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此亦有餘至因義得成。論主許有部俱有因義也。繩.鉤等如同類因等。三杖相依如俱有因也
論。如是已說俱有因相。下第三明同類因也
論曰至為同類因。此總釋也。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 準此論文。若是與相似法為因名同類因。即同類之因名同類因。若以相似法為因名同類因。即同類是因名同類因。義通兩釋不及前解
論。謂善五蘊至應知亦爾。此別釋也。此中染言通其不善.有覆無記。以此二法互為因故 言無記者。謂唯無覆無記法也有覆無記非唯與無記為因故。亦非唯用無記為因故。善.染之因更無異論。無記五蘊異說不同
論。有餘師說至四非色因。此是第二師說 前師說。同善五蘊等 第二師雲。五是色果。四非色因 此師意。以色性劣故與勝為因。四蘊勝色故非色因
論。有餘師說至色非四因。第三釋也 此師意。以四蘊力勝能與五蘊為因。色蘊勢力劣故不為四因
論。有餘師說至皆不為因。第四釋也 此師意。以四蘊.色蘊雖同無記。力劣異類不互為因 四說不同既無評文何為正說 答曰應言前說為善。同善.染故。善.染性中。既色.四蘊展轉為因。因何無記業色。不與四蘊展轉為因。違二性例 破第二師雲。善心發善色。善色亦善四因。無記發無記。因何四蘊非色因 破第三師雲。同類因法劣為勝因。因何色劣非四蘊因 破第四師雲。善五蘊等色.心有異。展轉為因。無記色.心因何相望總不成因 有人誤解婆沙。妄斷後說為正雲。諸論皆有四說。並無評家 今解且以後師為正 故婆沙一百三十一雲。大種與意處為幾緣。答所緣.增上。意處與大種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謂異熟因。增上者。如前說 解雲。無記四大。既望意處。展轉相望。不言有同類因。以此準知。無記色蘊。望無記四蘊。展轉相望。非同類因 今詳。此釋未善其宗。言無記五蘊展轉為因者。豈說一切色蘊皆展轉為因耶 此說展轉為因者。謂無記業色與四為因。非異熟生.及所長養。婆沙既雲四大。此非業色。如何成證 又論先敘正義與善.染同。後述異師三說不定。因何將異師說破其本宗
論。又一身中至與餘為因。釋同身異位也。同一身中前與後因。非後前因
論。若對餘身至應廣思擇。明異身十位為因也。胎中有五位。出胎有五位。總成十位 異身者謂過.未身 同類者。謂根.境同類 一一與十位為因者。謂後位生法與前位不生為因。婆沙十八評家雲。應作是說。餘身十位一一皆與餘身十位。及此身十位為同類因。此身十位一一皆與此身十位。及餘身十位為同類因。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法。亦為同類因故 此論與婆沙不同者。此論此身唯據生說。婆沙此身兼不生說。正理論雲。若就位說。有餘師言。羯剌藍位能與十位為同類因。頞部曇等九位。一一皆除前位與餘為因。後位望前但有緣義。若爾最初羯剌藍色應無有因。最後老色應無有果。故理不然 此師與此論前說義同。就一身中據生者說。何得輒難前位無因後位無果 複有師言。前生十位一一皆與後生十位各自類色為同類因。由此方隅一切外分各於自類如應當說 同此論後說既言自類。異類定不為因
論。若不許色至因增上等。敘異師說違本論也。正理論雲。譬喻者說諸色決定無同類因。但由眾緣和合資助而得生長。現從井下掘出泥中有芽生故。非於地下曾有種生。芽從何起。故知色法無同類因。彼執違害本論所說。故本論言。過去大種未來大種因增上等。(更無餘因。唯有同類因也)彼言。我說於此無違。由增上緣有近有遠。如次說為因.增上故。無方逃難矯設此言。雖似順文而實違理。又非許色有同類因。於理於文有所違害。然從井下掘出泥中有芽者。彼先有種闕和合緣未生芽等。今緣和合芽等乃生。若彼泥中無同類因而得生者。應生一切或全不生。無定因故 婆沙一百三十一雲。問同趣.同地處所差別。展轉相望為有因不。有說無因。此不應理。應有大種是刹那故謂五淨居所有大種。無始生死曾未起故 準此論文。生處雖異為同類因。然左眼不與右眼為因。身根不與餘根為因。言前位與後位為因者。據同類說。非是羯剌藍時身根與後眼等為因
論。為諸相似至為同類因。自下五部九地分別。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論。不爾雲何至自部自地。重問答也。先總答後別釋
論。部謂五部至無色八。開五部九地也
論。此中見苦至非餘。明五部各各自部為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