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北京故宮(14)(1 / 3)

明代時,鍾粹宮是妃嬪的居處,一度也是皇太子的寢宮。清代的時候這裏一直是後妃的居所。清鹹豐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曾在這裏居住,道光帝的皇貴妃,也就是恭親王奕的母親也曾在這裏居住過,並在鹹豐的生母去世後代為撫育奕。鹹豐帝的孝貞顯皇後自入宮後一直居住在鍾粹宮,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的時候去世。光緒大婚後,他的隆裕皇後也曾在這裏居住過。

慈安太後猝死鍾粹宮

鹹豐皇帝的皇後鈕祜祿氏,就是後來的慈安太後,在鍾粹宮裏度過了她入宮後的大多數時光,這裏可說是她後宮生活的重心。

在鹹豐帝還是皇子的時候,慈安還隻是他的側福晉,嫡福晉是薩克達氏,但這個薩克達氏是一個福薄的人,在鹹豐即帝位前她就去世了,鹹豐登基後,先封慈安為貞嬪,後來晉升為貞貴妃,鹹豐二年的時候封她為皇後,慈安做皇後期間都是在鍾粹宮居住的。

鹹豐皇帝在熱河行宮駕崩後,慈禧的兒子同治即位,慈禧聯合慈安和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實行了垂簾聽政,同時,慈安被尊為母後皇太後,慈禧被尊為聖母皇太後。同治初年,已經成為皇太後的慈安住進了長春宮裏。同治十年,慈安從長春宮的履綏殿裏搬出,重新回到了她做皇後時的寢宮鍾粹宮。同治帝大婚後,慈安還曾經搬到太後宮區的壽安宮中居住,兩年後,同治病故,光緒即位,她又重新搬回了鍾粹宮中居住。

慈安太後生性平和、少言寡語,也不太善於與人交際,再加上識字也不多,所以名義上的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實際上都是慈禧一人在舞動政治手腕。慈安雖生性平和,但對於慈禧的一些所作所為也是心有不滿的,光緒七年春天,慈安突然身體不適,誰都不知道太後到底得的是什麼病。正在朝官們猜測太後的病情時,卻傳來了太後病故的消息。這讓所有的人都對慈安的死產生了懷疑。到底慈安確實是病故的,還是慈禧下了毒手害死了她,這個謎到現在也沒有人解開。

隆裕皇後和鍾粹宮

光緒帝的皇後葉赫那拉氏,就是後來的隆裕太後,是慈禧太後的親弟弟桂祥的女兒,光緒十五年的正月,她作為慈禧太後的政治籌碼登上了進宮的皇後鳳輿,在隆重的大婚典禮中成為光緒皇帝的皇後。

在清代後期,帝後婚後要在坤寧宮中度過新婚生活,這位可憐的皇後在坤寧宮的洞房內,與皇帝過了幾天有名無實的新婚生活後,就按預先的安排住進了鍾粹宮。光緒皇帝是慈禧妹妹的兒子,而隆裕是慈禧弟弟的女兒,所以這一對帝後還是表姐弟關係,原本應該親上加親的關係,卻因為慈禧的原因兩個人從新婚時起就形同陌路。

光緒帝早在還未成年時,就曾見過他的這位表姐,當時的光緒帝就對這位其貌不揚的姐姐不是很喜歡,到了大婚的時候,本來中意珍妃的光緒卻不得不聽從慈禧的安排娶了隆裕為皇後,可憐的隆裕就這樣成了慈禧的政治犧牲品。在光緒帝在位的二十多年中,隆裕不過是慈禧跟前的一個傀儡而已,既得不到皇帝的寵愛,也不受太後的重視,這是多麼大的一個不幸啊。

隆裕自從住進鍾粹宮,每天的工作就是早晚到太後、皇帝宮中請安,然後就回到鍾粹宮,閉宮自守,也不與外人交往。作為皇後,隆裕在太後麵前提心吊膽,在皇帝麵前也是謹言慎行,在嬪妃宮女當中也沒有威信。她經常關起門來跟太監宮女們耍脾氣,還時常拿貓狗撒氣。隆裕雖然貴為皇後,但在經濟上卻一點也不寬裕。清廷所規定的每月例銀十分微薄,又沒有其他收入,但支出卻很多,每到三節兩壽的時候,還要向太後和皇帝獻禮,在與各王妃福晉們來往的時候也要略有應酬,這些都讓隆裕的財政入不敷出,有時候周轉不開,隻好將衣服、首飾、甚至龍袍送到外麵典當抵押。

光緒和慈禧死後,遜帝溥儀即位,隆裕成為了皇太後,她便從皇後的寢宮鍾粹宮搬到西六宮的長春宮和太極殿居住。

“冷宮”——延禧宮

延禧宮也是內廷東六宮中的一座宮殿,位於東六宮的東南角落,景仁宮的東側,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剛一建成時候的名字叫作長壽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為延祺宮。清代的時候才改名為延禧宮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時候重修了一次。在明代的時候,這裏是妃嬪們居住的地方,清代也沿用了明製,為妃嬪的居所,不過這裏與其他後宮宮殿不同的是,這裏相對來說比較冷僻,受寵的皇帝後妃都不選擇在這裏居住,在清代,居住在這裏的妃嬪都是不受寵的,名份也很低的,比如康熙朝的常在和答應,道光朝的玲常在、田嬪、成貴人。這些不受寵的女人在這裏住的時候,時常拮據的連衣服、鞋襪都不夠,根據這種情況而言,把這裏稱為“冷宮”也是恰如其分的。

延禧宮在道光二十五年曾發生過一次火災,在發生火災之前,延禧宮與東六宮其他五宮的格局相同,都是前後兩進院落,前院的正殿是麵闊5間的黃琉璃瓦歇山頂建築,室內懸掛著乾隆皇帝禦筆的“慎讚徽音”匾額,東牆壁上懸掛著乾隆做的、大臣梁詩正敬書的《聖製曹後重農讚》,西牆壁上懸掛著《曹後重農圖》。殿前各有東西配殿3間。後院的正殿也是麵闊5間,也各有東西配殿3間,都是黃琉璃瓦硬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