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母親希望孩子去做某事時,應該教導他,並改變自己對孩子的說話語氣和方式,明確告知孩子叫他做某事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相信孩子就不會再排斥反感,而會欣然接受。

一位著名的法國軍官問華盛頓夫人是如何撫養出如此卓越的兒子。她回答:“我教會他服從。”我想這並不是孕育偉人的秘訣所在,至少不完全是。作為母親,雖然可以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但這種權力不應該被濫用。

在叫維妮弗裏德幫我做事時,我從未命令過她,但我會給她講那些勇者的故事,讓她明白我為什麼要努力讓她記住立即服從的必要性。不過,當她表示出她不願服從,並且給出了“不當媽媽的好戰士”的正當理由時,我不會因此而懲罰她。

下麵的例子會闡明我的意思:去年冬天,我們在走廊上玩耍,走過來三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她們大喊道:“你好!漂亮的姑娘!”維妮弗裏德沒有回答。我說:“維妮弗裏德,你聽到那些小女孩叫你的名字了嗎?對她們說‘你好’。”“哦,不,媽媽。”她回答說,“我不想跟她們說話。”“為什麼呢?”我問。女兒這種看似無禮的想法令我十分驚訝。然後她就解釋說這些小流浪兒隻是想取笑她,如果她回應了她們,她們就會大聲侮辱說:“哦,你認為你真的漂亮嗎?蠢貨!嘿嘿嘿!呀!你根本就不漂亮。我們隻是在愚弄你而已。”

維妮弗裏德對我說:“媽媽,即便你非常聰明,但我也比你更了解這些孩子。我曾回答過她們一次,我現在知道怎樣做更好。”

生活中,維妮弗裏德聽從我的安排或教誨,並不是因為那是我說的她才去做,而是因為她認為那是對的。我認為,所有孩子都應建立起自己的主觀意識,學會服從自己內心的聲音。盡管維妮弗裏德是我的女兒,但她首先屬於她自己,隻有她能主宰自己,她才能主宰自己將來的生活。

教孩子學會尊重自我

自尊是做人的基礎,否則其他品德與氣質也就無從談起。如果失去了自尊,所有品質都會消失。

教孩子擁有良好品德和保持自尊的方法之一是,允許他與全家人一同進餐,將他視為父母的密友。在我們家,我盡量讓家人在進餐時間保持愉快情緒,席間會談一些維妮弗裏德感興趣的事,這樣她就能加入我們的談話。

有的人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必須在餐桌旁出現,卻不允許孩子發生任何聲響。實際上,有的父母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家裏的麻煩、惹人討厭,因此,小家夥們就失去了對自我的尊重。

我們盡量讓維妮弗裏德覺得,如果沒有她,這個家就不稱之為家,我們鼓勵她自尊自愛,鼓勵她自立。如果我們把她獨自留在家中,我們不會警告她不要動這不要做那,但我們會告訴她,我們知道她會是一個很好的看家人,我們不在的時候,她不會做任何傷害自己的事。我給她講那些玩火柴或刀具最後下場很慘的孩子的故事,讓她記住凡事要小心。當她向我保證她會待在某個特定的地方,避開有害的東西時,我才放心離開。另一方麵,維妮弗裏德從不認為我強迫她服從我的安排,而是把我們視為為她的幸福著想的經驗豐富的向導、滿懷愛意的顧問。

我們不僅要教孩子尊重自我,而且要教他正確地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財產。德國孩子從小就受到愛護國家財產的教育。他們懂得不應該損壞樹木,不應在公共區域亂扔果皮紙屑。有的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粗糙,於是有的房東就會在大門口放上這樣的牌子:“此公寓不租給有小孩或狗的家庭。”有的父母給孩子樹立了很壞的榜樣,他們在牆上亂釘釘子,或者毀壞他人的財物。

自尊是做人的基礎,否則其他品德與氣質也就無從談起。如果失去了自尊,所有品質都會消失。一個沒有自尊的人可能會變成賭徒、酒鬼或小偷,可能會不修邊幅、貪吃、懶惰。

所有孩子都必須擁有自尊心。總在陌生人麵前反複訴說孩子所犯錯誤而摧毀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一個孩子常被告知他很壞,他就會認為自己確實很壞,他會把所有自尊扔到一邊,努力迎合自己的壞名聲。他失去自尊也就失去了所有的美好品質。

