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
當前,我國對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病是高血壓病。所謂高血壓,是指舒張壓12千帕(90毫米汞柱)、收縮壓213千帕(160毫米汞柱)以上的血壓。據中國高血壓聯盟主席劉力生教授公布的最新數字,我國已有9500萬高血壓病人,北京為200萬人。其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城市高於農村,男性高於女性。造成高血壓患病率上升的病因很多,主要是與遺傳因素,食鹽過多,精神緊張,身體超重以及飲酒過多密切相關。遺憾的是有734%的病人竟不知自己已患高血壓病。
高血壓應從兒童時抓起。據研究,北京市4個城區5916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其中554人的血壓偏高,占總調查人數的936%。導致兒童高血壓的原因很多,其中遺傳因素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兒童高血壓病還與飲食不當以及生活方式有關。飲食太鹹、太甜或進食含脂肪過多的食物,平時蔬菜、瓜果吃得較少,缺乏活動,睡眠過多或不足,嗜煙、嗜酒、噪聲汙染等也影響兒童血壓。
專家強調,預防高血壓要從兒童抓起。這樣可以推遲高血壓發病時間,降低發病率,減少高血壓病的並發症和死亡率。
高血壓病的治療,首要步驟應是非藥物治療,即自然療法。據最近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預防心髒病學會議和第二十九屆美國心髒學會委員會年會的聯合會議上,與會人員提出了治療心髒病的新見解:戒煙、參加體育活動、攝取低脂食物及緩解精神壓力,在改善心髒病患者的病情上和藥物一樣有效。一項研究還表明,降血壓藥本身帶有諸如提高血中膽固醇、增加血脂、提高血糖等危險性。因此,全美高血壓聯合委員會建議:治療高血壓的首要步驟應是非藥物治療。高血壓病的自然療法:
心理療法
情緒的變化對血壓的影響明顯。長時期的緊張情緒,如焦慮、恐懼、憤怒、敵意等,常是造成血壓升高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谘詢和心理治療,如催眠療法,生物反饋法,鬆弛療法等。還包括及時幫助患者端正對疾病本質的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焦慮、悲觀、急躁等不良情緒,使患者身心俱靜,有利於血壓下降。
運動療法
堅持適當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可預防和控製高血壓的發生。體育鍛煉的方法,可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用步行、慢跑、遊泳、騎自行車以及降壓操、氣功、太極拳等。要求循序漸進,最高心率不超過110次/分,每日1次,每次30~45分鍾。但對患有心、腦、腎病變的中度以上高血壓病人,則應持慎重態度,以防各種意外發生。
刺激療法
(1)刺激手背上的落零五穴(在示指與中指沿下的手背間的凹陷處,按壓時有疼痛感處即是穴位)、合穀穴(在拇指與示指相交的凹陷處)、陽溪穴(在靠近手腕手背的凹陷處中央的壓痛點)。以上穴位詳見。
(2)溫、熱水刺激整個腳底。
(3)用可口可樂瓶子敲打腳底。
(4)轉動足踝的內外側各50~250次。
推拿療法
手掌推拿法
(1)雙手掌自太陽穴、側頭部、風池穴至肩部作推法和搓法各3~5次(可分別或同時進行),再按壓曲池穴(曲肘橫紋頭外向3分)、內關穴(腕關節掌側,橫紋正中上2寸,兩筋之間)、足三裏穴(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詳見書後附圖8)、湧泉穴(腳掌中心凹陷處),即第二、三蹠骨之間,各1分鍾。
(2)用一手掌揉拿頸部20~30次,放鬆靜坐,推運頭頸,揉按腹臍,揉拿下肢,搓揉湧泉穴。
手指推拿法
用手指按揉百會穴(前發際至後發際的中點,或從兩耳尖直上於頭頂正中取之)、風池穴、曲池穴、內關穴、湧泉穴。
按摩療法
按摩療法之一
(1)常梳發:取坐式,雙手十指分開似梳子,從頭部正中和前額兩側分別推至頭頂後發際處。推的次數不限,至少10遍。有健腦益智之效。
