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巡航導彈的克星與反巡航對策(7)(1 / 2)

在作戰過程中,防空兵力兵器要適時快速機動,在預設的防空陣地上,對巡航導彈實施隱蔽突然打擊。由於巡航導彈的飛行路線是事先偵察、避開對方包括高炮火力的防空陣地等而選定的,一旦發射就難以改變,且雷達和地空導彈等防空兵器陣地又是巡航導彈襲擊的重點目標(美軍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1995年的波黑戰爭中使用巡航導彈攻擊防空陣地的事實均已說明),因此,在作戰過程中預設陣地,隱真示假,快速機動,不但可以在巡航導彈來襲的航路上,突然隱蔽地殲滅巡航導彈而且能夠有效地避免巡航導彈的打擊。

對活動目標,靠末端景象匹配的巡航導彈很難命中和摧毀。海灣戰爭期間,機動能力有限的“飛毛腿”導彈發射架沒有一部被巡航導彈摧毀。機動作戰的防空兵力兵器應以小高炮、高射機槍和單兵導彈分隊為主,加強機動中的隱蔽和偽裝。

科索沃戰爭中,南軍針對巡航導彈巡航高度低、飛行速度慢、導彈外殼薄、來襲方向較為明確、攻擊路線比較固定等特點,在準確分析判斷巡航導彈來襲航路的基礎上,從遠距離開始由遠而近設置多道地麵偵察、觀察哨,並以高炮、便攜式防空導彈多層、多道設伏,對北約巡航導彈實施了快速、猛烈的火力攔擊。北約從海上和空中發射的巡航導彈,是根據發射前電腦中所設定的飛經地域地形數據圖來攻擊目標的。在預先偵知敵方可能的空襲目標、時間後,在其飛行航路必經地段的有利地形上,提前部署機動性能好、火力密集猛烈的防空兵器,設伏攔截這些低空和低速飛行的導彈,打完了就轉移,避免遭受敵火力報複。這種辦法使北約的巡航導彈突防率很低,達到了該武器使用史上的最低紀錄。由於海射巡航導彈低空進襲受地形條件的限製,南軍抓住這一特點,利用本國多山易於隱蔽的有利條件,立足現有裝備,尤其是注重挖掘高射炮攔截巡航導彈的作戰潛能,根據北約巡航導彈發射平台以及保衛的重要目標,在巡航導彈來襲航路上,采取大縱深、多層次、集團式部署,沿敵巡航導彈航線預設多個伏擊區域,形成帶狀、離散、綿密的火力網,突然攔截敵巡航導彈。在科索沃這場戰爭中,南軍的高射炮成了巡航導彈的克星。南軍以高射炮為主並配合使用便攜式防空導彈,依靠目視觀察,發現目標後迅速反應,據南軍統計共攔截了約1/5的來襲巡航導彈。152

四、低空設障,攔阻毀殲

在巡航導彈可能來襲的空域,適當設置“空中雷場”和攔阻氣球,組成一道道低空防護牆,當巡航導彈進入時,必然造成撞擊毀殲。設置“空中雷場”和攔阻氣球是一種既經濟又方便的方法,作戰時,可用火箭炮、高射炮、彈射器等多種發射裝置發射,這些飄雷和氣球進入空中,就會像“天女散花”一樣,散布四周,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根本無法規避。攔阻氣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城市防空作戰中常用的一種防禦氣球,而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的軍隊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製成一種被稱為“空中陷阱”的攔阻性能更先進的新型氣球。這種新型氣球具有更大的破壞力和迷惑力,用合成纖維材料製成,氣球球麵類似於角反射器的凹部,能反射很強的雷達波,可使敵機判錯攻擊目標。氣球上還載有紅外光源和電子幹擾裝置,用以誘騙和幹擾敵方的導彈。這種新型氣球平時可折疊密封,需要時氣球充滿氦氣可迅速上升到300米內指定高度。氣球的升力能使數根係在地麵栓樁上的“凱夫拉”纖維繩索產生1000千克以上的拉力。布設空中氣球造價不高且使用方便,若與防空火器係統相結合使用,則效果更為明顯。

五、隱真示假,幹擾誘騙

這一戰法是指,利用偽裝構工、人工布障、電子幹擾等各種光電幹擾技術手段,對巡航導彈在末端飛行階段進行欺騙和幹擾,使其判斷錯誤,製導失靈,降低其使用效能。在戰爭中,對重要目標進行隱真示假,幹擾誘騙巡航導彈,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局部戰爭經驗證明,在設有2~3倍的假陣地的情況下,敵視假為真的概率是60%~80%,防空部隊發射陣地遭敵突擊時的損失可降低50%~60%。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就曾多次出現製導武器載機找不到目標而攜彈返回基地的情況。美軍在對波黑的空襲戰中,有3枚“戰斧”式巡航導彈被塞族一方的假目標所迷惑,在燃料耗盡後,有2枚緩緩落在了巴尼亞卡山區的草坪上,另1枚滑進了塞族村民的漁塘中。這表明,用假目標迷惑敵巡航導彈是有效的。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