羅斯伯裏勳爵在最近的一次演說中說道:“優良品德是對同胞慈愛、對鄰裏負責的表現,也是一種自我尊重。尊重自己的人對他人也彬彬有禮。美貌不由我們決定,那是上帝的禮物,隻會賜予少部分人,但自尊和優秀品德能讓人顯得一表人才,這兩者總是並存。一個人如果得到了這兩者的幫助,就能與所有人快樂、和平地共處,沒有它們的幫助,他會經常陷入爭吵與不和諧的氛圍之中。”

對自己和他人誠實

誠實的人是上帝的傑作,我們應該從孩子嬰兒期就教他對自己和他人誠實。

如果孩子小時候學會了虛偽和欺詐,就很難成長為誠實而坦率的人。誠實的人是上帝的傑作,我們應該從孩子嬰兒期就教他對自己和他人誠實。

教孩子保持絕對的誠實是母親所接受的最偉大的任務。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容易把所看到的事物誇大,這種“謊言”往往會令我們的生活更加妙趣橫生。如果在他長大成人的過程中,他的表達並沒有一如既往地過分誇張,那麼,這些謊言也沒什麼害處。我將這類謊言稱之為“可愛的謊言”。遇到這種情況,母親可以建議孩子將自己想到的好玩有趣的故事寫下來集結成書,但是也要讓他明白,在描述事物的時候,他應盡量做到準確地描述它應有的樣子。

與“可愛的謊言”不同,故意欺騙父母或他人的謊言是“邪惡的謊言”,需要父母特別注意。詩人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說:“罪惡的工具有許多種,而謊言是適合所有工具的手柄。”孩子故意對自己所做之事撒謊,就該受到懲罰。不過,我認為在這些為了欺騙而故意撒下的真正謊言中,的確是有一些真相不應讓孩子公之於眾,而應該盡量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保護他人的感情免受傷害。

維妮弗裏德的父親將任何不真誠視為彌天大罪,而且他告訴女兒說不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講真話。有時候,這種絲毫不加渲染地把事實說出來的做法給我帶來了相當多的麻煩,而我會大言不慚地承認,我寧願對某些事實稍作修飾,也不願傷害其他人的感情。我用下麵這個例子來告訴你我想說的意思:

一天下午,我們一家人和幾個孩子一道去野餐。我們可愛而善良的廚師維多利亞為維妮弗裏德烤了個蛋糕,煞費苦心地用白糖霜在上麵裝飾了一個“切麗”標誌。維妮弗裏德看到這個蛋糕,非常喜歡它的樣子,但當她嚐了一口後,她發現“外表會騙人”。我知道我們回家後維多利亞會問她是否喜歡這個蛋糕,因此我告訴孩子這樣說:“哦,蛋糕真可愛。”我希望這種表達能讓維多利亞以為維妮弗裏德的意思是蛋糕很好吃,而且孩子也不用直接撒謊,因為蛋糕對她來說,看起來真的很可愛。但孩子父親反對我的做法,說我在教孩子騙人,用更直白的話說,就是撒謊,而且他相信思想家蒙田所說,人一旦掌握了撒謊的竅門,就很難收回謊言。

最後,我還是告訴維妮弗裏德對維多利亞說蛋糕看起來比吃起來更棒,但說的時候要麵帶微笑,好讓她覺得那是個玩笑。你看,我騙人的壞想法依舊緊抱我不放。

我們到家時,我們可愛的廚師迎上來,她擁抱了維妮弗裏德後問道:“我的切麗寶貝喜歡我給你烤的蛋糕嗎?”維妮弗裏德實話實說,而我看到淚水淌滿這位好心人的臉頰。我還是認為“可愛的謊言”不是罪過,我寧願某天因此受到懲罰,也不願傷害世人的感情。

我曾坦言,如果答案會讓人受傷,應盡量避免給出直接的答案。不過,雖然維妮弗裏德早期堅持實話實說的表達方式,導致了我所擔心的情況發生,但她永不會因撒了這種“可愛的謊言”而感到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