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與零售
銷售業由批發和零售兩個不同部分組成。批發商批量銷售。他的大多數客戶不是俗稱的顧客,而是零售商或貿易商。批發商可以是也可不是生產商。大多數情況下,他不是生產商,而是在生產商和零售商之間起到一個媒介的作用。他一般存有大量的貨物,要麼放在商品儲藏室裏,要麼隨意放在倉庫裏,或二者兼而有之。這些商品不像零售店裏櫃台或貨架上展示的商品那樣擺放,大多數銷售靠樣品成交。也就是說,除了樣品以外,買方和零售商很少看到所買的商品,直到貨送到店裏以後才能看到。
“小額批發商”和“發行商”這樣的詞語都與批發商相類似。所有批發商和所謂的分銷商都是批發商。因為他們以批發的形式進行銷售,依靠零售商的光顧。零售商無論是賣肉、雜貨、幹貨或是陶器,都直接從批發商那購買,偶爾從廠家購買,然後隨心所欲地把這些貨賣給顧客。
商品生意可以分成三個不同的類別:第一,生產商,負責把原料加工成成品;第二,批發商,負責大量買進這些產品,然後賣給零售商;第三,零售商,他從批發商那進貨,然後直接賣給顧客。
如果年輕人想要進入商業界,當商店老板,他必須要麼當批發商,要麼當零售商,或身兼雙職。因為很少有批發店做任何大量的零售生意,也很少有零售店搞批發。所以,考慮把這兩類貿易進行整合幾乎完全沒有必要。
百分之九十的批發商駐紮在大城市裏。偶爾在某個鄉中心會發現一個批發店。因此,想進入批發行業的年輕人,可以下決心在大城市裏生活,沒有必要在首府裏,而是在有貿易中心規模相當的城市裏生活。零售商遍及各地,在大小城市、鄉鎮、農村及十字路口都有零售商。
很多商人和其他生意人都完全肯定批發業比零售業給男孩子提供的有利條件要多。我想,如果在頭腦正常的人中采取投票的話,無論是批發商或是零售商, 選票大多會投給讚成批發生意,因為它會給開始職業生涯的年輕人帶來更好的機遇。但即使很多人反對,零售業也不是機會渺茫。有很多實例證明,它比批發業有更多的有利條件。
也許零售商需要爭辯的最大的障礙是不許他走出去,而是在店裏進行貿易。
原則上,他成不了推銷員。他的大多數交易是先通過來他這兒的人進行的。換句話說,零售商不能像推銷商那樣采取主動權,他總是跟批發店連在一起。零售商在一定程度上必須等待交易。他的位置在櫃台後,他走不出櫃台的範圍去進行交易,但是盡管如此,他還能保持生意運轉。
很多買家的生意太小,我不是指那些花錢仔細,隻看不買的女顧客,小到不值得迎合。推銷員之間千差萬別。零售商雖然可能達不成這筆買賣,卻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經商才能,他們是真正的買家,他們的買賣值得培養開發。即使是最有經驗的買家,也相對很少人能準確地知道要買什麼。他們可能經說服改變主意,去買一些跟所想和所要的類似的東西、更好的東西或最初打算以外的東西。這就是零售商的機會。如果他了解自己的商品,知道它們是怎樣製成的,怎樣穿戴,它們能做什麼;如果他知道如何使這些商品適合顧客,而不是顧客將就商品;如果他能說出商品本身的價值,並據此幫助顧客甄別,他就會建立一個最有價值的主顧群。
據說,大多數顧客是根據這家店的聲譽,而不是由於它的銷售員而光顧的。這是事實。但如果銷售員的服務質量等同於商店的質量,以及所售商品的質量,情況就大相徑庭了。
百分之九十的零售銷售員既不懂也不在意他們賣的是什麼,他們沒有抱負,冷漠,寧願花時間挑毛病也不願意改進機會,買家依據商店而不是銷售員的特點進行交易。
批發商通常是行銷商或推銷人員。在對商品熟悉了以後,他就被派出去推銷了,在推銷過程中,他得花上5-25年或更長的時間,過著最艱苦的生活,經曆最強烈的誘惑,沒有家,甚至幾乎沒有國家。他確實可能比當零售人員有更大的機會,但他的工作更艱苦,更費時,而且壓力更大。
一個幹了二十五年推銷工作的大型批發商店的銷售經理告訴我,據他所知,幹過十年推銷工作的人,沒有一個沒有消化不良或遭受身體上其它毛病的人。但對其他推銷員的調查和進行的交談表明,我的朋友無疑有些誇大其詞。然而奔波的生活無益於健康、舒適或使人有時間當個更好的公民那類事都是事實。
無論是批發業還是零售業,我都不會厚此薄彼。我的建議是根據個人的機會和能力而定。我認為在零售業有好前景的年輕人,比在批發業機會渺茫的年輕人成功的機會更大。反之,如果他在批發業比在零售業有施展機會,他就可能在批發業更有發展。如果他身上具備成功的素質,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幹哪行都會成功。
然而,假設城市男孩精力充沛,積極進取,並願意努力工作,不容易灰心喪氣,我會建議他進入批發業而不是零售業。但我不會建議鄉下男孩進大城市,並在大城市的批發店裏開始他的人生,除非他在鄉下的機會消耗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