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職業
從商業方麵考慮,商業是由最有顯著貿易因素的各種賺錢方法組成。而另一方麵,職業化可以從貿易所代表的任何貿易方法部分分離出來。
據說一個職業化的人具有積累的大腦,而商人具有對有形的東西進行識記的大腦。這種分別不盡合理。因為買賣處理有形的東西——實際的物品——商人如果沒有一個適當的頭腦,作為貨物交易的一部分,他就不能製作出或賣出這些物品。
我不對職業人士的智力水平與純粹經商的人的智力水平進行比較,但我要說有很大的差異,一個不能科學地進行分析的差異。成功的職業化人士如果是成功商人中的佼佼者,或者次要一點的人,他的頭腦模式就相反了。成功的商人擁有與職業人士不同的思維。職業人士與經商的人生活不同。環境不一樣。他最在意的東西商人很少青睞。而且後者也不會從那些使職業人士感興趣、能吸引他們的事情中得到極大的樂趣。
那麼,為了方便起見,讓我們分別考慮一個商人,一個製作買賣有形的東西或物品,例如麵粉、家具或織物的代表;和一個從不從事批發隻管智力成果的職業人士。
商業和職業都有其優勢和不足。首先,百分之九十九的男孩顯露出適合職業生活的傾向,甚至在性格發展的早期階段就喜愛職業反對商業。
因此,很顯然,適合成為成功的職業人士的男孩不等於適合商業,而可能在商業取得成功的男孩沒有那些我稱之為職業成功的必備特質。
但年輕人必須在這二者之間進行選擇,那麼他能做到多少?決定方向顯然比實際結果更困難。首先,適合成為職業人士的男孩,在大多情況下,成年以前就顯露出了朝這個方向發展的傾向。相對來講,很少有年輕人進入他不想做的職業,除非他們由於無知或自負的父母逼迫他從事這個職業。因此,可能的話,似乎最好至少在問題擺在麵前時,讓年輕人自己做出選擇。最好是兩方麵的問題都擺給他。如果他對於某種特別的事情有任何良好的願望或能力,他就會表達出他的喜好。這常常是第一把鎖的鑰匙。這種喜好本身可能不代表這個男孩真的適合他的選擇,但意味著有理由假定他適合那個職業。如果他應該幹這行,如果他注定會成功,那個傾向會增長,直到變得十分確定,毋庸置疑。
父母能犯的最大錯誤是,在這個男孩有機會自己做出選擇之前對他抱有偏見。年輕人有權表達自己,有權向父母展示出他認為對他是最好的事情,無論他所認為的是否真正是最佳選擇,父母的職責不是橫加幹涉,而是站在一邊助其發展。
強迫一個男孩違背他的本意,就像讓水手的指南針失靈一樣危險。父母可能會反其道而行之,把這個男孩從正確的方向推或拖向錯誤的道路上,就像水手冒著會有災難的危險把指北針撥向南方,東方或西方一樣。
在這裏請讓我最終總結出兩句話:父母想要的沒有任何意義,這個男孩子想要的也如此。這個世界上真正有意義的是這個男孩能做什麼和能做多好,他能夠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他該做的事。
任何使用過分影響,企圖讓這個男孩違背自己能力的父母,不僅有錯,而且違背進步和文明法則。
年輕人有權做他能做得最好的事,這是一種需要認可和實踐的權力。父母除了幫助孩子走向正確道路以外,沒有別的權力。如果這個男孩的父母和朋友沒有最終的理由,確信他適合某種職業,那麼,他走經商之路更加穩妥。
天生會做交易的男孩是為做生意而生的。對錢情有獨衷的男孩不適合某種職業。對任何事情都不真正精通的男孩可能無法勝任任何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