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內分泌及代謝係統疾病(一)(1 / 3)

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謝紊亂、血糖增高為主的一種慢性疾病。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許多研究發現,糖尿病與遺傳、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一般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尿的多,喝的多,吃的多和體重減少。

以往糖尿病多發生在50歲以上者身上,如今20多歲或30多歲的患者也很常見。可見防止糖尿病的發生,已成為當務之急。

測定糖尿病的發生,可以觀察皮膚上的反映,下列信號有可能已患糖尿病,可供預測參考:

(1)紅色麵孔:有人調查150例糖尿病患者,大多數顏麵色澤較紅。39名隱性糖尿病病人,有35%麵孔紅色。

(2)皮膚皰疹:酷似灼傷性水皰,壁菲薄,內含透明漿液,皰周無紅暈,好發於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邊緣。單個或多個出現,數周內自愈,但可反複出現。

(3)頸部毛囊炎:後頸枕部出現膿頭痱子樣的炎症,觸痛,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小癤子或蜂窩織炎。膿液排出後可愈合,但常此起彼伏,反複發生。

(4)皮膚瘙癢:部分糖尿病人可發生全身或局部皮膚幹燥脫屑,劇烈瘙癢。婦女患者以陰部瘙癢更為多見。

(5)感覺異常:四肢皮膚麻木,常有灼熱感,蟻走感,行走時踏棉墊感。有的人手足及四肢強烈疼痛,穿衣褲、蓋被時可加重疼痛。

(6)出汗異常:多汗(多見於上肢和軀幹)或少汗(多見於下肢),甚至有的患者汗液淋漓。

(7)足部壞疽:患者足部疼痛,溫覺消失,幹燥易裂,發生潰瘍,創口化膿,壞死,愈合困難,甚至發生足穿孔症。

(8)黃色瘤:四肢屈側、臀、頸、膝等處皮膚常常可以見到成群突發的黃橙色小結節或小丘疹,周圍繞以紅暈,有瘙癢的感覺。

以上可供測定糖尿病時之參考。

關於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可采用自然療法,如能得法可能改善糖尿病病情。

按摩療法

點揉腎俞穴(第十四椎節下,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旁開二橫指)3分鍾,搓背2分鍾(可用毛巾兩手上下拉),摩腹100~200下,點揉內關、足三裏、手三裏穴各1分鍾,揉擦湧泉穴2分鍾,雙拳輕扣腰背部。

氣功療法

氣功治療糖尿病屬體育療法範疇。練氣功可加強機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促使糖在機體內的利用。同時,練功通過意念丹田和胰髒部位,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功能。其功法是:

(1)每天早、晚練站樁或靜坐30~50分鍾,要進入“入靜”的氣功態才會有好效果。

(2)病症偏重中上焦,口渴善饑,有明顯肺胃症狀者,早晨起床端坐叩齒36下,津液滿口時,分3次吞下,意念口水直抵下丹田。再雙手掌重疊於胃脘部的中脘穴(男子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相反),先做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下,再做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下。

(3)病症偏重下焦,腎陰虛多尿,腰腿乏力者,以雙手搓熱,貼在腰部腎俞穴1分鍾,繼而用雙手在腎俞穴各旋轉按摩36下,再用空拳叩擊腎髒部位36下,長期堅持有效。

沐浴療法

(1)礦泉浴療法:取單純性溫泉、碳酸泉、土類泉、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食鹽泉、硫化氫泉、氡泉等作礦泉浴療法。

(2)日光浴療法:取柔和的陽光進行全身日光浴。

運動療法

糖尿病患者,進行運動,可增強體質,促進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以利疾病的康複。尤其是肥胖的患者,更應重視運動療法。但在運動時,不宜劇烈或過量運動,應量力而行。一般講運動形式,以耐力運動為佳,如步行、慢步、騎自行車、劃船、遊泳、登山等,尤以步行最適宜。步行速度可隨患者自由調節,可快可慢,可長可短。一般講,步行運動至全身發熱,微有汗出,心率每分鍾不超過120次為宜。也可采用“定量步行法”,即根據自身體質情況和對鍛煉的適應程度,逐步增加步行速度和距離。除了耐力外,還可采用保健操、太極拳等。總之,運動不可劇烈,也不可參加比賽性質的鍛煉,以防出現問題。運動時間可選在早晨或傍晚、飯前或飯後進行,每天進行1~2次,每次可運動30~50分鍾。

飲食療法

(1)糖尿病患者飲食要多樣化,並且要有選擇。如含碳水化物的食物,可選米飯、麵包、麵條、麵粉類等;含蛋白質的食物,可選魚貝類、肉類、蛋、豆腐、乳酪、牛奶、酸乳酪等;含脂肪的食物,可選植物油、黃油、蛋黃醬等;含維生素和無機鹽類的食物,可選各種蔬菜和水果。此外,應忌多食含澱粉高的食物,忌煙、酒和辛辣刺激物。

