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1(3 / 3)

坦夷心地自清幽,世問處處皆仙境;

策馬依然縱玉鞭,回看絕壁聳青天;

山靈不許遊蹤戀,頃刻飛雲罩暮煙。

19.《登寶雲亭,讀鄂西林、尹塑山兩節相題壁詩,勉步元韻並序》

扈從蹕路浹旬,已過三齊,奉使郵程匝月,遂臨六詔,回望屬車豹尾,心戀恩光到來,金馬碧雞,身膺簡命,問遐陬之物產,百昌殷阜,寧止蒟醬橦花遵王,路之蕩平,九折坦夷,非比蠶叢鳥道,公餘之暇。不廢登臨,使事將終,無妨騁眺,昆池習戰,猶思漢主之旌旗,瀘水觀兵,曾峙武侯之壁壘,惟茲寶雲亭者,地集青蛈,旁多赤仄,一邱一壑,居然景物清幽,某水某山,望去煙雲杳藹,紆青繚碧,花樹千重,繞陌連阡,麥禾萬頃,緬想昔人之創建故事,可征曠觀壁上之留題,餘風未泯,雲蒸霞蔚,倡大雅於岩阿,繡虎雕龍,播新聲於蠻貊。以予見聞弇陋,學識空疎,勉竭荒蕪,繼成篇什,愧乏雄辭麗藻,數行安望碧紗籠?猶冀妙筆錦心,片玉投來青玉。案此日付諸剞劂,用紀勝遊,他年采輯風謠,傳為佳話雲爾。

郊野遍黔黎,青蔥阡陌齊;

柳翻金翠浪,燕惹稻粱泥;

城拱山千點,波明水一堤;

興酣遊朱倦,落照數峰西;

政教洽群黎,番苗沐化齊;

自慚持玉節,每用凜金泥;

蟯嶺青圍郭,滇池浪拍堤;

緬懷千古事,題句勒黔西。

20.《席間承孫中丞囑和鄂、尹兩節相詩,勉強押韻塞責,自慚效顰,無以解嘲,複即席賦成五言三十韻,聊答主人盛意,愧無當於大雅,望諸公不以為不可教而辱教之,幸甚》

奉使來黔境,山川此地雄;

有雲皆作雨,無嶺不淩空;

鞭影千盤上,人聲絕壑中;

傍岩開石磴,隔澗亙飛虹;

苗婦足雙赤,獞民首盡蓬;

水田分上下,火耨各西東;

問俗停藤轎,觀耕駐玉驄;

曆看黎庶苦,定卜稷禾豐;

省治於焉至,輿情到處通;

深居寧愛寂,早起在先公;

莫謂矜尊貴,惟圖慎始終;

會朝清宿弊,片語折群衷;

萬裏馳緘奏,三吳達帝聰;

偷閑離驛館,走馬訪幽叢;

興發勞瓊醴,詩成引碧筒;

才慚刻燭疎,技癢慕雕蟲;

廣榭披襟快,層樓縱目窮;

泉流聽活潑,峰竅透玲瓏;

曙色晴逾好,春光暖更融;

盛筵欣飽德,抑戒凜持躬;

夕照芳亭絢,殘霞翠嶂紅;

踏青遊未已,攬勝樂僉同;

揖別笙歌送,言旋棨戟充;

晚鍾音出樹,清漏刻催銅;

鳥倦歸林急,燈明夾路烘;

尚嫌丹壁勒,何望碧紗籠;

話舊交非淺,論心告必忠;

拊循豈是易,補救敢雲功?

聖澤恩方渥,臣心誌益衝。

漫為行李計,琴鶴一帆風。

21.《伏日蒙賜鮮荔枝恭紀》

赤玉盤盛錦荔芳,天恩分賜近臣嚐;

擎來尚帶瑤池露,滴處仍餘閩地香;

碩果銜將丹鳳啄,瓊漿擘破紫羅囊;

遭逢聖澤渝肌髓,七字書紳誌勿忘。

22.《木蘭圍獵,用彥翁老舅登西山元韻》

紅樹列遠岫,涼風吹層巒;

策馬登高峰,秋雲湧寒瀾;

長劍倚天外,嗟彼空鋏彈;

此樂一何壯,知音良獨難。

23.《哨內醉中詠懷,用彥翁老舅和陳景雲一首元韻》

茫茫幻海待如何,生滅循環萬劫過;

不是蓬瀛人到少,隻緣塵妄眾魔多;

當前境界皆空色,本地風光足寤歌;

乳酒既廬聊醉詠,傲他愁得麵霜皤。

24.《步司農梁階平用米老元韻》

紫塞霜寒重九天,北人乘馬便於船;

漫誇得句千山裏,爭似鳴弓萬騎前;

不敢題糕矜興致,幸邀賜佩獲恩傳;

揮毫滿紙驚風雨,慚愧雄才屬爾偏。

25.《奉使濟南,饋石庵總憲荷包、人參,戲贈二絕》

量宏縱識能容物,無咎應占重括囊;

