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門前有一東西方向狹長的廣場,兩端分別是永康左門、永康右門,南側是長信門。慈寧門位於廣場北側,穿過慈寧門的甬道,就能到達正殿慈寧宮。慈寧宮的院內東西兩側有廊廡,廊廡向南綿延與慈寧門相接,北側則直抵大佛堂的東西耳房。在慈寧宮前院的東西廊廡的正中各開有一個門,東側的門叫徽音左門,西側的叫徽音右門。
在整個建築群中,慈寧宮居中,是一組黃琉璃瓦重簷歇山頂建築。慈寧宮麵闊7間,當中5間各開4扇雙交四梡菱花槅扇門。兩梢間為磚砌坎牆,各開4扇雙交四梡菱花槅扇窗。殿前有月台,正麵有三階,左右各有一階,月台之上設有鎏金銅香爐4座。東西兩山設卡牆,各開垂花門一座,穿過垂花門就可到達後院。
在明朝,曆代太後、太妃都是在這裏居住,到了清朝,清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太後孝莊皇太後就居住在慈寧宮。自此以後,這裏就成為了太皇太後、皇太後的居所,太妃、太嬪等人隨居。
慈寧宮是皇太後的寢宮,也是為太後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每年的重大節日如元旦、冬至等以及皇太後的聖壽節、上徽號、進冊寶,以及冊立後妃、公主下嫁等都要在這裏舉行重大的典禮。特別是皇太後的壽辰,這裏的熱鬧是宮中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如果皇太後薨逝,棺槨也要奉安於慈寧宮中,皇帝要到這裏行祭奠禮。
康熙親侍太皇太後於慈寧宮
康熙帝的奶奶孝莊太後是清初最有名的一位皇太後,她的兒子福臨在皇太極去世後登基成為皇帝,她理所當然的被封為聖母皇太後(她的姑姑皇太極的皇後同時也被封為皇太後),福臨駕崩後,她的孫子康熙即帝位,她也就成為了太皇太後。
清入關後,順治帝尚年幼,所以孝莊太後跟兒子一起住在乾清宮,後來順治帝移居到保和殿,孝莊太後仍然居住在乾清宮。順治十年,慈寧宮大修一新後,孝莊才移居到這個專門供皇太後居住的宮殿內。
孝莊太後在慈寧宮內經由兒子、孫子的奉養,安然度過了四十五年的時光。而康熙帝對祖母的孝敬是曆朝曆代都很少見的。康熙帝每天早晚兩次到慈寧宮向孝莊請安,而且總帶著愉悅的心情。孝莊到熱河避暑或到盛京祭祖,康熙一定要跟隨,並且一路上悉心照料。外省進獻的奇果異珍,康熙也要先送到祖母那裏,外出狩獵時所捕獲的野味,也要先送到祖母那裏,讓祖母先嚐。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七十五歲的孝莊病危,康熙帝每天親自侍奉在祖母的身邊,檢驗藥方,調配湯藥,還親自喂祖母吃藥。祖母躺下後,他就隔著帷幔席地而坐,聽到祖母有翻身或歎息、咳嗽的聲音,總是躬身上前問候。祖母的身體每況愈下,康熙憂心如焚,為了挽救祖母的性命,他親自率領大臣迎著凜冽的寒風步行到天壇為祖母祈禱,願以自己的壽命換祖母的壽命。康熙帝在天壇手捧祝文,哽咽著誦讀,在場的大臣無不動容。然而,縱是再怎麼祈願,孝莊的生命還是走到了盡頭,康熙帝撫靈痛哭,並在慈寧宮結廬而居,為祖母守靈,甚至在除夕之夜也沒有回到乾清宮去。
乾隆生母入主慈寧宮
乾隆的生母是鈕祜祿氏,在雍正時期,她僅是雍正的一個妃,康熙五十八年,她生下了乾隆,這是她此生的唯一一次生育。雍正即位後,她被封為熹妃,後又晉升為熹貴妃。在雍正朝,她就一直以熹貴妃的身份生活。雍正去世後,乾隆即位,乾隆把自己的母親尊封為皇太後。
鈕祜祿氏做了皇太後就入主慈寧宮,並在慈寧宮生活了四十二年的時間,直到八十六歲的時候才薨逝。
乾隆對母親的孝敬一點也不比康熙對孝莊的少。乾隆也是每天到慈寧宮問安,每年的三大節都要率王公大臣到慈寧宮向太後朝賀。太後為人比較謙和,生性善良,對於乾隆的一再興兵,屢次勸說,乾隆無一不從。太後五十六歲的時候身體不適,乾隆就留宿在慈寧宮數日,親自侍奉母親,直到太後的身體康複。太後幼年和少女時代是在江南度過的,在乾隆三次下江南的過程中,太後都是隨行的,而且一路上,乾隆對太後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了滿足太後的江南情結,乾隆還在暢春園為太後修建了一條蘇州街,完全仿照蘇州的樣式。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是太後的六十大壽,這一天的北京城可謂是到處張燈結彩,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十餘裏,一路搭設彩棚,演出南北戲曲。沿途的景致,有以彩絹結成的山嶽,有數間屋之大的壽桃,有以孔雀尾做成的翡翠亭,琉璃磚砌成的黃鶴樓。場麵之大實在令人驚豔。
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是太後的八十大壽,乾隆除了向太後進獻了很多珍寶外,還為母親舉辦了隆重的壽宴。在筵宴上,已經六十一歲的乾隆皇帝身穿彩衣,模仿天真的兒童跳舞,捧著酒杯為母親祝壽,這種天倫之樂能在皇家上演,真的非常不容易。
太妃居所——壽康宮
壽康宮位於內廷外西路,慈寧宮的西側,壽安宮的南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開始修建,到乾隆元年(1736年)的時候才算建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經曆了兩次比較大的重修。一般來說,皇太後居住在慈寧宮,太妃、太嬪居住在壽康宮、壽安宮。但有時候也不這樣嚴格,比如乾隆的母親孝聖太後,大多時候居住在慈寧宮,但有時候也移居到壽康宮,這主要是因為在那個漫長的時間裏,宮中隻有她一位太後。還有同治朝的慈禧和慈安太後,按製也是要移居慈寧宮的,但實際上慈禧住在了壽康宮,慈安住在了壽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