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沈言看向韓安的眼神仿佛是在看一個絕世珍寶:“父王說的果然不錯,賢弟年齡雖小,但才華橫溢”
“兄長謬讚,另外還有兩件事,兄長須著手去做”
“何事?”
“兄長輕徭薄賦必須立刻去做,近期做出一個章程,此章程必須利民,甚至遠遠比先王的政策利民,若是有可能,兄長須親自下地,為百姓做表率”
沈言聞言,有些疑惑。
申顯道從中聽出了一些不同的意思:“賢弟之意,是讓言兒以此收民心?”
韓安鄭重點頭,這件事是最重要的事,兵馬、糧草從何而來,完全來自百姓。
先王為何能夠在短時間內拿下關中,完全是靠著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讓士兵、糧草充足。
“雖然如今天下叛亂漸漸平息,但仍有隱患”韓安看著漸漸陷入沉思的二人,繼續說著:
“我在巴郡任職之時,曾北上見過陛下,陛下整日不理朝政,所有朝政由國丈和宦官處理,朝堂中黨爭嚴重,我料,隨著各地諸侯的爭鬥,恐怕天下會再次大亂”
韓安說著,臉色變的前所未有的鄭重:“這場爭鬥遠比百姓叛亂來的嚴重”
益州偏遠,相比於齊王所在的青州、楚王所在的荊州、沈玉所在的關中都遠,他們臨近洛陽京都,在地理位置上占優。
一旦朝廷有變,這三路諸侯可在短時間內入京勤王。
如今韓安能做的,便是讓王爺處理好益州之事,在天下大亂到來之際,兵力遠勝其他諸侯。
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他隻能寄希望於天下諸侯抱著對皇帝敬畏之心,沒有此等想法。
沈言二人都聽出了韓安話中之意,將此事放在心中第一位:
“好,近些時日,本王便會頒布新的政令,本王也會親自下地,另外,姨丈,此事你親自把控,務必不要出現剝削百姓之事”
“好”
沈言近距離接觸韓安,才發現其才華,心中對未來愈發充滿期待,若有韓安的輔佐,未嚐沒有機會超越先王,統一天下。
想到這,沈言目光灼灼的看著韓安:“另一件事呢”
韓安輕笑,沒有直接回答沈言的話,而是將目光投向申顯道:“兄長可還記得,我曾為先王設有上、中、下三計,用以削弱世家”
申顯道轉念間便想起這件事:“自然記得,說起來,如今還有不少世家在朝中為官,他們其中有些世家子弟不滿上司的處理,已經發生一些矛盾,礙於先王薨逝,一時間沒有去處理”
“哦?快與我詳細說說”沈言聞言,當下心情大好,沒有想到,先王還埋有後手。
申顯道將當初的事一一告知沈言:“賢弟不提醒,兄還未想起來,是了,如今新王上任,正是樹立威信的時候,言兒,你可以利用此事,大刀闊斧的改革”
申顯道說完,韓安繼續補充道:“另外,‘招賢令也可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