(2)選食含維生素豐富而含糖量少(低於3%)的蔬菜,如菠菜、油菜、大白菜、小白菜、圓白菜、萵苣、西葫蘆、春筍、綠豆芽、菜花、茄子、四季豆、卷心菜、苦瓜、韭菜、黃瓜、芹菜、西紅柿、絲瓜等。其中苦瓜含維生素C特別豐富,每100克中含量高達84毫克,遠高於其他蔬菜,足夠一個人的一天需要量。如將苦瓜分離出胰島素,對降血糖有明顯作用。苦瓜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肴。

(3)多食含纖維素高的食物、選擇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可以延緩胃排空時間,增加耐饑力,減緩糖的吸收,從而達到控製飲食,並解決饑餓之苦。含高纖維素的食物,主要有麥麩、玉米皮、海藻類、豆腐渣、蘑菇、生蕎麥粉等。其中苦蕎麥還有降血糖的作用。多數患者食用20天後見效,降血糖的總有效率達93%。

(4)應禁食高糖食物和限製高膽固醇食物。因為糖、糖果、蜜餞、蜂蜜、果醬、甜點心等,含糖量高,食入後,吸收快,易使血糖升高,故宜禁食。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易引起脂質代謝紊亂,故必須預防血脂升高,以控製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因而要限製動物內髒、腦、魚子、鬆花蛋及肥肉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5)食用黃鱔:因黃鱔中含有黃鱔魚素,對高血糖具有顯著的類似胰島素降血糖的作用。食用黃鱔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

(6)冷開水泡茶:茶葉中含有促進胰島素合成和去除血液中過多糖分的物質。由於該物質耐熱性不強,用熱開水浸泡易使其遭到破壞,所以,必須用冷開水浸泡才能發揮作用。每次取未精製之粗茶10克,用冷開水浸泡5小時,每次飲服50~150毫升,每日3次。一般堅持飲40~60天,即可收到好的效果。

此外,人乳是糖尿病的特效藥,容易獲得。據國外報道,嬰兒不吃母乳者,長大後易患糖尿病,其原理也是如此。吃牛奶易誘發糖尿病,因為牛奶中所含β酪蛋白可激發人的免疫係統,使免疫細胞破壞這種蛋白質。由於人胰島細胞中的β-細胞蛋白質與這種蛋白質相似,因而也被免疫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細胞死亡,從而使胰島素分泌不足而造成糖尿病。母乳哺養即可減少這種危險性。

食療配方

(1)醋蒸白毛雞:男性患者用一隻2年齡以上的白毛母雞,女性患者則用一隻2年齡以上的白毛公雞(均為菜雞),殺後,退毛去五髒,洗淨,往雞肚內倒入好米醋250克(不放鹽),開口朝上,置於陶瓷盆內,加盆蓋(蓋應比陶瓷盆略大,以免蒸氣水分流入)蒸熟,早晨空腹服食。一般分2~3次吃,次晨加熱空腹再吃。輕者服一隻,重者服2隻,糖尿病可轉陰,血糖即有可能降至正常。

(2)南瓜:早、晚各吃熟南瓜250克,可降血脂,穩定血糖,明目解毒。或服南瓜粉,每日6克。

(3)苦瓜:用鮮苦瓜做菜,每餐50~100克,或苦瓜粉每次9~12克,每日3次。適用於輕型糖尿病患者。

(4)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水煮服。適用於糖尿病口渴、尿混濁。

(5)將鮮蘿卜(紅皮者為佳)洗淨,搗爛取汁。每天早、晚各服100毫升,15天為一療程,一般10天即有效。可連服6個療程,對緩解各期糖尿病症狀,降低血糖、尿糖均有作用。若使蘿卜汁配合中藥治療,療程可縮短1/3左右。

(6)鮮山藥,煮熟食之,1日3次,每次60克,長期服用。

(7)山藥30克,黃連9克,水煎服。

(8)取僵蠶500克,研為細末,飯前取5克,以白開水衝服,1日3次,2個月為1療程。休息半個月,再行第二個療程。

(9)菠菜銀耳點心:菠菜根150克,銀耳10克。洗淨菠菜根,銀耳泡發,一並入鍋,加清水1000毫升。先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60分鍾左右,以銀耳熟爛為度,當點心食用。

(10)苦瓜粥:用苦瓜150克,洗淨切塊;粳米50克,洗淨加水先煮爛,然後加入苦瓜,再加入少許鹽、味精、蔥花、食油即可,食苦瓜粥。

(11)蘿卜飲:取紅、白蘿卜各250克,洗淨後切塊,生薑10克,切碎。加水共煮熟。用少量食鹽調味,飲湯吃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