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偉大,在於他的平等心。與人交往,隻有相互平等,才會有真正的彼此尊重。
輕慢他人,驕縱自我,這是人性中深藏難除的劣性,一旦產生這樣的心境,那就會產生傷人不利己的心態。如此一來,難得有朋友在你身邊,而你傷害了的人卻會伺機而動。
若要人尊重你,你先尊重人。即使是你的敵人也要尊重,因為尊重能喚起一切惡意。在與人交往中,自己對待別人的態度往往決定著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要想獲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自己尊重別人。
著名的戲曲演藝家梅蘭芳曾向齊白石學畫,作為弟子,梅蘭芳經常為齊白石磨墨鋪紙,而他的畫藝也受到齊白石的賞識。後來,梅蘭芳入行戲曲,演技高超,名聲如日中天,與此同時,曾為其師的齊白石卻生活儉樸,衣著平常,經常不被人理睬。但是,梅蘭芳並不以自己是戲曲界的名角而輕視齊白石,在公共場合,梅蘭芳總是恭敬地同他交談,常常使得在場的賓客驚訝不已。
為此,齊白石特地畫了幅《雪中送炭圖》贈予梅蘭芳,並題詩:"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說姓名。"梅蘭芳與齊白石兩位藝術大師的友誼一直維持到終生,為後人所景仰。兩人的交往,既沒有市儈的勢利眼,也沒有文人相輕的陋習,堪稱平等待人、平等相處的典範。
平等待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隻有交往雙方處於平等的地位,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交往,由此換得真誠的友誼。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已經成為大多數待人接物的"黃金準則"。
美國最偉大的總統林肯,年輕時不僅喜歡取笑別人,而且總是不顧一切地批評他人,每每讓人下不了台階。有一次,林肯無情地取笑了一個自負而好鬥的人,正當林肯為自己的傑作暗暗高興的時候,那個被取笑的人惡狠狠地找上門來,要與林肯決鬥。林肯這才慌了,為自己的荒唐而後悔,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為了麵子,林肯隻能與他決鬥。論劍術林肯必定是敗家,眼看自己沒命的時候,幸虧最後有人出麵相救。從此,林肯再也不敢取笑別人。後來他吸取了教訓,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終於成為一代偉人。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不尊重別人,或許是自己不經意。無論如何,隻要你這樣做了,你就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就會引起不必要的衝突,或者讓人對你懷恨在心,最終也會使你自己受到傷害。傷害別人等於傷害自己,作踐別人等於作踐自己。
古人說:"強不淩弱。"強是多方麵的,無論是在地位、財富、學術都能夠彼此尊重。生命都是平等的,富貴也好,貧賤也好,榮耀也好,卑微也好,它都不能改變人的尊嚴。不要輕易去否定或忽略一個人,因為任何一個生命都有別人不可超越的價值和特質;無論何時都應以仁慈博愛的心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每個生命的存在都具有被尊重的意義。
古語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聖人的偉大,在於他的平等心。與人交往,隻有相互平等,才會有真正的彼此尊重。尊敬別人能換來別人的尊敬,互相尊敬能互相受益,主動示善最為珍貴。心能平等,我們就能處於一個和諧的世界。
付出是一種智慧
先付出,後收獲,這是不變
的道理,先後順序也不容顛倒。
諺語說:"聰明的人,總是懂得自己先付出,然後才得到回報。"你付出了真誠,就會收獲到友誼;你付出了努力,就會收獲到成功。
先付出,後收獲,這是大自然的法則。地裏的莊稼是先播種,再澆水施肥,經過辛勤勞動後才能結出果實;爐子裏的火和熱量是要放進木頭或煤炭,然後才會釋放出來。隻有先吃苦拚搏,才能品嚐成功的果實。
很多成功人士,人生曆程中充滿了苦難和艱辛。創業之初,往往沒有什麼資金投入,開創者隻得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一點一點的積攢,此外難有別的選擇。李嘉誠從當茶館跑堂開始,王永慶16歲賣米為生,霍英東20歲就有了南沙群島冒險采海草的經曆。
印度尼西亞富商林紹良在20世紀30年代裏,還隻是一個小夥計或者跑單幫,出賣勞動血汗的人。他每天必須在三更半夜,大地一片黑暗的時候就起身,用手工磨碎咖啡豆,然後用舊報紙分包成一盎斯(100公克),或者半盎斯的小包,騎著單車跑到六七十公裏外的三寶壟去辛苦地轉售。
吳水閣從10多歲開始謀生,艱苦創業,刻苦耐勞,終於成為新加坡第五大銀行老板,而且還投資到橡膠種植、棕油等行業,現在已擁有馬來西亞種植股森美蘭公司、印尼維基尼亞橡膠公司等。
不管是銀行業,還是種植、加工業,吳水閣都勤於深入第一線。他雖然是老板,但每天上班總是比員工到得早。直到快90歲了,他仍堅持每天上班視察業務。他的這種勤勞精神在無形之中對家族成員和企業員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可以說,成功者都是用辛勞的汗水奠定了自己的基業。很多人隻看到了名人的光彩的一麵,但是他們背地裏麵付出多少汗水和血淚又有誰知?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不付出就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