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高為師 身正為範(2 / 3)

二、 引進和培養並舉,實施高層次人才工程,造就拔尖人才

學校加強從國內外引進已取得突出成就的高層次人才工作,同時也重視在學校內培養和選拔這類高層拔尖人才,做到引進和培養並舉。在造就“拔尖人才”方麵,重點實施“院士工程”、“長江學者計劃”和“紫江學者計劃”以及“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計劃”,有效地推動了學科的發展。

1.“院士工程”。院士是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一所高校擁有院士多少,反映出學校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由於曆史原因和專業發展因素,院士一類拔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對我們師範大學顯得較為困難。在這種局麵下,學校全麵啟動“院士工程”,並積極采取自己培養和引進並舉的辦法。對本校有實力的人選,學校精心培養,積極申報;同時千方百計地引進院士。從1999年到2001年,學校不僅成功申報了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而且成功引進了2名院士,雙聘了3名院士,實現了我校院士零的突破。院士工程的良好開端,在我校引起很大震動,全校教師受到極大鼓舞,院士所在學科的發展也受到很大推動。例如:何鳴元院士到我校後,領導成立了研究化學學科前沿的“離子液體化學研究中心”,組織不同二級學科和在不同國家取得博士學位的學術骨幹,共同進行科學研究,成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開放式的、多方位的科學研究機構,首次把相關學科有力地聯合起來,充分利用人才資源、物力資源,進行更深層次的基礎科學研究。

2.“長江學者計劃”和“紫江學者計劃”。學校高度重視、積極做好教育部實施的“長江學者計劃”工作,充分發揮專家作用,主動出擊、反複遴選特聘教授人選。目前,已獲準設立自然地理、基礎數學、光學、生態學四個長江特聘教授已獲準設立自然地理、基礎數學、光學、生態四個長江特聘教授崗位,前三個崗位的特聘教授已聘任到崗位工作(其中一人是校內的年輕教授);同時我校還首批獲準設立神經生物學長江講座教授崗位,我校校友、國際知名學者錢卓博士已到崗工作。錢卓博士到崗後,受教育部的委托,組織國內外優秀科學家,利用我校原有的學科優勢,把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學科貫通起來,成立了跨國界、跨學科、開放性的腦科學研究中心,所從事的科學研究是國際領先的前沿方向,實現了我校開展腦學科研究的夙願。目前,普林斯頓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的國際性聯合開放實驗室正在籌建之中,我們將利用錢卓博士的影響,積極組織國際一流的科研人員為這個實驗室工作,從而實現師資隊伍的國際化。

為進一步吸引國內外一流的學術人才,學校利用企業對教育的投資,按照教部“長江學者計劃”的同等力度,於1999年7月就開始實施了“紫江學者計劃”。我校“紫江學者計劃”的推出,在高校中屬領先一步,此舉在社會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結合學科發展規劃,學校1期共設立了15個“紫江特聘教授”崗位(包括教育、人文學科),向國內外公開招聘。通過一係列嚴格的論證程序,在80多位應聘者中擇優聘任了10位“紫江特聘教授”(其中一人是校內的年輕教授)。聘任形式不僅限於全職聘任,還對海外的知名學者實行講座教授製度,不拘一格吸納拔尖人才。

3.“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計劃”。學校在高層次人才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充分注意結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上海市重點學科的建設,大力引進和培養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學校認真做好人才引進的規劃,廣開渠道,積極獲取人才信息;對崗位急需的高次人才更是主動出擊,積極創造條件,力爭引進成功;進一步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有關政策和建立相應的配套措施,包括實行專業技術職務特聘製度,配備工作助手、解決住房、安排家屬就業和子女入學等有關規定;規範人才引進工作程序,實施人才引進的麵試製度,保證人才質量;對人才實施智力引進和柔性引進;加強對引進人員跟蹤管理,對引進的優秀人才實施重點投入、重點扶持,使優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1998年以來,我校已成功引進了38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指作為學科帶頭人引進的教授),有力地改善了我校的人才結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