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巡航導彈的克星與反巡航對策(6)(2 / 2)

(4)幹擾迷盲。就是統一編組和作用各軍兵種、各級和地方各種電子戰力量,從不同空間上沿敵巡航導彈的主要來襲方向,實施電子幹擾,使巡航導彈因製導失控而改變航路偏離方向、脫離目標乃至自爆。

(5)障礙阻擊。就是廣泛發動軍地各種專業力量,在敵巡航導彈飛行航路必經的有利地形上,以及必打的重要目標附近,預先和臨時設置主動式與被動式相結合、爆炸性與非爆炸性相結合的多道低空立體遮障,使敵巡航導彈撞毀或被擊毀。

(6)以騙誘彈。就是廣泛運用散布假信息、設置假目標、偽造假設施和實施假機動等偽裝欺騙措施,達到示假隱真、以假亂真和造假惑敵,誘使敵巡航導彈打不著真目標的目的。

由於巡航導彈的雷達和紅外特征信號較弱,能在超低空利用地(海浪)雜波和有利的地形隱蔽飛行,同時由於按預先裝訂的程序飛行,使被攻擊一方不能簡單地通過測軌確定其發射點和彈道著點。因此,比高超音速戰術彈道導彈更難以探測和跟蹤。所以,利用激光雷達與紅外搜索相結合的光電探測。

光電對抗技術成為反巡航導彈的“殺手鐧”與跟蹤係統,不僅可從背景中發現識別目標,而且可為艦載、機載或陸基武器係統提供目標的精確距離和彈道軌跡。

美海軍為增加水麵艦艇反巡航導彈能力,正在研製一種艦載紅外搜索跟蹤係統、其探測器每秒完成一次水平搜索,可探測剛剛飛出水麵的巡航導彈,並將導彈的航跡、方向和仰角等信息傳給艦載“宙斯盾”作戰係統和光電對抗係統,繼續跟蹤已被識別目標的同時,還可繼續搜索新出現的目標。這種紅外搜索跟蹤係統的虛警率低,對目標的跟蹤數據精度高。148

目前,反艦巡航導彈大多采用慣性製導加上雷達末製導或紅外末製導的製導係統。因此,在末製導段實施光電幹擾十分有效。這可以從兩個方麵實現:其一是把目標信號或對比度降低到傳感器係統無法鑒別的程度,也就是消除或降低目標的光電暴露特征,或者是使目標與背景在光電探測條件下一致。這就是所謂的“隱身和遮蔽”。其二是用假的或歪曲後的目標信號取代真實目標信號,也就是歪曲真實目標暴露征候,用假的目標信息欺騙敵方,使其產生錯誤的判斷,這就是所謂的“假目標欺騙”。

總之,巡航導彈的威脅已日益嚴重,但它並不是不可戰勝的,隻要認真研究綜合分析、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是可以對其進行有效對抗的。光電對抗技術在反巡航導彈係統中的重要作用十分明顯,技術潛力很大,但其技術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涉及到諸多關鍵技術難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和研究中加倍努力,以早日實現對巡航導彈的有效對抗。

二、層層布網,途中攔截

這一戰法是指,使用高炮、高射機槍和地空導彈等防空武器,在巡航導彈發射後的飛行途中,沿其飛行航路,由遠至近,層層攔截阻擊。反巡航導彈的最佳方案就是對敵地麵、飛機、艦艇發射平台實施先發製人的攻擊,摧毀巡航導彈於未發射之時,但在實際作戰中要做到這一點難度極大。相比之下,依距離遠近對敵巡航導彈實施多層攔截,將是反巡航導彈的最有效手段。因此說,多層防禦將是攔截巡航導彈的最有效的方法。美軍對途中攔截巡航導彈非常重視,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提出的方案是,外層由戰鬥機對來襲的導彈進行消耗性攻擊,中間層由空基探測器平台引導的地空導彈(ADSAM)阻擊漏網的巡航導彈,內層由近程地空導彈進行攔截。

三、機動部署,隱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