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內分泌及代謝係統疾病(一)(2 / 3)

(12)枸杞牛奶飲:取枸杞30克洗淨,胡桃仁3枚研細,奶粉50克,用開水衝調勻,作為早膳。

(13)鱔魚片:炒鱔魚片500克,加大蔥100克,蒜頭4瓣,黃酒、薑、醬油、麻油、精鹽、味精適量食之。

(14)山楂決明子茶:用山楂15克,荷葉15克,決明子10克,共研成細末,水煎代茶飲。

(15)泥鰍粉:泥鰍10條,去頭、尾,陰幹,幹荷葉30克,共研為末,每次10克,調勻後開水衝服。

(16)芹菜衝液:芹菜500克洗淨,搗爛,用幹淨紗布絞去鮮汁液加開水衝服用,一日2次。

(17)番茄西瓜皮茶:番茄20克,西瓜皮15克,冬瓜皮15克,天花粉15克,水煎當茶飲。

(18)茶菜湯:綠豆200克,梨2個,青蘿卜200克,洗淨,梨、蘿卜切塊,三味加水共煮,熟後服用。

糖尿病與高血壓、婚姻與妊娠之關係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常見病,兩者互相影響。據統計,在3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約有1/3至1/2合並高血壓,其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發生高血壓的高峰年齡也比一般人提前10年左右。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易伴發高血壓,原因可能是:肥胖或超重、血脂過高、高胰島素血症及血管緊張素水平升高等。糖尿病患者合並高血壓後,心髒、腦血管、眼底血管及腎小球等病變加速,死亡率也明顯增高。一方麵,高血壓可加速糖尿病患者腎髒病變的發展;另一方麵糖尿病性腎病又會造成腎性高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的治療,未能滿意控製血糖,持續高血糖會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腎小球內係膜細胞增生,腎小球閉鎖,最終發展成為糖尿病性腎髒病變。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根據標準體重和勞動強度,合理安排膳食。肥胖者要逐漸減輕體重,攝取低熱量飲食,低鹽低脂。

糖尿病患者,如果是青年人,經過治療,病情控製良好的,可以結婚。由於糖尿病具有較強的遺傳因素,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曾建議:男、女雙方都患糖尿病者不要結婚。如果結婚,最好不要生孩子,以減少幼年型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患者選擇對象,最好不要選擇患有同樣疾病的人(包括他的父母也無此病),以防止遺傳。至於婚後的性生活,患者應以節欲保精為原則。婦女糖尿病患者病程已達20年或年齡在35歲以上者,則不宜妊娠。如控製良好,則能妊娠,但應住院分娩以保安全。

痛風

痛風是因人體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過多,以致血尿酸升高,沉積於機體組織而造成的病變。痛風與飲食關係密切,合理調配飲食,對預防和治療痛風具有積極作用。

痛風容易被誤診為急性風濕性關節炎、蜂窩織炎或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等,故應引起國內人士注意。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於體內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與蛋白質的消耗量有關。臨床醫學觀察,80%的痛風病人有喜食肉類、動物內髒和經常過量飲酒的習慣,特別是肥胖、高血壓、冠心病或糖尿病等患者尤為多見。民間稱痛風為“奢侈病”或“富貴病”。

痛風有急性發作期、間歇期和慢性期之分。在發作初期,主要表現在關節紅、腫、熱、痛等症狀。痛風發病的特點多為夜間急驟起病,關節炎的病變部位以拇趾等遠端為多。有些病人可發生在一側內踝、膝、肘、腕等關節,呈非對稱性,常會在數小時內發展到高峰。服用一般的止痛藥難以奏效,血尿酸檢查結果明顯增高。

痛風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甚大。如果反複多次發作,時間拖得過長,往往會引起關節強直僵硬或變形。尿酸沉積在骨骼、肌腱、軟骨和滑膜上,可產生“痛風石”,晚期對腎髒有損害。這是因為人體的尿酸有2/3要通過腎髒排出,當血尿酸濃度超過正常時,尿酸就容易溶解而沉積於腎髒組織內阻塞腎小管,引起腎功能不全,最終導致腎衰竭——尿毒症。因此,老年人痛風重在預防。一旦發現反複發作的單關節炎或是診斷不明,療效欠佳的慢性多關節炎等,均應考慮作血尿酸檢查。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應臥床休息。過去用秋水仙素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特效,現在多采用扶他林治療。服藥2~3天,症狀好轉。消炎痛也有效。但目前為止尚沒有痛風的特效藥,且藥物的不良反應很大。因此,關鍵在於預防痛風的發生。平素不要暴飲暴食,少吃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如牛羊肉、火腿、鹹魚、香腸、動物內髒、花生米等。要多飲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要堅持體育鍛煉。在飲食上防治痛風極為重要。

