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腎源性水腫:患有急、慢性腎炎或其他腎病時,由於腎血流量減少時的水、鈉瀦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蛋白質丟失過多,造成血漿低滲透壓,均可使組織內液聚集而引起浮腫。浮腫首先在眼瞼和麵部等組織疏鬆部位出現,然後波及下肢和全身,並伴有腰痛、尿少和夜尿增多。
(4)特發性水腫:它是一種水鹽代謝紊亂綜合征,多發生於絕經期婦女。晨起後眼瞼及麵部出現輕度水腫,下肢可有可凹性水腫或僅有緊張感,一天內水腫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水腫與月經周期無關,但有情緒不安、多汗潮熱等自主神經失調現象,常在精神創傷、環境突變後發生。
老年人一旦出現浮腫,應及時去醫院全麵檢查,以查明原因,確診後在醫生指導下對症下藥,此外,特別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情緒安定。
老年人浮腫的自然療法,可采用食療:
(1)赤豆花生紅棗湯:赤豆、花生、紅棗各100克,放少許冰糖,一起煮湯食用。
(2)鯉魚赤豆湯:鯉魚250克,赤豆100克,煮湯食用。
(3)綠豆米仁湯:綠豆、米仁各100克,共同煮湯食之。
(4)冬瓜鴨湯:青頭雄鴨1隻,冬瓜1000克,共煮湯食用。
(5)黃芪蒸雞:童子雞1隻,黃芪100克,同蒸,喝湯吃雞肉。
(6)鯽魚通草湯:鯽魚250克,通草30克,同煮湯食用。
(7)核桃杜仲蒸豬腰:豬腰2隻與杜仲10克,核桃肉50克,共煮湯食用。
(8)經常喝豆漿,常吃西瓜、荸薺、赤豆等食品,能增強體質,改善浮腫。
老年人下肢浮腫的治療和預防
(1)堅持體育鍛煉,晨起可慢跑,打太極拳等。傍晚可到公園散步,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並保持心情舒暢。
(2)飲食應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低脂、低膽固醇為原則,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
(3)避免久站、久坐。長時間站立要活動下肢。
老年斑
老年斑,又叫“壽斑”,多見於老年人皮膚上。特別是臉部兩側及手背上的一種色素斑點,醫學上稱之為“脂褐質色素沉著”。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心肌、肝髒、神經細胞、腎上腺及腦細胞組織內,都存在一種色素,叫做“脂褐素”。這種色素乃是細胞酸氧化後的產物,它不僅聚集在體表的細胞膜上,也會侵犯體內各髒器。尤其是堆積在腦細胞中,便可逐步使腦細胞變性,進而發生腦功能不全或喪失。這時人的記憶、思維、語言等一係列智力都可發生障礙,實際上已是發生了老年癡呆症。
老年斑的出現是人已走向衰老的一個重要信號,應采取控製和延緩老年斑進一步發展的積極措施。
老年斑的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E、維生素C、二甲胺基乙脂及激素等。這對阻止色素沉積有一定療效。特別是堅持適度勞動或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阻礙色素在細胞內沉積。老年斑的自然療法:
(1)適度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從而起到了阻礙色素在細胞內沉積的作用。
(2)多吃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可以減少老年斑的發生。例如,洋蔥,它含有硫質和必要的維生素,可清除體內不潔廢物,使肌膚潔淨,延緩皮膚老化。
(3)老年斑不宜經常受日光照射。一旦變癢甚至搔抓出血或變得凹凸不平時,應謹防惡變。
(4)拍打手背治老年斑。左手輕拍右手背皮膚使手背皮膚發紅,再用右手輕拍左手背,使手背皮膚微紅。每次交替拍打3~5分鍾,每天可做3~5次。長期堅持,可預防老年斑的出現,也可治療老年斑,使之消失。如果配合維生素A、C、E適量效果更佳。
