合資方的全球生產網絡,逐漸融入全球采購係統中。據悉,近年來上海的零部件企業除了給上海大眾配套外,已經逐步發展到給一汽、廣州本田等眾多整車廠配套,甚至出口。
通過為上海大眾提供零部件,這些企業不僅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並在技術方麵逐步提高,一些企業的產品甚至也打入了國際市場。如浙江寧波的捷豹集團,最初隻是一個村辦企業,從為桑塔納轎車配套生產僅5分錢一個的橡膠密封件起家,如今已達到年銷售額1.1億元的規模。公司不僅為大眾公司的所有轎車品種配套,還擁有自主開發百餘種新品的能力,成了全國絕大部分轎車生產廠家及其他行業的配件供應商。目前該公司產品已出口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站到了參與國際競爭的新起點。本地企業逐漸嵌入了全球價值鏈,並且在價值鏈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第三,上海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整體已經日漸完善。這成為許多其他跨國汽車整車與零部件公司不斷投資和嵌入上海所考慮的重要區位因素。21世紀初,上海開始從跨國公司的國內製造中心逐漸向全球製造中心轉變。隨著上海汽車產業不斷的發展壯大,已逐步實現了整車和零部件出口。作為一個區域,上海開始逐漸穩步嵌入汽車業的全球價值鏈。為了推動上海汽車產業的更快發展,上海市政府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並且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出台有利於規範汽車市場的法規文件,成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貿易協會、汽車行業協會等組織,以及舉辦各種以汽車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節、特賣節、展示會等等,還有近年來加緊建設以上海大眾為基礎的上海嘉定國際汽車城。2003年11月上海市市長韓正和上汽集團領導訪問了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市的德國大眾公司總部,並參加了德國大眾與上海大眾新產品項目合作意向書的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