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成功創業(2)(1 / 3)

3.敢於冒險的精神與搏擊風浪的勇氣有一個類似玩笑的問答: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創業.答案是:賭徒。道理很簡單,創業本身就是一項冒險活動。賭徒最有膽量,敢下注,贏得起,也輸得起,所以他們最適合創業。科學研究發現,賭徒的心理承受能力遠遠強過普通人,而創業正是最需要強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項活動。古語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典故,《孫子兵法》有“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的策略。因為很多時候機遇總是與冒險並存,成功總是與失敗擦肩,不是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嗎.險峰之上,自有一番“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誌豪情。1993年的丁磊還在寧波電信局從事著程控交換機維護的工作,工作輕鬆,而且能夠每天使用電腦打免費電話,這在外人看來當然是個不錯的差事,但是後來他選擇了離開,因為Internet在那個時候開始進入中國,他覺得這是個機會。

但對於一個新生事物,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後來丁磊回憶說:“我在大學讀的不是計算機專業,學的是微波通信,我的輔修專業才是計算機。大學畢業的時候,我被分配到寧波市電信局。可以說這是許多人向往的一個企業,我卻離開了,辭掉了我的職位。用現在的話說,我‘下海’了。我也不知道這個能不能賺錢,可我還是走出了這一步。”當丁磊離開寧波準備前往廣州開創自己的事業時,最先的阻力來自父母:“你為什麼要離開,去一個陌生的城市,然後做一個別人都不理解的一個東西.”丁磊說:“因為一個人事業要成功,就一定要勇於接受挑戰。去,確實是‘冒險’,但這在一個創業者身上,或者說在任何一個企業人身上,都必須體現。”

在廣州Sybase的一年裏,丁磊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進步,當時廣州正好剛推出ISP(上網接入)服務,於是丁磊就去了一家ISP當了總經理技術助理。他在那家ISP裏架設了Chinanet上的第一個BBS,認識了很多網友。網友們經常出來聚會,聊BBS上發生的事情,在那段日子裏,丁磊感覺非常開心。丁磊在這家ISP做了一年之後,由於激烈的競爭和昂貴的電信收費,ISP幾乎無法生存,丁磊為公司提出的建議也被否決,於是,他再次決定離開。當時丁磊也很矛盾,不知道應該去外企打工,還是自己創業。他給自己5天的時間來考慮,然後決定自己來嚐試一下。現在回想起來,當初這個決定冒險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用丁磊自己的話說:“當時根本不知道公司應該靠什麼賺錢,天真地以為隻要寫一些軟件,做一些係統的集成就可以了,後來幾乎造成公司無法生存。”

但既然已經做出選擇,就應該堅持到底。於是1997年5月,網易公司宣告成立。“關於創業的資本,很多人問我這筆錢是怎麼來的。”丁磊說,“我注冊網易的時候隻有50萬元,這些錢是以前存的,替別人寫計費軟件賺來的,還有一些是向朋友借的。用這些錢辦一家公司實在是太少了,買幾台服務器,搞一些裝修就所剩無幾了。”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丁磊他們隻有3個人,擠在一間7平方米的小屋裏寫軟件。而艱難過後,接下來的故事相信已經為許多人熟知,網易創造了許多第一:率先贈送免費的個人主頁,最早開發出免費電子郵件係統等。後來丁磊在回憶自己當初的決定和選擇時說:“我自己對當時這個選擇的看法是,Internet剛進入中國,我周圍的許多同事和我一樣,都看到了機會的存在,但是到今天為止,隻有我一個人出來做互聯網。我認為這一點值得思考。在你的一生中,你會麵對許多這樣的‘機會’,但你能否認定它就是真正的機會,並且為了這個機會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甚至不惜改變自己原有的、較好的、穩定的生活狀態.選擇冒險,確實需要魄力,但同時,你要知道,你或許已給自己選擇了一條成功之路。要記住:創業需要冒險!”

4.切合實際的理性精神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人問一個哲學家,什麼叫冒險,什麼叫冒進。哲學家說,比如有一個山洞,山洞裏有一桶金子,你要進去把金子拿出來。假如那山洞是一個狼洞,這就是冒險;假如那山洞是一個老虎洞,這就是冒進。這個人表示懂了。哲學家又說,假如那山洞裏隻是一捆柴火,那麼,即使那是一個狗洞,你也是冒進。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冒險是這樣一種東西,你經過努力,有可能得到,而且那東西值得你去付出;否則,你隻是冒進,死了都不值得。

前麵提到創業需要賭徒般的冒險精神,但冒險不等於冒進,更不等於蠻幹,創業也需要理性,需要對市場冷靜地觀察和分析以及對形勢清醒全麵地認識。大學生創業充滿著未知和變數,所謂創業理性,最基本的要求是準確的自我了解、自我定位和合理的預期。一個期待創業的大學生必須還原自己,而不是拔高或貶損自己,必須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否有強烈的挑戰精神,是否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動手能力、耐受能力,是否意誌堅定,做事是否果斷,以及是否具備必要的親和力和領導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有對於創業點、創業途徑、創業方式的準確選擇和對於創業前景的科學預測。不少大學生具有創業的激情,但僅有激情是遠遠不夠的,創業是一項複雜艱苦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創業者事先要有充分的準備,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一個清晰的創業思路,選擇一種可行的創業模式和一個合適的創業項目,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工作,這樣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如果僅憑一時激情,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那麼最終的結果往往隻能是敗走麥城。

5.堅定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執著信念據說珍珠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湖海裏的珠蚌,當它開啟蚌殼,砂石等異物侵入,會使它感到非常痛苦,為減輕痛苦,它的腺液必須分泌出一種碳酸鈣化合物,一層一層薄紗似的珠母層,將砂粒等異物層層包裹,全身機能調動起來對付給它帶來極大痛苦的侵入者,這樣經過三五年或更長的時間,這層膠汁層越積越厚,長期的極度痛苦之後,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就呼之欲出。痛苦的時間越長,珍珠的價值越大。我們將這種現象不妨稱為珍珠形成理論,形成過程代表成功前夜也許必不可少的痛苦涅槃,璀璨的珍珠就是成功之後一枚甜蜜的果子。

香港長江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嘉誠有這樣一段成功感言:“成功實際上是相對的。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這其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而且,從創立之初開始,還要不斷地學習,把握時間。我自己從創立開始到1963年這一二十年來,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而且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是通宵達旦的。”可見,創業也是一項極端艱苦的活動,不要期望得到命運的垂青而一帆風順,馬到成功。我們往往看到成功創業者的無限風光,而成功的背後,他們在痛苦與磨難的深淵中苦苦掙紮時,又有誰,一如辛棄疾的悲歎,“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