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教授答應帶領維妮弗裏德去探索數學王國。在她的幫助下,我得以見識數字之間的關係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在這裏我講一下根據布魯克教授的理念,設計的一些算數遊戲。
我們最開始用的道具是豆子和紐扣這些小東西。我們將這些東西放進盒子裏,輪流從盒子裏抓一把出來,看每次誰抓到的最多。我們吃蘋果或蛋糕時,會數咬了多少口。我們數葡萄裏有幾顆籽,剝豌豆時數每個豌豆莢裏有幾顆豌豆,然後又試著數兩個豌豆莢裏共有幾顆,或3個裏共有幾顆,4個裏共有幾顆,以此類推。
為了幫助維妮弗裏德學會加法,我們借助骰子來學習快速計算。開始時,我們每次扔兩顆骰子。維妮弗裏德先扔,如果朝上的剛好是“6”和“1”,她就會將兩個數加在一起,說她得到7點。我們在一張紙的頂端寫上媽媽和切麗的名字,兩人各占一列。她算出來她扔出了7個點之後,就在自己的名字下麵記下7這個數字。然後輪到我扔,如果我扔得的是1和1,那麼我就在我的那一列下麵寫上2。但是,如果我扔到一個6,我不僅能把這個6跟扔到的另外一個數加在一起,而且,還能得到再扔一次的機會。
每個人扔了三四次之後,維妮弗裏德就會在我們兩個人的數字下麵畫一條橫線,然後把每個人的數字分別加起來。贏家總能得到獎品,通常維妮弗裏德都會央求再玩一遍,但她的要求一般都不會得到滿足,因為數學遊戲是所有教學遊戲中最耗精力的,赫恩·布魯克教授建議每次遊戲的時間不能超過15分鍾。
這個遊戲玩了幾個星期之後,維妮弗裏德就能輕鬆地將兩個數加起來了,然後我們就改成每次扔3個、4個、5個甚至6個骰子,在練習加法的同時還訓練了眼睛和大腦的敏銳度。
我們將火柴捆在一起,每捆兩根或者3根、4根,等等,以此類推,她從玩火柴遊戲中學會了乘法表。她能很清楚地明白兩捆兩根火柴就是4根,兩捆3根火柴就是6根,如此等等。
隨著對這些奇偶數的深入認識,我們在牆上列了個大大的表格。你從下麵這個表格就能知道我們在牆上繪製的表格到底有多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70
77
84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
88
96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99
108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10
121
132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132
144
士兵遊戲也能幫助維妮弗裏德學習算數表。我們假裝士兵要上戰場,就根據我們要學的算數表,讓他們兩個1排,3個1排或4個1排地列隊。我們選一些士兵出來作戰,把小彈子球當成假想大炮,輪流滾動出去轟炸“士兵”。維妮弗裏德會先滾她的球,球會撞倒我的士兵,她就數剩下的士兵數。如果我們每人最初擁有20個士兵,她第一次進攻就撞倒兩個,那麼她就知道我還剩18個。然後,我獲得了發射炮彈的機會,如果我隻撞倒1個她的士兵,她就會特別開心。我們一直玩,直到大部分士兵都被撞倒了。誰剩下的士兵多,誰就取得了勝利。
我還找到一種能教維妮弗裏德進行快速加減運算的遊戲。我們扮演將軍和勳爵,每人領著兩隊士兵參戰。1顆無堅不摧的子彈將勳爵的1個士兵幹掉了。維妮弗裏德會迅速告訴我還剩多少士兵,然後我們會派出新的士兵,或者把其他的調走,讓她的注意力集中在加和減的過程中。為了記住減法運算中各個不同部分所對應的數學中的專有名稱,我們會讓了不起的“被減數”將軍跟可憐的“減數”少校作戰。
從上邊我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維妮弗裏德對加法和乘法的最初理解都是源於真實的物品和有趣的遊戲。
在生活中教女兒學數學
我們相信依靠單純的死記硬背來學習幾何學毫無益處,因此,我們選擇了通過觀察周圍的事物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來學習這門科學。
在真正測量物品的過程中,維妮弗裏德掌握了度量衡表。學習容量單位時,她假裝開了個酒舍,我到她店裏去,她會從水龍頭裏放出幾品脫,或幾誇脫,或幾加侖的水來賣給我。酒的價格各不相同,每次她收了我的錢,都會給我一張購物明細。為了掌握實用知識,我們在遊戲中采用了正常的市場價格,維妮弗裏德因此就熟悉了生活成本和容量單位,同時也掌握了快速計算的能力。
