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乳腺癌是婦女中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世界各國有較大的差異。在發病率較高的西方世界,幾乎每10名婦女中就有一名在其一生中將有可能得乳腺癌。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人乳腺癌患者發生,50萬患者因乳腺癌而喪生。我國雖不是乳腺癌高發的國家,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發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種趨勢在大城市中較為明顯。
乳腺癌在我國婦女中,患者年齡大多數介於45到55歲之間。婦女一邊乳房患上乳腺癌,則另一邊也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會比較高;母親或姐妹有人患過乳腺癌,自己患上的機會也就比較大。這就是所謂“遺傳因素”。此外,下列各種類型的婦女,也比較可能患乳腺癌:患有某些乳房疾病;過度肥胖;飲食中脂肪含量高;沒生育,或過了30歲才生育第一個孩子;太早來月經,或太遲閉經。
如今,心理、社會因素、生活事件與乳腺癌的關係,也已被人們所關注。在醫學雜誌上有報導,認為乳腺癌患者發病前多有抑鬱、憤怒和親人亡故所致的悲哀史。最近有一家醫院對該院2年裏治療過的108例乳腺癌患者與同期治療的108例乳腺良性疾患進行對比調查。調查要求患者或家屬回顧發病前5年所遇到的生活事件。遇到“好事”、“喜事”為正性事件,遇到“壞事”、“生氣事”為負性事件。在列有婚姻家庭、工作學習、社會人際關係、個人健康等內容的調查項目裏,結果乳腺癌組負性事件占751%,良性組負性事件占431%,顯示負性生活事件與乳腺癌的發病關係密切。
為此,婦女們身心要健康,平時要處於一種和諧的境地,能得到家庭和社會的理解、同情、支持。作為婦女本身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質,特別對人能寬容、忍耐。不要稍不順心或聽見不同意見就暴跳如雷,心中煩躁。要樂於助人,和他人融洽相處。這樣才能使自己保持樂觀情緒,抵抗負性生活事件的危害,增強防癌抗癌的免疫功能。
據上海有關部門研究,女性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有:
(1)長期食用高脂肪、高動物蛋白質的膳食;
(2)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
(3)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尤其在5年內增重5千克者;
(4)月經初潮年齡提前;
(5)有被動吸煙接觸史;
(6)有乳腺癌家族史;
(7)曾有精神創傷;
(8)曾患良性乳腺疾病者;
(9)曾患膽結石症;
(10)由於疾病而提前停經者。
乳腺癌可以作自我檢查,關鍵問題在於掌握自我檢查的要領。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洗澡時檢查,因皮膚濕滑,檢查較易進行。檢查右側乳房時,右手高舉放在頭後,將左手並攏,平放在乳房上,輕柔地順序按摸乳房的每一部位,看是否有腫塊、硬結。然後同樣的方式,用右手檢查左側乳房。切不可用手抓捏乳腺。否則會把正常的乳腺組織誤認為是腫塊。其次是高發年齡(一般在30~55歲之間)以及有家族史的女性要定期作自我檢查,增強自我保健能力。隻要發現腫塊,立即去醫院檢查。即使確診為乳腺癌,一般病情都是較早的,治療效果也會較好。
對乳腺癌的治療是采用綜合治療。一般醫院裏采用手術加化療或術前化療、術後化療以及免疫治療等。在自然療法中則可以采用飲食療法。本人曾給乳腺癌患者采用飲食療法,其治療效果相當滿意。一為杭州市某廠退休女工朱某,55歲,其頸、腋下均有淋巴結,觸摸其乳房,雙乳房均有腫塊,勸其去腫瘤醫院檢查,定為乳腺癌。要她住院動手術,她害怕,跑來問我,不動手術是否有別的辦法。我沒有經驗,不敢貿然答複,因為這是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命問題。就約定她配合飲食療法治療試試。令其每日吃大核桃3枚,白蘿卜汁100~200毫升,要她自己觀察,如出現不良情況,馬上去醫院求治。這樣試吃了3個月,觸摸其乳房,腫塊已見較軟,再續服3個月,用手觸摸其乳房,已不見腫塊,去醫院複查,腫塊確已消失。另有東陽市南馬鎮下格村之二位陳姓農民婦女,年齡分別為36歲和39歲,觸摸其乳房有腫塊,令其生吃白蘿卜汁及核桃,半年後2人的腫塊也完全消失,病愈。蘿卜汁與核桃仁何以能治癌症,其理由已在上節敘述,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