(2)抹前額:取坐位,雙手示指彎曲,用示指的側麵,從兩眉間“印堂”穴沿眉外展抹到太陽穴處,至少10遍。有醒腦明目之效。
(3)按摩上肢:站、坐位均可。用左手捏拿按摩右肩部至右手背,做10遍。按摩左上肢方法相同。能舒筋活血、通利關節。
(4)推按胸腹:雙手平掌輕按在雙乳房處,掌心手指緊貼胸部,用鼻深吸一口氣,接著用口呼氣,雙手順勢由上往下緩緩撫到小腹部,反複做10遍。有吐故納新、寬胸理氣之效。
(5)搓手心:站、坐位均可,雙手掌心貼緊,用力搓動,至掌心發熱。能刺激末梢神經,有醒腦強心之效。
(6)浴腰:兩掌手指並攏,緊按腰背脊柱兩側,從上往下擠壓至臀部尾骨處,每次20遍。有強壯腰腎之功。
(7)按摩下肢:取坐位,雙手放在大腿根部,緩慢由上往下捏拿擠按直到足背處,左右兩腿各做10遍。能舒筋活血、通利關節。
(8)搓腳心:取坐位,每晚用溫水洗腳後,右手搓左腳心,左手搓右腳心,每次20遍,至足心搓熱為止。或以兩腳掌相對抵摩也可。能引血下行,有益氣清濁、通絡之效。
按摩療法之二
通過全身特定穴位或部位的按壓刺激,調理身心緊張情緒,改善和提高全身小動脈的血液循環,而使血壓下降。隻要能堅持按摩,定可收到良好效果。
(1)放鬆靜默:在放鬆靜默、端坐的姿勢下,兩掌手心向上放在雙膝上。閉目收神,意守在兩腳心湧泉穴上,均勻而遲緩地呼吸3~4分鍾,然後將兩眼慢慢睜開,周身放鬆。
(2)推運頭項:先把兩手掌根部放在頭部兩側太陽穴處,輕揉3次,然後用掌側小魚際部沿鬢發際輕輕推至耳尖處,再向下沿耳後輕推到風池穴,在風池穴處輕揉3次,仍用掌側小魚際部沿頸旁向前方緩慢推至頸前鎖骨缺盆處。以上運作按摩時應連續進行。用力適度,共作5次。
(3)揉按臍腹:將手掌心放在肚臍上,另一手掌重疊按壓(男左手在裏,女右手在裏),按順時針方向緩慢深穩地按揉腹部3分鍾,然後按逆時針方向緩慢深穩地按揉腹部3分鍾。根據情況還可適當延長時間按摩,按揉後以腹熱、微鳴為好。
(4)拿揉下肢:將兩手相對握住左側大腿根部,兩手一邊拿揉大腿兩側肌肉,一邊向小腿推按,沿從上向下方向重複操作4次,再將雙手握右側大腿根部,按上述方法從上向下重複操作4次。
(5)搓擦湧泉:先將左腳放盤在右膝上,用右手手掌搓湧泉穴36次。然後將腳放平,再將右腳放盤在左腿上,用左手搓擦右腳湧泉穴36次。搓擦完畢,再屈伸腳趾數次,然後靜坐片刻。
按摩療法之三
手、足指甲的根部是中醫經絡的始點和終點。刺激指尖可使經氣流通,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降低血壓。具體按摩做法:左手的大拇指指甲根部,沿指甲底邊肌肉隆起線分兩端,以另一手的大拇指與示指夾住,旋轉地搓揉。然後,以柔軟的指腹自指甲邊緣朝指根方向慢慢地揉搓下去。勿過度用力。吸氣時放鬆,呼氣時施壓。左右大拇指各摩搓5分鍾左右,盡可能在早起、午間、臨睡前做3次。
耳穴療法
取穴:腎上腺、降壓溝、降壓點、心、神門。輔助穴:內分泌、太陽、額、肝、腎(圖2-7)。方法:每次選4~5穴,找出所選穴位最痛點,用中藥王不留行子(生用)置於8毫米×8毫米見方的膠布塊上,將耳廓穴位皮膚消毒,把王不留行子對準穴位最痛點貼壓固定,按揉使之出現酸、麻、脹、痛感。亦可單用降壓溝穴,用中藥王不留行子按順序均勻置於8毫米×4毫米的膠布條的中央,排列整齊,然後貼壓在降壓溝上。並囑患者每晚睡前自行按壓2~4次,每次1~2分鍾。一般每周更換1次,夏天汗多每周更換2次。可長期堅持。臨床發現,高血壓第一期單用此法效果很好,第三期效果較差。
飲食療法
(1)禁食療法:禁食1~3天不等,隻喝白開水,飲果汁或蔬菜汁。每月禁食1次。
(2)停食療法:每周停食一餐,每月停食1天。停食時隻喝白開水或隻吃水果和生蔬菜、瓜、果。
(3)高血壓患者,平日飲食中,應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腐、骨頭湯、深綠色蔬菜等。在補鈣同時,還應補充油脂和維生素D,以幫助鈣質的吸收。要控製食鹽量,每日攝入量控製在9克以下,最好在6克左右。注意低鈉鹽之外,還應注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利降低血脂。
(4)晨飲一杯蜂蜜水,蜂蜜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而鉀離子進入人體後,有排鈉的功效,能起維持血液中電解質平衡的作用。高血壓病人和高血壓性心髒病人,堅持每天早晨飲一杯蜂蜜水,即可起到明顯的降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