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糖醋飲:冰糖500克,陳醋1500克,冰糖溶於醋,飲用。一日50毫升,長服。東陽市吳寧鎮有位農民,張某,女,42歲,中風後臥床不起,服用冰糖醋飲,2個月後,能起床走動了。
(2)活蛇一條,約500克,殺死後,去頭、去皮、去內髒,將骨、肉分離,切段,全部放陶器碗(罐)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不加任何佐料,喝清湯。棄骨吃肉。肉可加香油、醬油調味,每次1條,連吃3條(連日或隔日吃1次均可)。
(3)大蒜泡酒:取大蒜頭1000克,去皮後浸入糧食白酒(由高粱、菽穀、大米等糧食釀造而成的白酒,60度以下,40度以上)中,用玻璃器皿,密封皿口,兩周後服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約30毫升),吃汁不吃蒜。如吃蒜,則每次吃50克。早、晚均可服,可連續服,其效極佳。但不可與其他藥物同服。
大蒜中含有一種抗凝集素(MATS)的成分,可使人體血小板的凝集力明顯降低。因此,大蒜有明顯的防止血栓形成的功效。
(4)茶葉中的單寧酸可預防中風。因為腦中風的原因之一是人體內產生有害作用的活性酶生成過氧化脂質,使血管壁失去彈性,進而引起血液流通不暢。而茶葉中的單寧酸能抑製過氧化脂質生成,消除活性酶的作用,其效果比服用維生素E高200倍。
紅茶中含有類黃酮物質,喝紅茶可防中風。據研究,每天喝5杯紅茶以上的男子比喝不到3杯的人中風少69%。類黃酮可以減少中風的危險,因為它能防止血小板粘在一起,形成血栓,還能防止膽固醇附著在動脈壁上,造成血流量減少。專家們指出,中風大部分是血栓阻塞了被膽固醇破壞了的動脈引起的。心肌梗死同樣也是血栓阻塞了通往心髒的動脈引起的。
(5)每日吃一個土豆,能大大減少中風的機會。美國研究材料說,土豆與其他富含鉀元素的食物,如香蕉、芋頭、豆類、白薯、玉蘭片、慈姑、莧菜、菠菜、香菜、香椿、冬菜、蘑菇、海帶、紫菜、紅棗、黑棗、核桃、蓮子等一樣,都能減少中風的危險,且沒有不良反應。印度醫學院戈哈博士認為,土豆含有豐富的鉀,每周吃5~6個土豆,可令中風機會下降40%。因為體內缺乏鉀的人,往往容易精神緊張,而精神緊張能導致腦血管破裂的中風症。
(6)中風與缺乏維生素B6有關。人體內缺乏葉酸會引起“半胱氨酸”升高,導致中風。美國醫生研究證實,體內缺乏維生素B6,更能促使血液中“半胱氨酸”含量升高,最終誘發中風。因此,美國醫生建議,中老年人平時宜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6的食品,如玉米、山芋等雜糧,豆製品以及動物肝髒等。已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6片,每次口服10~20毫克,每日3次。
(7)葡萄汁可阻止血栓形成。因為紫葡萄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減少凝聚在一起形成血栓的血細胞即血小板的活動。
(8)醋蛋療法:將雞蛋2枚敲碎連殼浸入醋中,泡5天後吃一周,長服可防治中風。
(9)健腦粥:粳米100克,核桃仁25克,百合10克,黑芝麻20克,加水適量煮粥。經常吃能增進人體能量代謝,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含量,消除血管壁沉積的膽固醇,改善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症狀。
(10)海帶豆腐菠菜湯:海帶100克,菠菜50克,豆腐250克,洗淨切碎,加少量鹽和醋當菜吃,可促進腦血管病人的康複。
中風患者的飲食製
中風患者的飲食可采用“111”製,以縮短療程,提高治愈率,降低複發率。早餐“111”製:1碗粥,1片麵包,1塊蛋糕。粥最好是赤豆粥、枸杞粥、紅棗粥、薏仁粥、淮山粥等。中餐“111”製:1蔬菜(任選一種蔬菜,約200克),1葷(魚、雞、鴨、兔、瘦肉、蛋等任選一種,約50克,最好製成肉丸,以利消化),1碗米飯(200~300克)。晚餐“111”製:一蔬菜(同上,品種應與中餐有別),一素(豆類及其製品,如大豆、豆腐、腐竹、豆絲、豆芽等,約100克),1碗麵條(100克)。
中風急救法
無論中風發生在什麼地點,都不要搬動病人。因為外力移動會促使腦內血管發生更大破裂,造成嚴重後果。可原地輕輕將其扶起,立刻替他放血。用注射針、縫衣針或大頭針都可,用酒精或放在火上燒一燒消毒,刺患者的10個指頭。穴位在距指甲一分的手指腹麵,要刺出血來。萬一沒有刺出血,要擠出一滴血。10個指頭都要見血,約10分鍾後病人蘇醒,立刻送醫院調治。如果口眼斜,可拉耳朵。把耳朵拉紅後,在兩耳的耳珠上各刺一滴血,幾分鍾後口就不歪了,病人可轉危為安,不留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