(1)宜堿忌酸。如白菜、芹菜、黃瓜、南瓜、茄子、蘿卜、胡蘿卜、土豆、竹筍、萵苣、洋蔥、桃、梨、香蕉、蘋果、菠菜等蔬菜,水果是堿性食物,且不含或少含嘌呤。而各種血類、動物內髒和鳥類等都是酸性食物,嘌呤含量較高。植物油、雞蛋、牛奶等酸性食物含嘌呤較少。

(2)調味宜淡。辣椒、濃茶、烈酒能興奮自主神經,易誘發痛風病,應少吃。

(3)去湯取質。痛風病多發於吃葷較多的人群。葷食屬酸性食物,富含嘌呤。烹調方法多采用燜、煨、煮、燉,菜燒熟後應去湯取質,因湯中含嘌呤較高。去湯後,葷食中的嘌呤含量減少。

含嘌呤較高的食物有:動物腦、內髒、雞、鴨、魚等,其次為牛肉、豬肉、羊肉、兔、火腿、香腸、骨髓等。在牛奶、雞蛋、豆類、蘑菇、香菇、米、麵、藕粉、核桃、花生、栗子、植物油、蔬菜瓜果、海藻類等食物中含嘌呤較少。

(4)素食。素食是預防和治療痛風病的有效方法,吃素的人很少患痛風病。多吃堿性食物。應盡量少吃葷油,多吃素油,如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小麥胚芽油、葵花籽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葷、素油的比例以1∶2為宜。

(5)避免攝入過多蛋白質。痛風患者應少攝入蛋白質,其攝取量以標準體重每千克1克為宜。要維持理想體重,避免因組織快速分解而產生大量普林,促進症狀加劇。

(6)低脂、禁酒。多量脂肪有抑製尿酸鹽排出的趨勢,並易使痛風症狀發作。故油炸、油酥食品最好忌口。對患者要給予大量的高糖液體(如蜂蜜、汽水、果汁等),以防止脂肪的代謝加速,引起急性痛風的發作。要禁酒即使啤酒也不宜多飲。因酒會使乳酸囤積,而乳酸會抑製尿酸排泄,促使痛風發作。

(7)多飲水。對痛風的預防,就是要維持正常尿酸值。為此,要適度服藥控製,其次要留意飲食,並避免飲酒過量,或過量攝取多糖。此外,多喝水可增加體內水分,雖然不能直接作用於關節腔,但可以增加排尿量,間接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將體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如果水分不足,不僅排毒作用減低,腎髒水分還可能濃縮,使尿酸沉澱。

正常人日排尿量約為15升,痛風病人,最好達到2~3升。所以,應大量喝水。如平常人日飲5杯,痛風病人則應飲7杯。飲量可根據尿量而定。如平時出汗多,則還應再增加飲水量。

鮮奶煮芹菜,可中和尿酸及體內其他酸性物質有利於防治痛風。

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是人生從成年向老年過渡的時期,大致年齡是45~55歲。在女子,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進入更年期後有的人會出現眩暈、眼花、耳鳴、麵部潮紅、記憶力衰退、失眠、焦慮、憂鬱等不適的症狀,稱之為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在男子,由於睾丸功能的衰退,進入更年期後,有的人也會出現這類症狀及性功能障礙,稱之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是身體一時性性激素代謝紊亂所致。不論是雌激素或雄激素的急驟減少,都是綜合征產生的原因。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綜合征的症狀會減輕或消失,而有的人卻無明顯反應。因為更年期綜合征是由於自主神經和內分泌係統功能失調,所以可導致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容易發生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因而要加以重視。

在目前報刊上,對男子是否有更年期綜合征,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肯定,有的人則否定。在本書中所談論的,主要是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自我診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分析:

(1)月經改變,間歇期延長,來潮時間短,經量減少;另一種是月經周期不一,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甚至陰道大出血;也有人突然停經,以後不再來潮。

(2)生殖器官,如陰道、子宮頸、外陰和乳房開始萎縮,性功能出現減退現象。

(3)顴紅潮熱。由於血管舒張功能不穩定,出現突然的熱感,伴以麵、頸及胸背部皮膚潮紅,心率加快,多汗、畏寒,夜間加重。

(4)情緒不穩,易激動,緊張或抑鬱,失眠。也有人頭暈、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等。

(5)消化不良,便秘,胃腸脹氣,浮腫。

(6)骨質疏鬆。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可采用自然療法:

心理療法

首先要認識人體衰老的必然性,不必焦慮不安。要保持情緒樂觀,不生氣,不發火,自我調整,待內分泌之間重新建立起平衡後,一切不適症狀都會消失。也可采用日照法,即麵部塗防曬霜後,戴上墨鏡,坐在陽光下照射15~30分鍾,刺激腦垂體產生各種激素,以調整、維持各種代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