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修養性情:好品格贏得好人生(5)(1 / 3)

"10年前,在移民局……"總裁開口了,"我在排隊辦理工卡,人非常多,我們在那裏擁擠和爭吵。排到我時,移民局已經快關門了。當時,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請費用漲了5美元,移民局不收個人支票,我身上正好一美元都沒有了,如果我再拿不到工卡,雇主就會另雇他人了。這時,老天在幫忙,你從身後遞了5美元上來,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錢還給你,你就給了我這張名片。"

喬伊斯也漸漸回憶起來了,但是仍將信將疑地問:"後來呢?"

總裁繼續道:"後來我就在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發明了兩個專利。我到公司上班後的第 一天就想把這張彙票寄出,但是一直沒有。我單槍匹馬來到美國闖天下,經曆了許多冷遇和 磨難。這5美元改變了我對人生的態度,所以,我不能隨隨便便就寄出這張彙票……"

喬伊斯做夢也沒有想到,多年前的小小善舉竟然獲得了這樣的善果,僅僅5美元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碰到失利受挫或麵臨困境的情況,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別人的幫助,你在這時及時向人伸出援助之手,那麼你的幫助無疑成了最有價值的東西,這種雪中送炭般的幫助會讓原本無助的人記憶一生。

在別人最需要幫助時,給予你真誠的幫助,這種古道熱腸的高尚行為自古就有,是人人都應該做的。

古人雲: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幫助別人要出於真心誠意,不能為了某種私心。帶著個人的目的去幫助他人,隻能得逞一時,終將失掉人心。真心幫助別人,別人對於你的幫助會永記在心,隻要一有機會,他們會主動報償的。 真誠無私地幫助別人是一種最高的助人境界。在我們施予的時候,我們也感到一種幸福,心靈上得到一種安慰、寧靜、祥和。

卑微但不迷失自我

一個人可以有卑微的出身,

但絕對不可以有卑微的心靈。

電視劇《士兵突擊》深受觀眾的喜愛,很多人從許三多的身上看到一種人生態度:"曾經奮鬥過,卑微但不放棄的自己"(導演康紅雷語)。人們總是景仰那些卑微卻奮鬥不息的人,超越卑微的身世,在艱辛中奮鬥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生活中,有些人因為出身卑微而苦悶茫然,自己看低了自己,一生活在卑微中。還有一些人認為,出身不決定命運,貧賤不影響成功。於是,他們從卑微走向輝煌。

阿杜,風靡全亞洲的新天王,出道兩年,獲獎無數。他出身貧寒,但家境並不能阻礙他成為華語歌壇耀眼的明星。阿杜的童年隻有母親單薄的身影,姐弟饑渴的眼神,和有關父親的空白。像大多數離異家庭中的孩子一樣,阿杜過早地置身於破碎的生活中,過早地飽嚐了生活的艱辛,過早地品出了苦難的味道。

好在世上還有一種叫做音樂的東西給了阿杜溫暖,給了他希望。他酷愛音樂,卻屢遭不幸;他麵對打擊,卻毫不畏懼;他麵對挫折,卻從不放棄,終於迎來了人生的成功。

一個人可以有卑微的出身,但絕對不可以有卑微的心靈。自信是心靈的動力,很好的激發會成就偉業;而自卑是心靈的釘子,若不拔去就會折磨人,甚至令人消沉頹廢。上帝是公平的,隻要有奮鬥,上帝就會有賜予。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凡高不是一位百萬富翁嗎?"父親答:"凡高是一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第二年,這位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裏嗎?"父親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裏。"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各個港口,這位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20年後,布拉格在回憶童年時說:"那時我們家很窮,父母都靠出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好在父親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這兩個人告訴我,上帝沒有看輕卑微。" 很多成功者都是出身卑微,但最後他們做出了非常的舉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為人們心中的偉人。所以,作為出身卑微的人,重要的是一顆自信的心。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我們可以選擇奮鬥,靠後天的努力不、改變人生。

郭廣昌出生在浙江東陽橫店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父親是當時橫店集體工程隊中的一名建築工人,在一次爆破任務中炸傷了右手,從此落了個殘疾,再也不能去建築工地攬活了。自此,郭家經濟非常拮據。 那時郭廣昌才14歲,生活很艱辛。母親常常對郭廣昌說:"一定要爭氣,我們是窮苦人家,你要好好讀書,爭取有出息。"東陽農民的兒子想離開農村,基本上隻有兩個途徑:讀書考上大學,或者去做建築工人。郭廣昌跟父親立下軍令狀:"我憑自己的努力,一定要考上大學。"3年後,郭廣昌報考了複旦大學的哲學係,結果被錄取了。 1989年,郭廣昌從複旦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3年後他和四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靠一種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此後,他一手創辦起來的複星集團進入了房地產、百貨、鋼鐵、金融等行業。橫店寒門學子一躍成為上海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