脫穎會須由未見,中含妙義盡包藏;

延齡豈藉靈苗力,粗健應知體不孱;

自有鼎爐生造化,何須草木覓人間。

26.《濟南差次,石庵總憲見惠金剛經、端硯,題謝二絕》

靜唪金剛般若蜜,真諦妙義悟來新;

就中得失君知未,現在即為過去因;

贈我端溪片石潔,桂影波光池上結;

水在澄潭月在天,此境可悟不可說。

27.《濟南臨別,饋石庵總憲伽香十八子、手珠、手帕,戲贈二絕》

累累圓珠色味含,端持默坐靜和南;

贈君十八摩尼子,前後三三仔細參;

紫陌紛紛撲麵塵,劉郎曾否識前因;

殷勤拂拭兜羅潔,莫使囂氛到客巾。

28.《夏日即事》

同人納爽晚涼中,豪飲連傾百鬥空;

自笑疎狂無檢束,強顏猶愛入詩叢。

29.癸卯《應製題王翠雪江圖》(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渺渺煙波玉壘寒,江天萬裏雪漫漫;

別開生麵丹青手,不數宣和畫裏看。

一望江天在玉壺,寒威如對北風圖;

笑他漫爾操觚者,便是小巫見大巫。

江樹寒煙遠近平,山村亂舞六花輕;

一從宸藻標題處,會見春和筆下生。

雪江歸棹見宣和,此卷蒼茫得趣多;

畫意詩情兩俱足,敢辭簪筆續吟哦。

30.《應製題元拓石鼓文》

粵自上古開鴻漾,羲文蒼畫垂魚蟲;

夏殷而還變蝌蚪,史籀作篆參天工。

偉哉宣王歧陽獵,鐫石作頌昭膚功;

字畫奇古石似鼓,文義嚴密宗雅風。

舫舟鱮魴貫之柳,我車既攻馬既同;

依稀數字尚可辨,三百五十六字之內讀鮮通。

溯昔移置鳳翔廟,神鬼嗬護吾道東;

況今已逾二千載,中唐完拓不可逢。

吾皇不貴異物重,法物已已拓本勤磨礲。

元時舊拓幸複睹,墨花玉版光熊熊。

韓韋蘇趙諸名手,題識印記如陳紅。

文字較多四十六,仿佛峋嶁古色豐。

秦碑漢碣未足貴,明堂清廟同昭融。

乃知神物不恒有,間世一出當聖躬。

摛詞豈為擅風雅,勒之貞瑉垂無窮。

作人壽考邁先聖,心源一貫千古攏

伏讀璿題後先句,為章雲漢倬天中。

石鼓何幸際此遇,渾堅質樸非玲瓏。

諸家考證如聚訟,不求甚解誠啟蒙。

音訓墨藪雖可辨,天章一掃群言空。

今值仲春在丁卯,諏吉釋奠臨辟官。

叨陪侍從睹石鼓,摩挲指畫思霜蓬。

31.丙午《奉敕敬題顧愷之洛神賦畫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石渠洛神藏二圖,長康繪事公麟仿。

茲複得一仍愷之,題詞鑒跋相標榜。

舊彝非真見睿題,新圖一手如出兩。

白描亦非顧所長,梁陳時日多霄壤。

筆墨古雅楮素佳,臨摹應在隋唐上。

采珠拾翠或模糊,春鬆秋菊堪神往。

三而一焉合貯宜,分題屬賦欣宸賞。

32.《奉敕恭題蕭照瑞應圖》

南渡爭傳說靖康,江山半壁守餘杭。

貞符漫詡中興讖,北狩誰嗟禾黍傷。

瑞應圖成十二幀,題詞繪事兩兼精。

為憐卷尾餘緘素,不補霜天五國城。

應圖協瑞溯生初,又見臨安勝汴居。

欲借丹青好手筆,寫成二帝奉迎書。

榮辱分明睿製標,畫書雙絕表曹蕭。

解嘲徒騖鋪張美,侄宋貽譏事小朝。

33.《奉敕敬題陳書山窗讀易圖》

女史奮老筆,圖之卻近沈;

布置雅淡姿,皴染煙雲瀋;

一溪岩石流,數椽山麓枕;

寫景自書識,字畫如錯錦。

而何幅留餘,其旨別有恁;

意盡或當止,落想非末審。

讀易易理含,默契不為甚。

(伏讀聖諭有不為已甚之旨,陳書此卷畫有盡而意無窮,適相吻合。)先後仰宸題,石渠標上品。

34.《奉敕敬題三星讚玉印匣》

福祿自天申,縱知祚萬春;

三星朋作壽,五代古難論。

銘篋章含美,披圖玉韞神;

德隆邀眷注,惟信乃能臻。

35.丁未《奉敕題蘇軾禦書頌卷》(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仁宗幼衝在潛邸,書賜保傅當以禮;

