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成功的家庭教育——源於真愛(8)(1 / 3)

這麼一出來,他幾經周折,實在也找不到適合他這個學習有關木料加工專業的人去的地方。為了謀生,他就到一個小家具廠打工。後來在工作中慢慢摸索,積累經驗,後期自己才在父親的資助之下做起了家具生意。果不出其料,他的家具廠開地很順利。如今的他的廠子出來的家具已經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了,並在美凱龍、歐凱龍這樣的家具商場銷售。

這樣的教育方式實在是一種智慧。我仍然義無反顧地認同這樣的教育方式,至少也讓我看到了一個事實結論,他們的教育結果是美好的!至少符合此條教育原則:任何家庭的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如果孩子的成長偏離了正常軌道,那往往是我們家長的需要滿足了方式產生的錯誤。

孩子穿上名牌衣服,得以顯我們的家庭富裕,得以顯示我們的功成名就。由此,讓我們的虛榮心得到足足地滿足!但是孩子呢!金錢是一種力量,不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定會把一個人壓垮的。這樣的例子還不夠多嗎!

以下兩位中國人士的個人論調僅供大家參考:

宋城集團董事長黃巧靈認為:隻要父母不把財富當一回事,孩子當然也就不會當回事。孩子的言行是受父母影響的。我的收入中有2000元是給女兒的,這裏麵包括她一年的學費和零花錢。我會告訴她:“在這個範圍裏,你可以自己支配,可一旦超過這個範圍就不行了。”

蒙牛集團總裁牛根生認為:不能留給子女太多財富,那會“壞了他們”,“我活著的時候他們的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離開了人世,他生活有問題了,是他自己的事情”。

38.離婚,不必再愧疚

現在的離婚率很高,這大概也能體現時代的進步,至少能體現社會的人性化。但我們很多人還會有對孩子的愧疚心理,自然就會對孩子從經濟上進行補償,這樣的補償會盡管降低了我們的愧疚心理,但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離婚的人們總是滿含對子女的愧疚,愧疚之餘就是對子女的補償,補償的結果就是造就一個貪圖享受的“天才”,同時他也就這麼成了我們無法還清債的債主!

“離開你,更愛你”,這該是情人之間最為經典的對白。但此文與此相隔甚遠!為了不讓我的文章離了中心,跑了題。我在此依舊是話說“某某家長與某某學生”。借以闡述我那身單力薄的觀點!我或許也被廣大讀者看得出隻是一個在專業知識上淺嚐輒止的家夥了!

貧苦單親母親養個富家小姐

認識此學生也是偶然的緣分。在某次考試過程中,發現一個學生並沒有做試題,而是拿著精美信紙在寫什麼,很是專注。我本想走過去展示一下我這考官的“嚴格執政”形象的,但她卻讓我兩眼都直了。她不但沒有答題,而是是在專注地寫情書,開篇寫到“老公:”!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打擾我們現代青少年寫激情澎湃的情書了。但如此超前的稱呼實在也是讓我的頭有點小暈。想必很多人都以為我會把那個學生揪出去,劈頭蓋臉地罵她一頓,但我還是下不了手。我本身有“偷看”人家“隱私”之嫌疑,有妨礙人家美好人生之罪過。作為心理教師我還持有“堵不如疏”的教育理念!給她難堪,實在說不過去,那就此讓她繼續吧!

每次上課,我都提前進班和學生聊聊。她更讓我對其另眼相看的是,她談起吃與穿,頭頭是道,往往又以不屑一顧的眼神與語態恭候其他同學對衣服的看法,由此看得出她是見多識廣。當她帶著輕蔑的眼神接周圍同學正在閑聊衣服的話題時,著實讓她的同學對她一個學習上一塌糊塗的人另眼相看。“一次買衣服至少要花兩三百吧!”“每個月還不隻是買一次!”這聲音從她那傲慢的眼神底下的嘴巴傲然蹦出。

“我一年還沒買一次衣服呢!”“即使買衣服也去地攤上嘛,那裏比較便宜!”“幾十塊錢的衣服有時還是很不錯的!”等談論從其他同學嘴裏說出來時,卻更讓這位姑娘“不屑的眼神”與“傲慢的語態”顯得尤為突出。她大概不是富商的女兒,也是某一官員的千金。

可是,有一天見到她的母親時卻讓我目瞪口呆了。一個衣著簡樸農村婦女站在她的麵前。據可靠消息說,那就是她母親。

後來,又據有效消息報道說,此位母親離婚了。她辛辛苦苦在這個城市裏打工,但工資很低。她本人在生活上非常節儉,但唯獨不能虧待女兒。事實上,作為學生的她完全可以回到老家,到縣城某個學校讀書,這樣也能節約一定的學費和生活費用,作為母親也大可不必含辛茹苦了!

她到一個私立學校讀書不僅要交高額的學費,還要跟周圍的孩子比吃穿。她的這緊跟時代步伐的生活必然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的支持了!此女還有一份經濟來源於她父親。但我還無從知道其父親經濟條件如何,或好或壞都難以猜測!或許也是同樣的處境之下的“不能虧待女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