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可以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選擇機會。由於我國中學階段缺少對學生升學的指導,學生在填報誌願時,往往受製於社會輿論、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意見,較少從社會的實際需要和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有較大的盲目性。實行開放製後,綜合大學承擔了培養教師的任務,這樣,即使學生在升學時沒有填報師範專業,今後有誌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仍可以滿足自己的願望。
目前,我們提出了開放製,強調綜合大學和專門院校都要承擔培養教師的任務,主要是為了解決高等師範院校本身在近期內所無法解決的兩個矛盾。
第一,調整中學學科結構不平衡的矛盾。目前,我國教師隊伍不僅存在著總量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而且也存在著更為嚴重的學科結構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初中的外語、地理、曆史、生物、生理衛生、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的教師缺額數比較大,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的教師餘額數比較大。高中外語、體育、物理課的教師相對缺乏。而高等師範院校的招生結構又在加劇這種不平衡。因此,僅靠高等師範院校本身的力量顯然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必須利用綜合大學和其他專門院校的力量來解決。
第二,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與單一的中等教育結構相適應,我國高等師範教育隻有普通師範教育係列而沒有職業師範教育係列。隨著職業技術教育的迅速發展,必然產生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來源與培養。這一問題僅靠現有的高等師範院校本身的力量也是無法完全解決的。因為: (1)我國目前高等師範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普通中學的教師,這一任務仍然十分艱巨。(2)辦職業技術學院來解決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問題,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但要大批興辦,經費、設備、師資都是一些棘手問題。(3)職業技術教育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密切相關,培養目標和專業設置的變動性大,因而對教師的需求類型繁多,門類齊全。這些師資單靠高等師範院校多辦專業、湊齊門類來培養,是不經濟也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利用綜合大學和其他專門院校的力量來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
綜合大學和專門院校是否有能力來解決這兩個矛盾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首先從綜合大學的辦學條件和水平來看,綜合大學有著優越的智能環境,包括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良好的圖書、設備,門類齊全的專業。問題可能是教育學科的師資沒有保證。但幾年來,大批的高校都建立了高教研究機構,吸收了不少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專門人才,要盡可能發揮這部分人的力量,開設一些教職課程。 其次,目前我國高校辦學效益存在不少問題,還有相當大的潛力可挖。如:教師負擔的學生數少,設備利用率低等。隻要我們重視了師範教育,肯下決心,為中學培養部分教師是可能的。
綜合大學和專門院校培養教師的方式則可以是靈活多樣的,既可以采用定向培養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非定向培養的方式。定向培養就是定向招生,一開始就明確培養目標,非定向培養方式則是根據學生入學後的願望和社會的需求,在大學畢業後,願從事教學工作的,再受一年的教育專業訓練。還可以在綜合大學設立師範學院,在專門院校設立師範班或教育係來培養教師。
最後,筆者要強調指出的是:多樣化的培養機構,“定向”與“非定向”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從整體上體現了高等師範教育體製的開放性。孤立地看待某一個方麵,都與筆者的願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