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賈詡在李漼等人奪取大權之後,卻做出了許多對策,來和李漼等人劃清界限。李漼等人自己給自己加封之後,也提出封賈詡為侯,又想任命賈詡為尚書仆射,可是都被賈詡拒絕。賈詡多:“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賈詡說了一句心裏話。在當時,如果賈詡和李漼等人坐以待斃,就將麵臨朝廷的通緝。可是,賈詡預料到了李漼等人,一旦掌權,必將亂國,於是不想居功,漸漸的從李漼等人的圈子中淡出,希望天下人都漸漸忘記他作為董卓舊部集團重要成員的過去。賈詡的方法比較成功。在賈詡擔任尚書其間,選拔了一些比較有清正之名的官員,李漼等人看在當初的救命之恩上,也多少給賈詡一點麵子。賈詡後來母親去世,又借機離開長安,回到家中,一待就是兩三年,避開了李漼郭汜作孽帶來的不良影響。等到雙方爭鬥時,李漼邀請賈詡出山幫助自己。沒想到就在此時,漢獻帝給賈詡下了那道詔書。漢獻帝肯定了賈詡在辭官、舉才以及其他一些事情上對朝廷的維護,隱隱然答應不再追究當初勸告李漼殺入京城的罪過,要求賈詡消除李漼羽翼,以讓自己成功離開長安。賈詡和李漼曾經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可是時間一久,賈詡自然明白,李漼等人的暴政,隻能加速自己的滅亡,而自己如果繼續追隨下去,也必然與之同亡。於是賈詡果斷的站到了漢獻帝一邊。賈詡找到一些羌人、胡人的首領,開了一個宴會,告訴他們,獻帝已經答應給他們封賞,希望他們率兵回到故鄉。羌人、胡人在京城多年,早就渴望回去,隻是李漼為了拉住這些首領,始終不給兌現當初的承諾。現在漢獻帝親自答應了,羌人胡人的首領果然就率兵離開了。一旦羌人胡人離開,李漼立刻就處於劣勢。於是,李漼無奈,隻能答應了漢獻帝前往弘農。在漢獻帝移駕徒眾,李漼、郭汜、張濟、以及其他各路諸侯再次混戰,從長安一直殺到洛陽。李漼一度抓到了朝廷許多公卿,想全部殺掉,賈詡再次建議“此皆大臣,卿奈何害之。”李漼於是暫時放過公卿。不過,這些都是賈詡的小善,根本無法彌補李漼郭汜混戰,數百萬百姓死亡的罪惡。昔日孔子曾經批評幫助季氏的冉有和子路:“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李漼和郭汜正如牢籠中的門戶,本來在籠中待斃,是賈詡提醒了李漼和郭汜,打開了牢籠,使得天下大亂,朝廷百姓毀於兵火。賈詡雖然並未親手執刀殺人,卻難辭其咎!
想到這,王夜突然覺得一陣膽寒,原本見到三國第一毒士的興奮和激動也漸漸冷卻下來。不過,對於賈詡這位超級大才,王夜始終不肯也不能放棄。畢竟賈詡雖然有毒士之稱,但後世“聰明稱絕頂,一語便危邦。謀士篇中聚,有誰似爾強!”也不是白吹的。
對於這把雙刃劍,王夜盡管有些發怵,但還是不忍心把他拱手相讓給日後的董胖胖、曹小操。念及此處,王夜再次堅定了收服賈詡的心思。在他想來,隻要不讓賈詡有什麼危險,那他自然不會為保命而害這個害那個了。更何況,王夜對自己可是相當有信心的,自然不怕管不住。說起來,王夜更怕沒得管。畢竟王夜可是想要在這個時代大展拳腳的,要是做了光杆司令那還怎麼耍?不過,要是能知道賈詡為什麼養成這種惜命到過分的性格就好了,到時候王夜就更不怕賈詡炸毛了。
不知不覺,王夜已經頭腦風暴了小半柱香的功夫。就王夜沉默的這會兒,別說賈詡看得摸不著頭腦,就連已經跟著他來到大門的王越也有些尷尬了。或許覺得王夜這麼晾著那個叫賈詡的青年不好,王越忍不住在王夜身邊咳嗽了一聲。而王夜在這一聲咳嗽後,也回過神來。他看著眼前麵露無奈的王越和有些不耐的賈詡,王夜再厚的臉皮也不禁紅成了猴屁股。
“咳咳。先生勿怪,小子不是故意怠慢先生。實在是對先生仰慕已久,今日得以相見,心中激蕩。還望先生見諒。”王夜深深一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