我們打算熟悉長度單位時,就把卷尺展開,測量我們住所附近某些地方的尺寸。每次回來,小姑娘的胃口都變得特別好,長度單位也都被吸收進了維妮弗裏德的腦海深處,永遠都不會忘記。不過,我並不認為我們已經把全部算數表都理解得相當透徹且無需再複習。我認識一個在公立學校上學的小男孩,有一次我問他一英裏等於多少米,但他說:“哦,那是四年級小孩學的東西,我早已經忘了。”
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我們經常會用到這些算數表。有時,我們扮成測量員去解決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假設我們發現了一大片土地,必須將其分成36塊;又或者,我們扮成畫家,來估算出給所住區域繪製噴繪需要多少錢;有時候,我們也扮演裝修房子的泥水匠、泥瓦匠、地毯經銷商和木匠。
嬰兒期的維妮弗裏德通過拿幾張錢幣當玩具(在給孩子之前,必須對錢幣進行殺菌消毒),從而熟悉了美國貨幣。她兩歲時,我就叫她去附近的商店裏買東西,並把找回的零錢給我。有幾次,店員找錯了一兩分零錢,小寶貝還提醒他們不要再犯錯。
下雨天我們就用模具蛋糕或其他雜貨當道具,玩“小賣部”的遊戲,買的時候付真錢。有時候我們會開緞帶商店,我來買的時候,維妮弗裏德會像真正的銷售員一樣,量出緞帶的碼數,將我的采購項目記在一張幹淨的紙上,並開出賬單。她也會扮作藥劑師,用藥用天平量出相應劑量的藥物。
現在的孩子似乎都有些鋪張浪費,我盡力教我的孩子珍惜金錢,我經常跟她玩“開銀行”的遊戲。我們假裝拿錢投資,看看到某個特定的時間能獲利多少,並計算生活和飲食成本,試著存下一點錢來。過去兩年,我家小姑娘負責了我的所有市場采購工作,成了一位精明的買手。她每買一樣東西都會仔細檢查,並且非常喜歡聽到我們表揚她買的東西物美價廉。
通過將外幣跟本國貨幣進行兌換,維妮弗裏德還學習和了解了其他國家錢幣的價值。有時候我們假裝去旅行,將自己的錢換成法郎、英鎊和馬克等。
我們決定不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而是讓她掙錢,以此讓她明白金錢的價值。如果她上課表現好,我們會拿錢作獎勵。她做了些家務活或替我們跑腿了,也會得到報酬。她把每周掙到的錢存起來,然後將新一周的收入跟過去一周相比。她收到雜誌等支付給她的稿費時,就將支票拿到銀行存在自己的賬戶上。
現在維妮弗裏德非常喜歡做複利計算,以便知道如果她的收入持續不斷地保持某個百分比的增長,那麼到某個年齡時,她會擁有多少錢。現在,我們在研究銀行業、製造業等的財務狀況。這樣維妮弗裏德便能將她在數字王國中的精彩發現投入到實際應用中去。
我從不考維妮弗裏德數學法則等問題,以免讓她感到厭煩,而是引導她將學到的所有知識都應用起來。我們相信依靠單純的死記硬背來學習幾何學毫無益處,因此,我們選擇了通過觀察周圍的事物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來學習這門科學。
維妮弗裏德對圓和角非常感興趣,在屋裏到處尋找圓和角。她發現自己的盤子是個圓,還發現將鉛筆圍著杯子繞一圈就能畫出一個完美的圓來。她被自己的發現深深吸引。通常孩子都會覺得幾何學很討厭,但通過自己的實際調查,孩子就會喜歡上它。散步時,我們會研究建築物上的幾何圖形。在家時我們會在窗戶、照片、地毯、水晶燈、餐桌腿和其他家具上找到這些圖形。
我也鼓勵維妮弗裏德將所學的知識教給其他的小朋友。有一天,窗外大雨傾盆,維妮弗裏德就在家裏和她的好朋友瑪麗玩了幾乎一整天的圖形遊戲。剛開始,她教瑪麗畫六邊形,當瑪麗掌握了這個圖形後,她倆就開始自娛自樂地用六邊形玩起了造房子、輪船、鞋子、塔、相框的遊戲。她們把畫的六邊形圖片拿給我看,她們的創作讓我十分驚訝。
她們也畫了五角形、菱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畫完這些圖形之後,再將其剪下來放進一個盒子裏。然後玩“它是什麼”的遊戲。維妮弗裏德畫,讓瑪麗說這是什麼圖形。如果瑪麗猜不到,維妮弗裏德就會說出圖形的名字,然後放進自己的財寶堆中。她們一直玩這個遊戲,直到所有圖形都被畫了一遍,得到財寶最多的就是贏家。
她們玩立方體的遊戲也玩得特別開心。她們將立方體擺成各種幾何圖形,或者將顏色鮮豔的硬紙板剪成三角形、正方形等,再做成真正的立體圖形。
曾經的事例證明維妮弗裏德小時候的確不喜歡數學,但現在,對數學的探索已經成了她生活中的一大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