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國傳授技術
中國大麵積推廣雜交水稻,並獲得巨大成功的消息,迅速傳到了美國。
1979年5月,美國著名的圓環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來中國訪問,我國農業部種子公司送給他1.5公斤雜交稻種,共3個品種,每個品種0.5公斤。他帶回到加利福尼亞的水稻試驗田去試種,收割後與美國的良種水稻比較,增產達33%~93%。
威爾其對雜交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又連續兩次到中國來,就雜交稻技術的轉讓進行談判。作為精明的商人,他知道這項偉大的發明裏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他對中國的情況作了深入的了解,知道長期的政治運動使當時的一些中國官員沒有多少經濟頭腦,與社會主義國家談生意,反而更加有利可圖。
果然如他所料,談判進展順利。中方官員看重政治影響,覺得連美國這樣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向中國購買技術,這是令人感到驕傲和自豪的。當時,人們對發明權、知識產權這樣的觀念很淡薄,在雜交水稻的發明人袁隆平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中美雙方於1980年1月,簽好了技術轉讓合同。
根據合同規定,由美國圓環種子公司先付給中國種子公司20萬美元首期轉讓費,中國即派出製種專家赴美國傳授雜交稻製種技術。
這年5月,受中國種子公司派遣,袁隆平作為首席專家,帶著兩名技術人員,第一次飛越太平洋,來到美國。
製種基地在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農業試驗站。來到這裏後,中國專家為美國技術人員進行了雜交製種的授課和示範,並應邀與加州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座談,回答了他們提出的問題。
當地報紙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到來進行了報道,意大利的5名水稻專家聞訊立即趕到美國,與袁隆平探討水稻雜交生產問題。
圓環種子公司的母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召開股東大會,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漢默博士特地請袁隆平出席,把他安排在會議的首席,作為重要的貴賓介紹給全體股東。
傳授技術期間,美國農業的發達程度給袁隆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一個私人農場,差不多就擁有中國一個鄉的土地麵積,采用飛機播種,收割機裏安裝了空調。
幾個月過去了,袁隆平在回國途中,路過舊金山,受到了當地華僑的熱烈歡迎,被邀請到華僑商會座談,到華僑家中做客。身在美國的華僑,得知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走向世界,感到格外驕傲。
雜交水稻在美國試種兩年,增產顯著。後來,袁隆平先後5次赴美國解決技術難題,還派他的助手尹華奇、李必湖、周坤爐等多次赴美進行雜交水稻的技術指導。獲多項國際大獎
雜交水稻在生產實踐中的增產優勢,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袁隆平作為“雜交水稻之父”,贏得了國際性的聲譽,後來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聘為首席顧問。
1985年10月15日,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派來代表,在中國首都北京授予袁隆平發明和創造金質獎章和榮譽證書。獎章正麵的英文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背麵是兩株稻穗圖案和英文“傑出發明家北京1985”字樣。這是袁隆平首次獲得國際大獎。
1987年11月3日,袁隆平赴法國巴黎,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頒發的1986~1987年度科學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姆博先生讚揚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繼20世紀70年代國際培育半矮稈水稻之後的“第二次綠色革命”。袁隆平將這次獲得的1.5萬美元獎金獻給國家作為雜交水稻獎勵基金,用來獎勵在這一領域取得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工作者。法國記者采訪他時問:“您把獎金全部獻給國家,那麼,您搞科研的動力是什麼?”袁隆平回答說:“成績和榮譽歸功於祖國,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