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行業調查。行業調查是與產品調查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創業者以產品進入市場,以行業獲得生存發展的空間,所以行業調查也是市場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下列問題能幫助創業者大致了解一個行業的具體情況:.我屬於哪個行業..該行業有什麼特點..國家與各級政府對於該行業有何政策及法律規定..哪些公司或企業已經進入該行業.它們的經營狀況如何.市場占有率是多少..進入該行業需要多大的成本投入.我是否有足夠的資金..該行業是否存在壁壘.我是否能順利進入,如何進入..我進入該行業有什麼優勢和不足..近年來該行業總體的經營狀況如何..該行業的供需狀況如何.市場空間有多大..該行業的競爭狀況如何..該行業目前的平均利潤如何..未來該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4)顧客調查。一般而言,顧客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顧客構成、顧客購買力、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動機、消費決策過程以及信息獲取渠道等,可以作為企業產品的市場定位以及營銷決策的重要依據。第一,顧客構成。簡單來說,顧客構成就是顧客的基本情況和類型。在這項調查中,創業者要明確自己產品顧客的性別比例、年齡結構、文化程度、經濟收入和消費特點等,通過調查區分顧客中的哪些群體可能是自己的忠實顧客、目標顧客、潛在顧客,並分析他們之間相互轉化的可能性。曾有人根據潛在的忠誠顧客和顧客的終身價值把顧客分為4類:白金顧客(“頂尖”客戶),即與本企業目前有業務往來的前1%的顧客;黃金顧客(“大”客戶),即與本企業目前有業務往來的隨後4%的顧客;鐵顧客(“中等”客戶),即與本企業有業務往來的再隨後15%的顧客;鉛顧客(“小”客戶),即所剩下來的80%的顧客。根據這樣的調查與區分,創業者可以選擇恰當的營銷策略,保持並擴張原有的忠實顧客和目標顧客的規模,同時吸引更多的潛在顧客並促使潛在顧客向目標顧客甚至忠實顧客轉變。
第二,顧客購買力。由於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企業顧客的不同類型之間以及同一類型中的不同群體間的經濟收入與消費水平往往不同,甚至存在較大差異,而市場是消費者培育的,消費者的購買力是決定市場規模的關鍵。於是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麵向中青年女性消費群體的商業項目能夠賺得盆滿缽滿,為什麼世界範圍內的網上購物可以進行得如火如荼,因為有調查顯示:城市女性已經成為最具購買力的消費者,其中31~40歲的女性購買力最強。總體而言,我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未來將呈現以下趨勢: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將促進購買力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將使居民購買力規模逐步擴大;消費率偏低使消費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新的消費周期將使市場發展領域進一步擴張。對投資者來說,在宏觀層麵上這無疑是一個極為有利的信息,但創業畢竟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商業活動,每個創業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標消費群體和目標商業區域,所以創業者有必要全麵了解目標顧客和目標區域的工資收入、消費水平及購買力狀況,深入分析他們的購買力與實際消費水平之間的關係,以便製定與消費者購買力相匹配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策略。
第三,消費心理、購買動機與消費行為。消費者心理是消費者消費過程中最為基礎的環節,直接決定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動機。一般來說,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求美心理、求名心理、求實心理、求新心理、求廉心理、攀比心理、癖好心理、獵奇心理、從眾心理。當然這些心理在不同的消費群體之間也會存在較大的差別。此外還有調查顯示:不同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還表現出女性花錢愛算計;年齡越大,花錢越謹慎;學曆、職位越高,花錢越不仔細等特點。創業者隻有深入了解目標顧客的消費心理特點,考察他們的愛好、習慣等,才能投其所好,把握他們的消費動機和消費行為,從而吸引更多的目標顧客。
一般來說,顧客購買行為可分為經常性的購買行為、選擇性的購買行為和探究性的購買行為3種,每種類型具有不同的特點並對應不同的消費群體,經營者在進行購買行為調查時,可根據不同的消費行為類型,吸引特定的目標消費群體,並了解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外在因素,如動機與需求、感受、態度、相關群體、社會階層、家庭狀況、文化狀況等。此外,有人預測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變化將呈現以下趨勢:衝動式購買大量增加,對便利的需求更加強烈,期望休閑時間的更充分利用,名牌精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創業者可以根據這些趨勢,結合具體的調查結果製定適當的營銷策略。
第四,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消費者心理學中,消費決策是消費者從思考到做出購買決定的心理過程。消費者購買決策可分為5個階段:確認需求、尋求信息、方案評定、購買決定、購後評價。既然消費決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那麼多種因素都會對顧客的購買決策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外界的環境因素,包括空間環境、人際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和家庭環境等;顧客獲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以及顧客自身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愛好、年齡、性別、知識經驗、態度等,這些都屬於創業者進行顧客調查過程中需要了解的內容。
(5)競爭調查。《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意想必大家早已熟知。商業活動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競爭是與商業相伴而生的一個概念。現代商品市場,產品競爭異常激烈,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企業實現利潤影響巨大,因此對產品的競爭調查也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競爭可分為直接競爭和間接競爭兩種。直接競爭是指經營同類或類似產品的行業之間的競爭,例如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之間的競爭;間接競爭則是指經營種類不同但用途相同的企業間的競爭,例如可樂與茶之間的競爭。在競爭性調查中,需要了解市場競爭的結構和變化趨勢、主要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本企業產品競爭成功的可能性等情況。
第一,市場競爭結構。競爭可能來自於當地廠商,也可能來自於外地廠商,為了了解和分析有關產品在當地市場的競爭結構和變化趨勢,調查工作必須搜集以下幾方麵的情況和資料:①競爭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②直接競爭和間接競爭主要來自哪裏.③主要競爭對手是誰.市場占有率如何.④主要競爭對手產品的成本優勢和劣勢、價格優勢以及對市場的控製能力如何.⑤主要競爭對手現有生產能力如何.擴大再生產的計劃及能力如何.是否準備發展新產品.⑥除主要競爭對手外,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如何.⑦目標市場的壟斷程度如何.競爭對手能否運用其政治或經濟的優勢對自己加以限製.自己是否能夠順利進入並開展公平競爭.⑧銷售渠道是否通暢.會不會被競爭對手控製.⑨市場上其他同類需求滿足情況如何.目前市場上還存在什麼樣的空白.以上是了解競爭結構及其發展趨勢所需的基本內容。
第二,主要競爭對手競爭力。該方麵調查主要為了了解目標市場中主要競爭對手的競爭能力。調查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方麵:①對方產品的質量如何.②對方產品的價格是否合理且富有競爭力.③對方成本的組成和控製狀況如何.④對方的營業地點或銷售地點是否便利.⑤對方產品是否獨特或擁有專利.⑥對方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如何.⑦對方銷售渠道是否通暢.主要采用什麼樣的銷售策略.⑧對方廣告宣傳及市場推廣效果怎樣.⑨對方是否具有關稅優惠等政策保護優勢.⑩對方內部管理如何.企業凝聚力怎樣.在分析研究主要競爭對手競爭力的同時,還必須認真分析研究那些規模較小但能成功達到一定的市場占有率的企業的經驗,以便發現打開市場銷路的機會和可能性,並最終找出最有希望使產品銷售成功的方法和途徑。一般來說,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產品質量好;成本低且價格競爭性強;經銷地點選擇適當;產品性能獨特,如擁有專利等;企業競爭力強且分銷渠道通暢;廣告宣傳和推銷工作效果較好,並爭取和充分利用了合理的政策資源等。另外,還要認真總結、反思失敗企業的原因和經驗教訓,並以此作為前車之鑒,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