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消化係統疾病、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三)(2 / 3)

運動療法

每日堅持體育鍛煉,如慢跑、步行、打球等,有利於治療便秘。

運動療法,能增強腹肌的收縮力,促進腸蠕動。方法簡便實用,一般可在早晨起床前進行。今介紹如下(取仰臥位,做下列四節運動):

(1)屈腿運動:兩腿同時屈膝提起,使大腿貼腹,然後還原。重複15次。

(2)舉腿運動:兩腿同時舉起,膝關節要保持伸直,然後放下。重複15次。

(3)踏車運動:輪流屈伸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動作。屈伸範圍盡量大,做20~30秒。

(4)仰臥起坐:仰臥收腹坐起,兩手摸足尖,每次做8下。

長期堅持此操,可解除便秘之苦。

提肛運動

提肛運動可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加速靜脈血回流,降低靜脈壓,增強肛門部位抵抗力,促使病灶消失。此外,提肛還可促進腸胃運動,防治便秘。

提肛時就像忍大便一樣收縮肛門周圍的肌肉,往上提,然後再放鬆肌肉。反複做。

練習提肛運動要循序漸進,要逐步加大運動量。最好能在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2~3分鍾。

按摩療法

(1)用一手指在尾椎與肛門之間按摩,每日早、晚各100次。

(2)先用指端按揉足三裏穴(圖11)100下,再摩臍部,做順時針方向旋轉摩腹200下,每天2次。

揉腹療法

患者平臥,腹部運氣,雙目微閉,舌舔上齶,留意臍部,平靜腹式呼吸3分鍾,每分鍾呼吸6次。腹式呼吸幅度越大越好。腹式呼吸同時按摩。患者雙手重疊,右手掌向下,自右下腹開始圍繞臍部以順時針方向作圓圈形按摩。用力要均勻。繞臍一周約10秒鍾,並進行一次深呼吸。按摩5分鍾(共繞臍30周,呼吸30次)後,再如前法做腹部運氣2分鍾,按摩結束。

捶腹療法

邊慢步行走,邊握拳有節奏地捶擊腹部,以感覺不痛為適度,一般每分鍾捶擊30下左右。每日捶腹1次。每次堅持半小時,可使排便通順。

暖臍療法

取適量蔥白,切成細末,用食醋炒至極熱,然後用布包裹好,置於肚臍處。每日早、晚各暖臍1次,大便可自通。

飲食療法

(1)堅持早起喝一杯涼開水,可治療便秘,也有利於治療痔瘡。美籍華人吳某,女,38歲,長期便秘,服藥不見效,早晨空腹飲水1杯,半月後即大便通順。

(2)蜂蜜50克,水衝服,每日早、晚各1次,七天為一療程。先父早年常以此治療便秘,非常有效。此法如與按摩療法配合,其效果更佳。

(3)新鮮蘿卜100克,洗淨切碎,搗爛擠汁,加少量蜂蜜調味,清晨或睡前服。每日1次,堅持數日即有效。

(4)紅薯500克,削皮切塊,煮至爛熟,加少量白糖,於臨睡前食用。

(5)紅豆30克,海帶20克,共煮至爛,食豆、海帶,喝湯。

(6)每日早晨空腹吃1~2個蘋果或香蕉,治療效果明顯。香蕉可兼治痔瘡出血。

(7)黑大豆炒熟研末,用酥油調和,每次飯前用溫開水送服。每次1匙,每日2次。

(8)黃豆250克,煮熟加少許醋,鹽或糖,豆熟後撈起裝入碗,每日吃50克,有療效。

(9)平日多吃糙米、新鮮蔬菜、紅薯、玉米、水果等含纖維素多的食品,有利通便。特別是香蕉、番石榴、木瓜更有利於通便。

(10)紫菜10克,香油2小勺,醬油數滴,味精05克,每晚飯前半小時,用開水泡1碗,溫服。紫菜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碘和多種維生素和粗纖維。

