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追求的就是本身的需求,而真正的企業才能夠給予員工追求高層次需求的條件。就如有人說的,商人是追求需求最底層的人,企業家才是追求需求高層次的人。因此商人和企業家的差別是在價值觀方麵,而員工也同樣如此,為商人工作,員工隻是在需求的最底層掙紮,而為企業家工作,才是實現自我價值,提升自身價值觀的途徑。也正是因此,企業家比商人的成就更高。
我不歡迎你,你居然這樣對我的員工——蘭斯登理論
人的心情影響效能,這個結論是有理論根據的。調查顯示,企業內為公司創造最大利潤的人,並非薪水最高的員工,而是能夠心情愉悅工作的員工。
如果工作環境輕鬆愉悅,員工自然心情舒暢,做事效率也全很好;如果工作環境壓抑,那麼必然會影響員工的心情,他們會抵觸工作,嚴重影響工作效能。
美國管理學家蘭斯登提出:給員工快樂的工作環境,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遠較在父親之下工作有趣得多。員工在快樂的工作環境中,必然會帶回給你高效的工作回報。
這就是蘭斯登理論。
一些管理者,總喜歡在崗位上展現自己管理者的身份,每日板著麵孔,仿若嚴父。很多這麼做的管理者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得到員工的尊重,才能樹立自己的威嚴。其實這是管理的誤區,如今的人之間本身感情就較為淡薄,如果作為領導者還依舊板著麵孔樹立權威,必然會被孤立,最終徹底和員工分離。而當你放下威嚴,去和下屬做真正的朋友,你們彼此就會獲得更多的快樂,這也會間接影響工作效率,和諧的工作環境會生出更多的快樂,員工也會更加積極樂觀,從而衍生出更多創意,最終使企業受益。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連續20年保持贏利,能夠做到如此,全是因為員工對公司的高度認同和工作熱情。西南航空公司與其他服務性公司不同的是,他們並不認為顧客永遠是對的。而是要求管理者走近員工,與一線員工一起工作,去傾聽員工的聲音,在根本上解決員工的問題,比如告訴員工關於如何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思想,這會讓員工將公司當做家。
公司總裁赫伯·克勒赫說:“實際上,顧客也並不總是對的,他們也經常犯錯。我們經常遇到毒癮者、醉漢或可恥的家夥。這時我們不說顧客永遠是對的。我們說:你永遠也不要再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了,因為你竟然那樣對待我們的員工。”
相信很少有企業會有這樣的魄力,寧願得罪無禮的客戶,也要保護自己的職員。然而西南航空公司卻做到了,他們的每個員工都得到了企業的關照、尊重和愛。員工們則以十倍的熱情和服務來回報公司和顧客。赫伯·克勒赫說:“也許有其他公司與我們公司的成本相同,也許有其他公司的服務質量與我們公司相同,但有一件事它們是不可能與我們公司一樣的,至少不會很容易,那就是我們的員工對待顧客的精神狀態和態度。”這正是西南航空公司長期盈利的秘訣所在。
可能在我們眼中,西南航空的做法其實不足為奇,應該很簡單。但是當真正實施的時候你會發現,做到不難,難的是持續下去,成功的企業就是因為持之以恒做到了這一點,才最終獲得了成功。那麼該如何才能使員工快樂起來呢?
美國H·J·亨氏公司的亨利·海因茨告訴了我們答案。1844年,亨利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出生,他很小就開始做種菜賣菜的生意。長大後,他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亨氏公司,專營食品業務。
亨利很擅長與員工分享快樂,有一次他告知員工自己要去旅遊,員工都期望他能夠帶回一些有趣的見聞回來。可是沒多久,亨利就獨自回來了。員工很好奇到底亨利怎麼了,亨利很失望地說:“沒有讓你們跟著去真是失策,一點意思也沒有,所以我早早地回來了。”隨後他安排了幾個員工從他的車上搬來一個大玻璃箱,亨利上前揭開玻璃箱上的黑布,對員工們說:“你們看看這個家夥是不是很好玩?”原來裏麵有一條巨大的短嘴鱷。這種東西很少見,員工們紛紛圍了過來,笑嘻嘻的圍著短嘴鱷欣賞,也非常感激亨利能夠放棄旅行卻將短嘴鱷帶回來和他們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