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教育製度(3 / 3)

教師的在職教育和培訓(簡稱為INSET) 是在職前教師教育、教師入職輔導基礎上的專業繼續教育。博拉姆把教師在職教育定義為:“在具有初級專業證書之後,從事於初等和中等學校工作的教師和校長參與的教育和培訓活動,其主要或唯一的意圖是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技能、態度,以便他們能更有效地教育兒童。”( 胡森.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5卷.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16 -19,100,140-141.)

教師的在職教育是70 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並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各國對教師在職教育的關注主要基於以下理由:( 胡森.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5卷.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16 -19,100,140-141.)

1.他們相信教育的實踐需要同國家及當地社會的需要更緊密地聯係起來;

2.教育變革若忽視了教師在職教育和培訓這一方麵,通常就不會成功;

3.像其他成年人一樣,教師需要繼續教育,以跟上現代社會的變化;

4.在某些國家,對於那些比起現在的教學新手,受過較少基礎教育和訓練的人的教學質量和職業培訓正受到日益增長的關注;

5.在某些國家,人口統計的趨勢已經減少了對新教師的需求,切斷了新思想的一個重要來源,減少了職業的前景,把注意集中到那些已經在職的教師身上。

不可否認,上述的理由為世界範圍的教師在職教育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教師教育的重點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然而,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看,教師在職教育的意圖更應放在改善教師的專業水平上,使之在專業上有所發展。因此,教師專業繼續教育的概念可能比教師在職教育的概念更能反映這一意圖。過往的教師在職教育活動過分地強調知識更新、彌補不足和反對陳舊,把教師看成是不合格的專業人員,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被動、消極和補救的性質。相比之下,教師專業的繼續教育更應強調的是發展,把注意力轉入個人長處和自我的知識更新上,轉入幫助教師增強專業決策和解決專業實踐問題的能力,幫助教師拓寬從事專業活動的知識來源。為此,英國政府委員會和經合組織職業谘詢委員會在建議的INSET 目標中對此寄予了很大的期望,雖然這種期望在實踐中是少見的。( 胡森.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5卷.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16 -19,100,140-141.)

英國政府委員會建議的INSET目標:(1)發展教師的專業能力、自信心和相關的知識;(2)評價教師自己的工作以及在其他的教育服務中與他們的同事相處的態度;(3)形成標準,以幫助教師在關係到變化著的社會,要求學校為此訓練學生中確定自己的教學作用;(4)促進他們的專業。

由於在職教師教育的目的一類是強調教師缺陷的改進,一類是著眼於專業的成長,因此,教師在職教育便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傑克遜(P.W.Jackson) 根據在職教育的兩種目的:改進——克服缺陷,變向——促進成長;在職教育的兩種刺激力量的來源:內在於學校,外在於學校;歸納出四種在職教育的範式: (P W Jackson.Old dogs and new tricks:Observations on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eachers//L J Rubin. Improving Inservice Education:Proposals and Procedures for Change.Boston:Allyn & Bacon,1971.)

1.缺陷式。在這個範式下,教師被看作是逐漸過時的,他們僅有有限的基本訓練,沒有跟上學科和教育的最新發展。彌補缺陷的辦法是通過大學或教育學院的傳統課程的學習與進修。這種範式的提倡者多以行為主義理論為基礎,目的是為教師補充特殊的技能。

2.成長式。成長範式的基本假設是:教學是一種複雜的、多方麵的活動,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全麵去了解。鼓勵人們去對教學作不斷的進修,不是為了彌補他不適當的技能而是要把專業作為藝術以追求更大的滿足。雖然有些人比起其他人顯得懂得更多的教育學,但懂得最多的人也承認不存在完美的模式,教學如同生活有著許多治學之路。教學知識的主要源泉不是外部的技能而是教學活動本身的經驗和基於這些經驗的反省。教師缺乏專業成長的根源不是源於教師本身,而是製度本身的缺點,學校的環境並不鼓勵教學專業的發展。

3. 變化式。該範式的基本原理是基於需要使教育體製與廣闊的社會變化保持一致,也基於需要使學校與當地社區發生的變化相聯係,教師要接受這些變化並考慮這些變化對學生的影響,教育體製也要根據這些變化來改變方向。為此,要嚐試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用新的方法擴展專業能力。同時在教育改革、課程實施中要強調社區參入、有利害關係的團體之間的協商、地方長期的支持幫助等原則。

4.問題解決式。該範式認為教育過程是十分複雜的、教育的環境亦在不斷地變化著,各種教育問題會不斷地出現在個別的學校和班級中。由於教師最了解學生和有關的環境,因此隻有他們才能有效地診斷這些問題。因此教師的在職教育活動應以這些診斷為基礎去進行研究和提供解決辦法。

教師在職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很多,如:

1.自我指導的發展方法。該方法強調教師認同一個與他的專業發展有關的目標、達致目標的手段、所需的資源,以此實現專業的發展。

2. 同伴合作的發展方法。該方法提倡教師小組開發、提供或選擇專業發展的方法,如專業診斷——根據影響教學工作的問題組織研討;課程開發——合作開發課程單元和教材;同伴督導——同伴觀察和彙報會議;同伴輔導——同伴幫助發展專門教學技能;行動研究——合作探究現實問題。

3.適應變化的發展方法。該方法強調教師的專業發展應直接與學校的改進過程相聯係,成為聯結課堂與學校兩者之間改進的關鍵一環。

4.更新角色的發展方法。更新角色被看作是既能改進學校工作又能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方法,典型的如“提高工作價值”的策略,通過提供教師更多參與決策的機會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些方法雖然把教師自我發展作為專業發展的核心,但卻離不開外在的指導及外界所提供的更為正規、公開的專業發展活動。

教師的專業發展活動要取得成效,關鍵要依賴於三種機構給予關注並提供指導和幫助,它們是:高等院校等相應教育機構,專業學會或政府機構,教師所在學校。高等院校提供多學科的支持,專業學會或政府機構提供標準,所在學校提供應用的機會。通過三者的相互合作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熟。