日新其德尚可居,弼予一人豈沃啟。

為臣為子兩失之,今古未嚐議其疵;

迨及孫曾欲銜榮,東坡不免無臧否。

睿論發明初九爻,潛龍勿用揭奧旨。

天經地義闡宸題,昭垂萬世勵繼體。

36.戊申《奉敕敬題射鹿圖》(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木蘭較獵乘秋令,蘋野合圍呦鹿競;

霜葉平鋪青嶂紅,角弓曉挾寒風勁。

戊申《禦寶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圖來製匣寶裝成,貯就天章玉彩瑩;

文修武備雙含美,猶日孜孜體健行。

37.《自題荷花扇頭小照》

浮蹤幻影等浮家,欲渡迷津乘漢槎;

自笑自疑還自悟,當前時現妙蓮華。

形模影象鏡中遊,心已忘機可狎鷗;

我本無言卿亦默,栩然身世一虛舟。

色空空色兩微茫,彼岸同登一葦航;

款乃數聲天地闊,風清荷靜自生香。

鄞鄂依稀身外身,電泡生滅總非真;

拈花微笑相看際,爾我同為未了人。

38.《和彥翁母舅致賀四旬初度元韻》

不惑翻多惑,徒驚虛度年;

事浮慚後哲,政拙愧前賢。

碌碌時無補,蒼蒼鬢欲添;

相期修德業,荏苒任流遷。

39.《和彥翁舅近作四首元韻》

其一、《臥卜

閑從魔裏解降魔,曆盡千魔得道多;

饒我湯煎兼藥裹,任他緇涅與磷磨。

過來觸法生禪悟,病後聲香現普陀;

一醉一醒殊況味,酒瓢詩卷半傳訛。

其二、《偶書》

既道無愁卻有愁,詩雲良士自休休。

人情變幻同飄絮,世事沉浮等泛舟。

鄰我東西皆一律,後先真妄總宜收。

成仙成佛由成已,始信莊生悟解牛。

其三、《病起賞雪》

瑞雪飄天外,詩情在筆端;

既能消病悶,耐可禦冬寒。

集處狐千腋,裝來絮幾團;

琉璃隔世界,直是鏡中看。

其四、《雪霽》

銀海光搖雪乍晴,玉樓凍合粟寒生;

孱軀擁被灰添火,柏酒盈樽藥解酲。

剝啄到門人善奕,綿蠻隔牖鳥傳聲;

詩消塊磊沉屙失,仔細扶筇待品評。

40.《和孫補山大司馬自題雲根聽讀圖,用宋人陳亞韻元韻》

笑看童稚讀三墳,總是書香具宿根;

積善之家自有慶,高門駟馬逮諸孫。

醉飽堪羞東郭墳,不須磨洗淨塵根;

含飴別有天倫樂,清白家風貽子孫。

地近孤山處士墳,清如梧竹秀梅根;

袁劉父子皆堪鄙,不負君家舊姓孫。

41.庚戍《奉敕題文彭刻江山小品圖章九枚》

手披雲霧開鴻蒙,偶然咳唾幻奇峰;

精英秀聳青芙蓉,九山突兀崗嶺同。

文心製出奪化工,至今幾案生香風;

倉籀刻畫留魚蟲,天題一再聲價崇。

不數岣嶁與崆峒,氣淩星鬥愁豐隆;

壽承絕技千古空,龍箋寶篆金石紅。

42.《奉和石庵尚書題扇元韻》(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把臂方從榆塞邊,去來來去漫周旋。

有情山水知賓主,無意風光各地天。

點筆織成雲錦巧,拈詩敲破月痕圓。

寄將便麵勞鴻雁,秋夜如聞廿五弦。

43.《和彥翁舅氏過九鬆山次壁間韻》來往禪扉認客蹤,解鞍沽飲對山容;途中車馬空塵跡,檻外風雲澹遠峰。

彈鋏尚餘三尺劍,含毫漫撫九株鬆;

壁間有韻誰拈破,醉拂吟鞭當短筇。

44.癸醜《應製題漢玉帶版》(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作自軒轅式更新,謹身合度稱垂紳;

褒衣蒂係誇橫玉,鞶革裸纏訝賜銀。

不僅犀金傳古製,漫雲容遂誦詩人;

聖朝服飾高前代,寬博來王屬使臣。

45.《偶題盤穀寓齋瓶中紅杏二首》

折來帶露兩三枝,研左簪瓶雅致宜;

恰喜小蜂穿幕入,卻憐嬌鳥隔窗窺。

醉看不許春虛度,倦賞何妨夢有知;

此際家園差爛漫,池邊亭畔最相思。

日邊分種嶺邊栽,旅館移將春色來;

隔案亂霏紅雨落,掩書倦對膩香陪。

拈題伴我詩魔醒,把盞憑他醉眼開;

愛此幾枝消寂寞,滿山桃李漫相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