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之前的橫渡日月潭、攀登玉山、自行車環行台灣島等目標,我也全都做到了。通過這些檢視點累積起來的能量非常大,除了提升自信心外,還使其他人對我的計劃產生了一種信賴感。因此,當我跟朋友說明自己即將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計劃時,沒有人會認為我做不到,甚至還有朋友因為我的分享而起心動念想要跟著一塊去。此外,為了這趟挑戰之旅,我還向幾家廠商募款,對方在看見我所展示出來的成果後,也顯示出了相當的信賴,還有一些廠商自發地表達了願意提供經費的意願。
他人的信賴之所以能夠累積起來,是因為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都有完整、翔實的規劃,附上了具體的執行方案,同時設定了止損點。我之所以能夠經常地達成目標,穩健地完成使命,則是因為過去花費了很大力氣了解自己。
我不是超人,而是和大家一樣的平凡人。但為何我能做到這些事情,許多人卻不能?理由很簡單:
我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掙脫了綁住自己的所有枷鎖,開始行動、檢測、調整、再行動!
這就是走向成功的最簡單的秘密。
心想事成行動手冊·一年行事曆
01 行動手冊學習法則
香港首富李嘉誠曾在一篇專訪中提及,想要擔任一位管理者,必須首先做好自我管理,並強調:“在流動與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為什麼模樣,是建立尊嚴的基礎。”
這本手冊正是為了協助讀者自我管理而製作的。通過一整年的記錄,發現與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更重要的是幫助你挖掘潛能,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增進工作效能,循序漸進地邁向成功之途。
手冊包含三部分:年度行動目標、每月進度及自我檢討、大師輕鬆讀。接下來我將解釋手冊的使用方法,使你快速上手,盡早達成自己的人生願景。
Step 1 設定“可達到”的年度計劃
從2001年,我開始利用行事曆管理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每年的元旦,將新一年的年度計劃完整填入。
一開始我隻知道寫一些大的方向,比如學好英文、賺很多錢、要到台灣之外遊玩等。經過這些年的摸索與實踐,我發現目標設定得越明確,成功率越高!
“分類”是目標明確化的第一要件,依據我的個人經驗,年度計劃項目可分為八大類,分別為:
將年度計劃表分為八大類,每一個類別分別填入三至五項目標,列為今年主要任務。但請將“自身條件”與“易達成”列為主要原則,因為每一個小成功都能增加你的自信。
在將目標寫進手冊之前,也可以先行在別的筆記本處羅列所有渴望完成的計劃,接著逐項刪除,過濾出最想達成與最有可能達成的目標,再行謄入手冊中。通過一輪篩選,必能提高目標達標率!
錯誤
範例 財務:賺大錢
正確
範例 2012年5月起每個月10日存入賬戶1萬新台幣,重複6個月
技巧提醒:設定的目標,要有限、越清晰越好、數字化、視覺化。
Step 2 自我檢討,坦承帶來進步
檢討,意指“檢驗、討論”,也就是在事件結束之後,經由一連串的“檢驗”與“討論”,找出執行過程中的優缺點。
很多人遇上檢討就變得很軟弱,甚至會說:“要從哪裏開始檢討都不知道!”這是因為,在他的腦海中,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好,或者都很不好,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檢驗、討論自己的做法。
本書中曾經提及,經過十多年的目標設定、貫徹執行以及不斷檢討與修正等做法,目前我的目標達標率已提高至60%—70%。把“結果”作為檢討的開始,將有助於厘清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大的方向性錯誤。
比如設立目標時,如果隻寫下“賺大錢”這樣空洞的目標,最終無法達成是可預見的結果。假設換個方式,寫下:“今年要利用20萬的本錢,在股票市場中賺到一倍的利潤。”具體的檢討方麵也就產生,在檢討時就能寫下:目標設定不夠明確,應該具體寫下目標與執行方式。
檢討還必須分成短、中、長三個階段:短期通常以一個月為限,中期為三個月,長期則是指最後的年末總檢討。設定這三個階段的好處在於,它將協助自己檢視每個目標在不同階段的達成狀態,用以決定是繼續投入或是終止該目標,也能幫助自己設立不同的止損點,有效控製投入的時間成本。
看看大師怎麼做
第三部分主要分享幾位國際大師課程中的要點或書籍裏值得學習的想法與概念。這些內容全都整理自我的筆記。對我來說,上課做筆記有助於記憶與整理所學內容,書籍重點整理也具有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