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然就看到隻是部分有錢人保養二奶、三奶,同時也看到有些一錢不值的男人也在幹這樣的行當,甚至不比有錢男人在這方麵上遜色。自然有的女人並非為了男人的錢而鋪上去的。自然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為了錢,都是為了能滿足其貪慕虛榮的內心。所以讓女孩提前過上富裕的生活,未必就能解決問題。我相信現在買的起可樂的孩子幾乎是全部,絕不會因為一瓶可樂,她就會跟一個男人走。
同時,我們也知道社會的貧富差距的存在不會即可消失的,所以我們如何才能從物質上給予一個女兒所謂的富有的享受呢,特別是對於一些家庭條件一般或者還有點拮據的而言,談何富養呢。
女孩在物質上富養絕不是解決這不讓社會安寧現象的最好方式。決定一個人生活方式的一定是這個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當然我們不能懷疑一個人的欲望和內心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但我相信我們的內心需要絕對要強大於物質欲望。
我們撫養一個女孩,要使其健康的成長,並成為一個有社會價值的人,我一定要從以上入手。一個人最大的需要,在目前的社會裏,物質已經不是最大的,因為目前填不飽肚子的家庭已經非常少了。而目前人最缺失的卻是精神,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愛,但很多農村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城市的父母不得不為了生計奔波,孩子真的很孤單。一旦有人給點所謂的關懷,就自然如同饑渴的人見到水一樣,盡管這水汙濁了,但因為太饑渴了,所以也顧不上什麼了,就喝下去了。
當然,我們確實看到一些女孩貪慕虛榮是源於對物質的貪欲。她們在享受那些本不屬自己的好車、豪宅時,從不記後果。倫理道德拋於腦後,隻是沉浸在物質的享樂中。當然,有些有心計的女人早早就為自己今後的生活做好了打算,做好了長遠規劃,隻要有機會撈錢,就先撈著,但還沒等計劃開始實施,就被道高一籌的男人發現了破綻,很多女人落得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那我們看看這樣的女人內心有多大的恐懼,她隻是借以用物質來降低自己生存的恐懼而已。
這樣的女人的出現也絕對不是她們曾經沒有見過世麵和對物質享受的好奇心、欲望這麼簡單。她即便從小見了很多,知道很多,她也享受習慣了,所以無法適應靠自己勞動的辛苦生活。當然,會有女人窮怕了,所以選擇走上這條路,但這也絕對不是一個女人可以拿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換取物質的理由。當然,我們也能理解,這個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創業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能借助一些力量確實能減少十年的奮鬥艱辛。而且80後也好,90後也罷,都不是很能吃地苦中苦了,所以能減少些奮鬥的艱難的機會,為何不走這樣的道路呢。
所以富養女孩不但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反而,如果養出來個隻會貪圖享受的女人,恐怕我們的教育又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我們要培育起一個孩子的精神脊梁的同時,一定要培養起這個孩子具備追求自己人生物質滿足的能力。讓她有能力發展自己,有能力爭得社會的機會,有能力取得社會的認可,讓她也能剛剛地站在社會的位置上,感受勞動獲得的尊嚴和榮耀。一個有能力的人選擇生活的人,幾乎不可能在走不正當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所以人能滿足自身被尊重的需要時,何以還要損害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