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朝廷機構改革(1 / 2)

泰興二年,八月。

膠州灣,北海造船廠。

嗨喲,嗨喲!

纖夫們喊著整齊的號子,拖著一艘大船徐徐滑入海水之中。

轟!

三桅帆船,猛烈地衝破閘口,撞入海中,霎時激起千層浪。

船長九丈九尺,寬二丈六尺,兩側船舷裝配有三十六門火炮,需要水手一百三十八人。

這是北海造船廠下水的第一艘戰船,輕型近海護衛艦,艦名壯武(北海郡壯武縣)。

該艦仿自荷蘭北海三桅方帆船,削減了裝載量,降低了吃水深度,以增強靈活性和船速。

也即是,通過削減火力強度和遠洋能力,以換取更高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這是朝廷經過激烈爭論後,定下的艦型,計劃建造三十六艘,用以保衛海疆,及東亞護航。

膠州灣內的北海造船廠,已經有四座船塢,還有四座船塢正在建造中,明年這個時候,就能同時開建八艘戰艦了。

整個膠州灣都被劃為軍事禁區,灣口兩側都布置了炮台,裝配的都是三千斤以上重炮。

錢塘造船廠那邊建造任務反而沒有北海重,那裏隻有三座船塢,主要承擔的是戰艦的研發設計和試製工作。

皇家水師的新兵們,駕著小船,就去登船。

看著沒輕沒重的新兵蛋子們手忙腳亂,水師校尉憂心忡忡,船有了,但距離能打仗,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水兵爬上壯武號輕型護衛艦,按照先前訓練的內容開始操縱新船試水,放帆在膠州灣裏轉悠了兩圈後,回到碼頭。

碼頭的工人們,利用機械設備總公司新研製的半人力吊裝機,往船上裝載火炮。

全船裝配三十六門千斤炮,射程三裏半,作為船炮,這屬於中小型炮,肯定不能和荷蘭人的主力艦炮比就是了。

之所以沒有上超級重炮,就是為了控住吃水,以確保靈活性和機動性。

從始至終,貫徹的都是遊擊戰思維。

大周水師,十年內肯定無法和西洋人正麵對轟。

所以,保持充分的機動靈活性就是第一要務,為此可以犧牲其他所有性能。

不管怎麼說,大周終於有了正經八百的海上戰艦。

第一艘戰艦下水後,大周水師開啟了下餃子模式。

……

九月,東線運河竣工後,大周終於啟動了朝廷機構改革。

薑雲逸在比對古今中外各種官製優劣,因應劇烈變化的國際國內情勢,堅持大部製的方式,提出了一閣十部製。

吏部,總司天下官員、吏員任命、考核等;

財政部,總司天下財政、稅賦和戶籍收支等;

國防部,總司天下軍政、武官選任、朝廷戰略規劃等;

司法部,總司天下刑名訴訟普法等;

宣傳教育部,總司天下宣傳與教育等;

外交貿易部,總司對外交往與貿易等;

農業水利部,總司天下農業、水利及水運等;

交通建設部,總司天下建設管理、國家重大工程規劃與施工、交通網絡規劃與建設等;

工業科技部,總司天下工業與科技規劃與發展等;

公有資產管理部,總司天下公有資產經營管理等;

除了上述十大部外,還有幾個以副部級獨立半獨立運營的部門:

翰林院、博物院、中央銀行歸內閣直屬,獨立運營;

北方製造局、江南製造局、皇家軍事學院名義上歸國防部管轄,半獨立運營;

太學歸宣教部管轄,半獨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