(11)豆腐渣可治療便秘。豆腐渣含有許多營養物質,每百克中含有蛋白質48克,鈣質含量與鮮奶相等,食物纖維含量333克,因此,通便效果好。

(12)白菜葉適量,炒菜吃,每日3次。

(13)鮮菠菜沸水中燙後,麻油拌食,每日250克。

(14)旱芹60克,同水煮至半熟時吃下,每日2次,一周有效。

便溏

便溏,大便不成形,雖不是疾病,但長期便溏,對身體健康有害,故也應治療。便溏可采用飲食療法:

(1)醋蛋療法:每次用167毫升醋,置於大口玻璃瓶中,放入新鮮雞蛋1個,蓋緊放置3晝夜(夏季2晝夜),蛋殼變軟,用匙搗碎,與醋拌勻,再浸一夜,每日晨起空腹服一湯匙(約1/7)。服至第4天,可取另一瓶子泡上第2個蛋,以便第8天繼續服用。如此連服3個蛋,共21天,為1個療程。必要時,停服一周後,再服第2個療程。本人曾患便溏30餘年,服用中、西藥均無效,服醋蛋1個療程,至今已10多年,大便成形,未再複發。

(2)食用醋煮豆腐(豆腐用油煎後再用醋煮)或薑汁鴨蛋湯(鴨蛋打散入沸水中煮,加入薑汁及少許鹽)。連服數次,療效不錯。

痔瘡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分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痔瘡的病因是:久坐、久站、負重過度、便秘、腹瀉、慢性腸炎、慢性支氣管炎、長期咳嗽、慢性肛管炎、高血壓、直腸腫瘤、婦女妊娠及生產期等,都可導致靜脈壁薄弱和靜脈回流受阻或壓力增高而形成痔瘡。痔瘡的自然療法:

運動療法

(1)跛足行走:學習跛足者之行走姿勢,行走或上、下樓梯,每次持續15~30分鍾,每日2次,堅持1~3個月有效。

(2)爬行運動:每天早晚各爬行150米,每次10米,分15次練習完。爬行動物身體處於俯臥姿勢,靜脈回流不會受阻,肛門壓力低,靜脈壁不會變薄,所以不會出現痔瘡。人們模仿爬行動物進行爬行運動,有利治療痔瘡。

(3)提肛運動:仰臥床上,兩腿交叉,臀部及大腿肌肉用力收緊,肛門內縮上提,然後放鬆,反複20次以上。每日早、晚各一遍。也可用坐或站的姿勢進行。每次站起時,雙臂上舉,吸氣、收臂、夾腿、提肛;坐下時放鬆。反複20~30次,每天早、晚各一遍,有利於促進肛門血液循環,防止痔瘡複發。

(4)腹式呼吸運動:仰臥,雙手置於體側,雙腿並攏伸直,鼻吸口呼。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收腹提肛。每天早晚進行1次,每次10~15分鍾。此法對神經係統、內髒係統的疾病也有良好療效。

按摩療法

摩擦尾骨可治痔瘡。每晚上床入睡前或早晨起床前,盤腿坐於床上,或者大便後,並攏示指和中指,一上一下按摩尾骨及周圍50~100下。按摩時,用力適度,以指下皮膚有灼熱感為宜。輕者早、晚各按摩1次,重者須增加按摩次數,連續按摩5~7天即可。如加揉百會、會陰、長強、委中、承山(附圖5、10)等穴,療效更佳。

熏洗療法

(1)馬齒莧煎湯熏洗,每日2次。

(2)荷蒂、槐米各20克,煎煮,熏洗患處。

(3)海螺螄煆灰,煎水熏洗,每天2次。

(4)黑芝麻煎湯熏洗,每日1次。

(5)鮮韭菜100~200克,洗淨切段後放入盆內,用開水衝泡成湯,坐在上麵,先熏後洗,擦幹後塗上消炎膏,如此3~5次即見效。無韭菜可用韭菜籽50克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