(5)水發銀耳50克,煮熟鵪鶉蛋3枚,加少量黃酒適量味精、食鹽,以文火煨燉,熟爛後食蛋喝湯,可治老年斑。
腮腺炎
腮腺炎,中醫稱為“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此病多發於冬末春初,常見於2~15歲的兒童,對患兒的身體健康影響較大。
腮腺炎發病急,開始有畏寒、發熱、頭痛、咽喉痛,不想吃東西,惡心、嘔吐和全身疼痛等症狀。一、二天後,先在一側耳垂下方腫大,疼痛,繼之對側腮腺也發生腫大,甚至波及頸部及前胸上部,給患兒很大痛苦。如不及時治療,男孩可並發睾丸炎,影響小孩成年後的生育能力;女孩也可發生卵巢炎。少數病孩甚至發生腦炎、心肌炎、胰腺炎或甲狀腺炎等,因此,小孩子患腮腺炎,切不可大意。
患者病情輕者,可適當運動,但不可過累。如果發熱超過39℃,可采用頭部冷敷、溫水擦浴等方法,或在醫生指導下,服退熱止痛藥。如發現小孩睾丸腫大,有壓痛時,可用濕毛巾局部冷敷,並用丁字形布帶將陰囊托起來。病孩出現高熱、劇烈頭痛、嗜睡、嘔吐、脖子發硬,甚至出現昏迷,呼吸衰竭等症狀時,應急送醫院治療。
腮腺炎的自然療法:
敷貼療法
泥敷療法
用礦泉淤泥或井底泥、池塘底泥作局部冷敷。
藥敷療法
(1)仙人掌去掉刺皮,搗爛或剖開,用剖麵敷患處,即可消腫止痛。
(2)如意金黃散或青黛散(市售)適量,冷水調敷患處。
(3)連翹、大黃各60克研末,黃酒調勻敷患處。
(4)相思子用文火炒成黃色,研末,用雞蛋清調糊,攤油紙上敷患處。
(5)鮮蒲公英搗爛,外敷腫痛處,每日2~3次。
(6)野菊花葉搗爛如泥,蛋清調和敷患處。
壓耳療法
用探針或火柴杆在耳穴腮腺(雙側)、耳尖(病側)神門(病側)等處找出敏感點,將王不留行分別壓在敏感點上,用膠布固定。每日用手按壓王不留行5~6次。待腫大之腮腺消退後,取下王不留行。一療程約2~4天,病情較重者,兼服板藍根煎劑。
食物外治療法
食物敷貼療法
(1)取赤小豆50~70粒研末,用溫水或蜂蜜調成糊狀,敷在患處。24小時換1次。
(2)取胡椒粉05~1克,白麵粉5~10克,視麵積大小決定用量。然後用溫水調成糊狀,攤紗布上,敷於腫處。
食物塗擦療法
(1)取馬鈴薯1個,以醋磨汁,搽患處,幹了再搽,不能間斷。
(2)取絲瓜燒存性,研末,水調塗於患處。
食物療法
腮腺炎患者,宜忌發物、幹硬之物、辛辣刺激之物、過甜過鹹及酸性食物。
因為發物,如鯽魚、黑魚、河鰻、海鰻、黃魚、帶魚、蝦、蟹、羊肉、狗肉、公雞肉、香菜等均為升發之物,如吃得過多會加重病症,延長病程,故應忌食。幹硬之物必須咀嚼,患者由於腮腺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嚼食即會引起疼痛,不利於腮腺炎的康複,所以不可食。辛辣之物,如咖哩、辣椒、辣醬、辣油、茴香、芥末、五香粉、桂皮、生薑等物對口腔刺激甚大,使口腔腮腺口紅腫加重,唾液分泌困難而加重病情,故應忌食。過甜、過鹹的食物,易刺激腮腺口而引起唾液分泌的障礙,使病情加重;酸性食物,如醋、糖醋炒菜、酸梅湯等,都會使唾液增多而加重腮腺負擔,所以,都應少食或不食。此外,要多飲水,以利補充所消耗之津液。
膳食安排,在腮腺腫脹之時,咀嚼困難,應吃些清淡易消化之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湯、藕粉、麵片湯、梨汁、蔗汁、牛乳、蛋花湯、豆漿等。
食療配方
(1)綠豆120克,黃豆60克,白糖90克,水煮綠豆、黃豆至爛,加糖調食。
(2)綠豆100克,白菜心3個,將綠豆加水煮粥,粥成前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鍾,每日分2次服食,連吃4日。
(3)鮮黃花菜50克(或幹品20克),加水煎煮,用食鹽調味,吃菜喝湯,每日1次。
(4)西瓜取瓤、去籽,用潔淨紗布絞擠汁液,隨量代茶水飲用。
(5)白蘿卜250克,洗淨切絲,紫菜15克剪碎,陳橘皮2小片,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酌加食鹽、調料少許。吃蘿卜、紫菜,喝湯,每日2次。
(6)水發海帶500克,漂洗鹽分,切成小塊,入鍋加水適量,煮熟,撈出入盆,拌入白糖250克,醃漬一天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